沈阳市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监测分析
2016-09-07李杰杨柳
李杰 杨柳
妇幼保健
沈阳市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监测分析
李杰杨柳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目的 分析沈阳市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妇幼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市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2011—2015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对每例死亡孕产妇个案进行社会调查,每年逐例进行评审。结果 5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10.74/10万;以间接产科原因导致死亡为主;死亡孕妇的主要分娩和死亡地点集中在省市级医院。结论 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保健人员高危识别能力,并进行分级诊疗,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分析;沈阳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与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并分析沈阳市近5年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制定妇幼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以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1 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全市孕产妇,不论计划内或计划外,从妊娠开始至产后满42 d者均作为监测对象。近5年在沈阳市有正式户口或居住≥1年的死亡孕产妇共32例。
1.2资料来源 按《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全市13个区县妇幼保健所上报的孕产妇死亡卡和附卷,以及个案评审材料。
2 结果
2.1孕产妇死亡率 2011—2015年全市活产数为298 006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死亡率在10/10万~12/10万之间波动,平均10.74/10万。
2.2孕产妇死亡原因 直接由产科原因造成死亡13例,占40.6%,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分列死因的第一、二位;间接产科原因导致死亡19例,占59.4%,先天性心脏病和肺栓塞排在死因的第二、三位。见表1。
表1 孕产妇死亡原因 [例(%)]
2.3死亡孕产妇的分娩地点和死亡地点 近5年死亡孕妇的主要分娩和死亡地点集中在省市级医院,见表2、表3。
表2 2011—2015年沈阳市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构成比(%)
表3 2011—2015年沈阳市死亡孕产妇死亡地点构成比(%)
2.4市级评审结果 可避免孕产妇死亡6例,占18.75%;不可避免死亡19例,占59.4%,不可避免死亡中间接产科原因占73.7%;无法评审7例。
3 讨论
3.1现状 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已进入平台期,病因日趋多元化。近5年全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10.74/10万,完成了<12/10万的目标。但2016年全国二胎生育政策放开,产妇生育年龄增大,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增高,孕产妇死亡率可能会出现反弹或上升。
3.2孕产妇死亡原因 全市孕产妇死亡间接产科因素已超过直接产科因素,占59.4%,5年孕产妇死亡涉及14种疾病,间接产科因素疾病10种,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死亡风险日益增加,危重孕产妇的抢救不再仅局限于产科,涉及学科更广、诊治难度更大。不可避免死亡占59.4%,不可避免死亡中间接产科原因占73.7%,预示现阶段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难度加大。
3.3死亡孕产妇分娩、死亡地点 直接产科因素中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分居第一、二位,其发生病例分娩地点多在区县级医院,出现问题后抢救措施不及时,耽误抢救生命的最佳时期。死亡地点大部分在省级医院,由于产科急症发展迅速,基层医院应把握危重孕产妇的转运时机,正确认识病症严重性,及早作出判断,不能超能力服务,否则即使转到省级医院也回天乏力。
4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4.1深入开展孕产妇健康大课堂 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个人家庭因素中,以知识技能和态度问题为主。因此,要继续加强妇幼健康大课堂管理。加强优生优育科普基地的建设,采取网站、微信平台、宣传板、宣传册、宣传折页、定期大课堂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加强对授课师资人员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扩大人群的覆盖面和接受度。通过深入开展孕前准备人群、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健康行为。
4.2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落实《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继续开展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考评。结合孕产妇死亡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在系统管理中,按市卫计委文件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使孕妇尽早接受孕期保健,做到早建册、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以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4.3加强培训,提升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服务技能 继续组织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人员参加辽宁省围产医学基本技能培训;针对围产保健的热点问题和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薄弱环节,继续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利用微信平台、每月例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日常经验交流,加强对工作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
4.4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 各助产机构要加强助产技能的培训,提供分娩镇痛等辅助服务,提高助产技术服务水平,为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提供技术保障,降低因剖宫产而发生的产后栓塞性疾病,防范孕产妇死亡风险。杜绝选日子和节假日安排择期剖宫产术。
4.5实施分级诊疗,畅通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加强县、市、省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的建设,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协同合作,整合各助产机构内专业技术优势资源,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孕期定期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和完善围产期急救网络,高危孕妇尽早识别、尽早转诊,转诊尽早一步到位,提高危重症孕妇的救治成功率。
4.6建立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制度 经济原因是影响孕产妇就医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制度十分必要,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基金,保证这部分孕产妇及时就医,并给予有效治疗,降低死亡率。
R714
A
1672-7185(2016)08-004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8.014
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