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06陈时峰
陈时峰
摘 要: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并因此得到不同的反馈;但是假如努力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会减少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历程与自我选择都是影响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学生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最大的责任,这就是自主学习的精神。本文将主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有效性的实施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有效性
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生如何才能学好,学生是教教师如何才能教好。教师和学生都是既在学也在教。学生既可以通过教师讲,自己钻研来学习,也可以通过自己先学,然后尝试地讲。讲给老师和同学听,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是最好的学习。总之,师生、生生之间在教学中,要交流,交往,交换,要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有效手段[1]。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开展进行探讨,来寻求其有效开展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主学习观的概述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有主见地学习。在传统教育理论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也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确实存在着只把自己看作主体、把学生看作客体的倾向,而许多学生也只是把自己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消极被动的“要我学”的客体[2]。这种学习者习惯于被动接受灌输而不善于主动探求和消化知识,习惯于让书本知识、教师和外部环境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而不是主动驾驭书本知识和外部环境。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念应该为“自主学习”的新观念所取代。
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主要是一个建构过程,建构思维是指发现或发明数学概念、真理、公式和命题以及形成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个人主见,建构思维包括外源建构思维、辩证建构思维和内源建构思维,外源建构是指通过有意义学习对有正确标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构,建构的结果应符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外在的正确标准;内源建构思维则是主体通过合情推理、逻辑推理以及数学实验对数学概念与数学命题的发明,或者通过归纳总结、概括综合、特殊化以及一般化等思维活动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自主学习之中,学习者需要经由自主能力的引导与判断,进而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因此自主能力是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先备能力。所有自主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不仅根据个体的行为来界定其内部过程,而且也重视学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行为主义论者不太关注个体内在的心路历程,而是把焦点放在能够观察的行为反应上;通过对外在刺激的反馈,进行自我的监控与增强,引导自己自主学习[2]。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实施的策略
在实施自主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团体目标一致,学习过程相互依赖进而形成合作的激励结构,自主学习时应建立学生间的积极互赖,培养有效的合作技巧,发挥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效。自主学习蕴含多种理论基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内在的学习历程,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教学型式,透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彼此的沟通、讨论,通过个人的表达与倾听,有效的重新组织自我知识进而主动建构知识。自主学习以团体动力、合作的目标结构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积极互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彼此团体目标一致共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成效[3]。
1.将学生需掌握的概念以课例加以结合
教师欲帮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小学数学概念时,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有关联地学习小学数学概念。学生应该学习一些有互相关联、经过组织的概念信息,而不是学习一些没有组织、随意组成的事项。而为了有意义的学习小学数学概念,学生应该使用认知过程来架构概念信息中每一元素之间的关联,学生需架构某一概念与另一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关联没有建构起来,学生就缺乏基础和框架去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概念架构。以此观之,即使教科书上存在一些课例,但若通过教师适当的编排、掌握与解释,将学生需掌握的概念以课例加以结合、涵盖或诠释,对学生应当会有较佳的帮助[4]。
2.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通过课例的学习可以真正体会某一理论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并辅助定义功能的不足。而在传统的教学上,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大多过度着重于对数字的运算与片段知识的背诵,而忽略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时所具备的想法,因此学生可能会做很多的计算题、能背诵很多的小学数学知识,可是他们可能并不怎么了解其意义,或是完全理解相关的问题概念。也就是说,学生若只是背诵公式或定义是无法充分理解理论的,这也说明为何有些学生在接触新的学科领域时,即使在学习完了某一学科单元的内容后,仍然在解答关于这一学科单元内容的问题时,感到相当的吃力,不知如何着手去解决。这反映出学生可能仅是具有关于该学科单元内容的原理。
3.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课例的学习过程,学生可能会发现到现在欲解决的问题和以前碰到过的问题之间具有相似性,因此而掌握这些问题间的模拟关系,而将符号联系起来,再以以前证明为有效的方式,使符号与自然产生对应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师口语解释的诠释研究中,着重于研究化学解释的类型有什么以及教师在教学时实际呈现出口语解释的类型是什么,两者有何相同与相异部分。
有意义的学习指学生理解由符号或词句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立了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比如:对于“2×3”,学生不仅知道结果等于6,而且知道这是3个2连加,符号“×”表示求相同加数和的运算,这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三、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供其思考、探索,最大程度上满足其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是获得众多研究者肯定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李芬. 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J]. 中国培训,2015,08:142.
[2]石明霞. 空间和时间——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收获[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86.
[3]孙桂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1:114.
[4]赖学亮. 浅谈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J]. 求知导刊,2015,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