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2016-09-06赵秀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算术负数应用题

赵秀莲

日月如梭,寒来暑往,转眼间学生长大了,他们从一年级的懵懂可爱长成了六年级的懂事独立,再过半年的时间,他们就会踏入中学的校门。送走了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作为老师我们虽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欣慰。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问题是每个小学毕业班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我觉得更应该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的初中学习提供帮助,更为我们六年来的辛勤付出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就针对数学学科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

一、教材的衔接

1.数与式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具体的数,初中则是转变为代数式。代数式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数的概念的发展。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它更能反映一般规律。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小学阶段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毕业前夕我们任课教师还应该留出一定得时间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深化运用,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

2.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衔接

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虽然从五年级开始就有了对应用题的两种解法,一种是算术方法解答,另一种是列方程解答。但主要是以算术方法为主,在中学则是以列方程为主,两种方法的思路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基本的内在联系,那就是各种数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变。因此,我们六年级的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用方程解题。

首先,对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重点放在分析题意找对应的数量关系上,为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扫清障碍。例如:在十二册中学到用正比例解答应用题有这样的题目:3把椅子180元,买15把椅子用多少元?刚开始都用算术方法解答,180÷3×15,很简单,没有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站到一定得高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欣然的用正比例解答。并且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式:x:15=180:3或者15:x=3:180等多个比例式,一下子打开了思维的局面,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实现了思维的跨越,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深刻性,为初中的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思维基础,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变多、变异、变奇的数学美。

其次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方程解题的优越性是变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降低了思维难度,从而使学生乐于用方程解题,尽早从算术解法中释放出来,直奔初中而去。

3.算术数和有理数的衔接

有理数是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入负数后形成,负数时由于实际需要引入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但是算术数只能表示量的大小而不能表示量的方向,因此,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引人了负数,算术数进行了一次扩展,一次质的飞跃。在小学数学教材的十二册安排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渗透,想达到: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天气预报中对温度的表示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支出的记录法。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等目的,为初步学好有理数打下基础。

二、学法上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并适当的复习,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一般是由老师督促着去做,较被动。而初中教材难度大了,容量大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有的学生常常掉队。这就要求我们六年级的教师要有先见之明,要有预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采取过渡措施。

1.要求学生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步由自发转自觉。今年,学校积极响应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有预习和自主的学习习惯,作为六年级的教师,我执讲了《圆的周长》一节课,大胆的尝试学生预习,自学,探讨,实验,总结,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上的生动了,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学列出了学习提纲。以后的练习也证明了“品尝自己的果实更甜”,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方法验证的结论更扎实。

2.养成上课主动做笔记的习惯,记下要点、重点、难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是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

三、教法上的衔接

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的细,练的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的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高年级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1.新旧联系,强化概念的衔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是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2.教师要善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尽量采取情境教学,尽可能地教学内容情境化,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多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探索后,观察后,思考后,让学生充分表述,表现自我,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少依赖老师,多依靠自己慢慢的向初中过渡。

“张扬我的个性,做最好的自己!”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充分体现,并逐渐铸就其人格魅力。 “衔接教育”应该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旺盛的学习兴趣,甚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算术负数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算算术
学算术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小狗算算术
做算术(外一则)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