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的影响:团队认同的调节作用
2016-09-07沙晶莹张向葵
沙晶莹 张向葵
摘要 以114名5-7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及任务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表扬能够有效提高学前儿童的字词掌握效果及坚持性;(2)团体表扬与个体表扬,均能有效激发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感受;(3)团队认同调节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的影响,表现为团体表扬更能有效提升高团队认同者的字词掌握效果。
关键词 团体表扬,学前儿童,字词掌握,团队认同。
分类号B844.1
1前言
表扬是指评价者基于自己的有效评价标准对他人的作品、表现及特质等方面进行的积极评价(Hemlerhmg & Lepper,2002)。表扬作为一种帮助儿童认识自身及外界的评价方式,一直以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已有研究对表扬的分析以及类型的划分,都集中于个体领域。无论是能力表扬与努力表扬(MueUer & Dweck,1998),还是过程取向评价与个人取向评价(Kamins & Dweck,1999),指向的都是个体本身,而非团体。然而,在学前阶段,小团体现象时有发生。成人对幼儿团体进行评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团体表扬是评价者对闭体成员的表现及特质等方面予以积极反馈,以促使团体成员改善态度与行为(Rabinovich,Mor-ton,Crook,& Travers,2012)。
团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促进个体态度与行为的改变,而促使团体发挥相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予以评价反馈(Rabinovich,Morton,Crook,& Travers,2012)。有研究发现,如果将两个团体进行比较,那么得到积极反馈的团体成员更愿意表现与反馈相关的行为,团体表扬是激发个体改善行为的有效途径(Rabinovich,Morton,Postmes,& Ver-planken,2012;Rabinovich&Morton,2012)。陈世平等人,在进行内群体偏爱的研究中也发现,个体如果在主观上认识到自己归属于某团体,就会更希望自己所属团体获得积极评价。这种内群体偏爱,是团队认同中的普遍现象(陈世平,崔鑫,2015)。个体具有本团体获得正向评价的意愿。Taifel指出个体均渴望归属于优势群体,甚至有些劣势群体成员希望通过社会流动加入优势群体(Taifel,1978)。对团体的积极评价,是指出优势团体的途径之一。获得团体表扬后,团体成员会为了进一步保护本团体的形象(Rabinovich & Morton,2012),做出积极的态度与行为改变。
已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已经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群际偏见(Nesdale & Flesser,2001)。3、4岁儿童能够根据性别及种族进行团体划分,产生内团体偏好;5岁儿童,通过简单分组(例如,颜色分组),便能产生内团体偏好及外团体偏见(Bigler,Jones,& Lobliner,1997)。本研究假设当学前儿童归属于某一团体并获得积极评价时,会有较好的表现以及较高的任务投入水平。在活动中,儿童越积极参与,表现就越有成效(Cordova & Lepper,1996)。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游戏是主导。本研究选择“字词掌握”任务,是因为该任务更具有挑战性,需要儿童在参与过程中有更高的投入水平,更能有效探究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任务表现的影响。研究假设团体表扬能够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字词掌握。此外,本研究增设“团体身份组”。由于已有研究发现,团体本身就能够有效促进个体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esdale & Flesser,2001)。即使是小团体也能对学前儿童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团队归属本身就能够增强儿童的任务动机及坚持性(Master & Walton,2013)。因此,为证实“团体表扬”的积极效用而增设“团体身份组”。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SIT),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归属于某特定社会群体时。会感受到成为该群体成员的情感、价值与意义。在获得团体表扬时。高团队认同者更愿意为了证明本团体的优质形象而表现出积极行为,低团队认同者则通常认为自身行为的改变对团体并不重要(Rabinovich&Morton,2012)。Hornsey等人在团体批评的相关研究中也发现,高团队认同者在面对外界的团体批评时会采取抵制行为。而低团队认同者的抵制行为相对较弱(Hornsey,2005)。根据已有研究,团队认同对团体评价的影响效果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团队认同会调节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的作用大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团体表扬对其字词掌握效果及任务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团队认同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假设: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的字词掌握效果有促进作用。尤其对高团队认同者的影响更积极。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吉林省长春市某幼儿园的中班、大班随机选取114名儿童(最小年龄4.76岁,最大年龄7.18岁,M=5.91,SD=0.47)。其中男孩56名,女孩58名。
2.2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每个儿童随机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对其字词掌握效果及任务投入水平予以测量。自变量的处理有四个水平,分别为团体表扬组(被试赋予团体身份,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其所属团体予以表扬)、个体表扬组(该组强调儿童的个体身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儿童个体予以表扬)、团体身份组(该组儿童被赋予团体身份,不予以评价)以及控制组。
2.3程序
2.3.1预测
本研究的预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字词掌握”材料的选取、“表情图”五级评分以及“团队认同”测量的有效性。实验者在长春市某幼儿园中班和大班随机选取46名儿童(最大年龄6.61,最小年龄4.76,平均年龄6.04,SD=0.38),预测儿童不参与正式实验。
实验者选取10个对儿童而言不常见事物的图片(事物的名称均为双字词语),对儿童进行单独询问。最后选取四个对所有儿童而言,绝对新奇、不认识的事物作为后续实验材料,分别为马勃、罂粟、儒艮和蜉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