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岩石开挖爆破技术研究
2016-09-06谢志强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谢志强(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水利工程中的岩石开挖爆破技术研究
■谢志强
(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
本文介绍了岩石爆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希望对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发挥出指导借鉴性作用。
水利工程岩石开挖爆破技术
1 坝基开挖
水利工程中进行常规性坝基开挖,是指对坝基保护层以上岩体进行开挖,我国使用最多的是毫秒爆破技术,也是深孔台阶开挖爆破技术。
开挖坝基保护层:水利工程中的坝基保护层开挖可以有效控制坝基质量。如果现场试验条件有限,可以使用类比工程方法确定使用何种技术。使用过工程类比确定方法得知坝基保护层厚度参考值如下表1。
其中,H是指坝基保护层厚度;D是指梯段抛空底部装药直径。
水利工程岩石保护层开挖有明确规定(三层开挖式):首先,炮孔穿入界面范围1.5m内,使用小于40mm的装药直径,但要将药量控制在300kg内;其次,极为发育的节理裂隙与软弱岩体,应将炮孔控制在穿入建基面0.7内,剩余岩体需要控制在0.5m范围内,炮孔和水平建基面之间夹角应该小于60o,小于32mm的装药直径,并且严格使用单孔起爆方式;最后,极为发育的节理裂隙与软弱岩体,应该留有0.2m厚度岩体用于撬挖操作,并且严格控制炮孔深度,其不能超过建基面。
2 岩石高边坡的爆破开挖技术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岩石开挖爆破对于高边坡影响,采用缓冲爆破、预裂爆破、深孔梯段微差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
3 对筑坝进行定向爆破
定向的爆破筑坝按照陡峭岸坡进行合理布药,采用定向的松动崩塌或者是抛掷爆落岩石到工程指定位置,从而实现拦阻河道效果,然后再采取人工修整,完成水利工程筑坝技术。
3.1工程适用的基本条件
(1)要求现场地形河谷狭窄,山高山厚是坝高设计两倍及以上,岸坡陡峭(一般在40o以上范围);
(2)水利工程的坝体防渗大多数采用斜墙式防渗;
(3)要求施工地址属于风化弱、岩性均匀、构造简单、高强度、低地下水位、小渗水量和薄覆盖层等;
(4)工程中的导流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进出口应该设计在堆积范围外,另外还要保证爆破震动预防措施的安全性。
3.2布置爆破药包
在定向爆破建坝的药包布置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岸爆破;另一种是双岸爆破。药包设置在爆破漏斗下方,爆堆顶部的轮廓线上方,与坝顶高程线平行处。
3.3爆破技术方式
常见爆破技术方式有微差爆破、齐发爆破、小抵抗爆破、小抵抗线宽孔距爆破、微差挤压爆破、微差顺序爆破等技术,常用深孔台阶爆破技术。
4 岩塞爆破技术
4.1布置岩塞和处理爆落石碴
布置岩塞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岩塞厚度,其直径一般是1—1.5倍左右,如果底部直径过厚,会影响爆通效果,如果底部直径太薄,会影响爆破安全性,因此岩塞应按照下图1进行布置。
图1 岩塞布置图
其中,(a)设为集坑集碴,(b)设为缓冲坑泄碴;1为岩塞,2为集碴坑,3为缓冲坑,4为闸门井,5为引水隧洞,6为操作室。
4.2计算装药量,装药和起爆
爆破技术中的装药量计算过程中,岩塞爆破属于水下爆破的一种,所以需要充分考虑静水压力作用后,进而对装药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要比常规下抛掷的爆破药量增多1/5—1/3左右,用公式表示为:Qs=(1.2~1.3)kW3(0.4+0.6m3)
其中,Qs为岩塞爆破装药量,n为爆破指数,常取1—1.5。
对于爆破装药环节,需要采取洞室和钻孔结合爆破方案,在岩塞中心局限偏上位置设置集中药包,并且在外圈设置大型爆破钻孔。这种集优型方案,不但克服两者缺陷,还适用于任意形式的断面岩塞爆破技术。
在排列起爆顺序时,需要按照周边预裂孔一中间集中药包一扩大药包顺序执行,采用并联一串联一并联起爆网络复合式。
5 面板堆石坝开采填筑石料
对于面板堆石坝开采填筑石料工作,应该建立在在常规性开挖爆破出渣块度基础要求外进行,还需要满足开挖石料良好颗粒级配结构。
6 拆除爆破围堰与岩坎
围堰拆除性爆破采用的是岩渣处理方式,具体分为留渣(也称聚渣)和泄渣爆破两种技术。岩坎好围堰爆破技术施工根据非临水面、顶面和围堰内部等实现钻爆作业。
7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和系统化工程,爆破技术是重要施工技术之一。爆破技术利用了炸药炸除岩石,或者是破坏建筑物的一种作业手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形环境的复杂,使得应用爆破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其可以提高工程进度,提高施工安全性和质量。不同水利工程特殊性,爆破技术也会存在差异,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施工中应使用不同爆破技术和方法,打好工程运行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1]戴会超,等.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若干岩石力学问题谈论[D].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2]张习平,等.黄登水电站导流隧洞开挖精细爆破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2012,6(29).
TD1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