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世界里的黄山
2016-09-06董铁莹
文-本刊记者 董铁莹
二次元世界里的黄山
文-本刊记者 董铁莹
不管你对“二次元”的观感如何,庞大的用户群和BAt强势全面的进驻,让这个之前一直以小众化和非主流著称的圈子,如今获得了更多的资本和关注。
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二次元用户高达2.19亿,6000万人成为其核心用户群。
变化在悄然发生。
好友在朋友圈每天推送的“AcFun(A站)”、“哔哩哔哩(B站)”内容链接分享;“弹幕”、“入坑”、“脑洞”、“前方高能”、“中二病”、“空耳”等热词的频繁使用;大城市每年定期举办的动漫展、cosplay展及其周边售卖;还有声优、虚拟歌姬的演唱会及相关表演;二次元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票房破亿……90、00后泛娱乐的崛起让二次元文化走向主流。
读懂二次元世界,需要圈内权威玩家的声音。
而被称为“中国第一coser”、“国内十大最美coser”的85后黄山,无疑拥有发言权——
二次元界大佬“山爸”
黄山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山爸”,他的微博拥有78万粉丝群,百度贴吧也聚集了两万多活跃用户。
颜值,一直是黄山获得关注的一个焦点,连很多女生第一次见到黄山都会自叹不如。及肩的黑色长发,修长的眉毛,带着褐色美瞳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这是黄山近日尝试的造型。
事实上,对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的黄山而言,造型的设定往往只是为了配合角色的需要。一些二次元世界中的经典人物角色经过他的加工处理,在cosplay界已经被列为完美典范。
比如《盗墓笔记》中的张起灵;《死亡笔记》中的夜神月、L;《长恨歌》中的牟天;《秦时明月·百步飞剑》中的秦始皇……
“cosplay是一种表演艺术,与自己理解的角色无限接近,是所有表演艺术的意义所在。”黄山说。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资深coser,黄山的作品以华丽鬼魅和极具创意而著称,每次推出新的作品,唯美的视觉效果和高还原度总是让cos迷们兴奋不已。他亦在全球首发个人cos作品集,2008年的《浮岚》让他名声大振,在圈里的地位如日中天。
作为85后,黄山代表了“二次元”一代的与众不同。事实上,我们几乎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框定这群人,谁都不受限于一种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维度和坐标。比如,对很多人充满诱惑的“铁饭碗”和“体制内”,对于他们而言,几乎不会被列为需要纠结和反复权衡的选择。
比如黄山,按很多人的说法,也曾经“正经过”。他一毕业就成为大学的教员,开启了让人艳羡的安稳人生。“从自由的学生到严肃的老师,自己最终没能适应。”黄山说,“我发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需要全情投入在校园之外,人还那么年轻,需要出去看看,就这样出走了。”
用“出走”形容自己当时的选择,是黄山对于当时状态的一种准确描述。对于他而言,“需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去认可自己”,这个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萌芽的世界,就是二次元世界。
这样的决定背后,需要有一个温和宽容的家庭。黄山的父母比较开明,在那个二次元仍然被列为“非主流”的日子里,他们选择无条件支持他走向这条看似“小众”的道路。“老妈一开始知道男孩子要化妆有点介意,不过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设定。”黄山告诉《中国青年》记者说。
当二次元逐渐开始发展壮大之时,黄山也从一开始的玩票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2009年,他成立了御座文化公司,出任CEO,在高端人形艺术品(BJD),服装,装效等业务方面开展项目。提起初创业时那段令人崩溃的时光,黄山说,最难的事是面临产业前景的未知和自己的无知。最惨的一次,因为发不出工资,饿肚子的他居然晕倒在家中。这种迷茫的情绪甚至让员工们有些不知所措,“我需要每天告诉大家进步在哪里,鼓励大家一直坚持。”
现在,黄山已然成为二次元界的大佬级人物,“想想以前是怎么熬过来的,还真的就是因为喜欢这份事业”。而粉丝对他的评价则是,“明明可以靠脸,却偏偏靠才华”。
“二次元”本质
如果不了解二次元的本质,可能有人会将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当成偶然以及年轻人短暂兴趣爱好的投射。
黄山不这么认为。他说,“喜欢二次元的人群是拒绝内心成长的一群人。”
“动漫、漫画、游戏、小说、虚拟偶像及周边都只是表现形式,二次元的核心价值观是爱与叛逆。二次元中的爱是最纯洁的爱,不受世事污染的爱。在漫画里面,朋友之间彼此之间的友爱,少女漫画中对于爱情最纯洁的诠释……这种爱是不被任何事情污染的,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而这正是我们坚持的一样东西。其实是叛逆,我们承认我们的世界是不平等的,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世界,我们拒绝向我们认为的邪恶势力妥协。”
这样的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80后、90后乃至00后,多多少少比父辈们带有更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当在现实中受挫时,二次元的纯净世界与三次元世界比起来拥有了更多温暖和梦想实现的可能。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落差,让二次元文化渐趋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国”,躲避或者沉溺,都让二次元文化拥有更好的成长空间,有了实现产业化的可能。
而这方面的产业布局其实已经全面启动,BAT均已强势进入二次元的内容层面。2015年11月,腾讯视频宣布推出名为“青春国漫剧场”的动漫创投业务,2016年直接参与创投的动漫项目达14个。百度方面则因旗下爱奇艺对国产少儿动画、日漫新番等大量投入积累较多资源,并推出动漫创投中心而拥有较多二次元资源,同时百度贴吧也是二次元用户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阿里巴巴于2015年10月收购优酷土豆,而两个月前优酷土豆投资了Acfun,使得AcFun随即列入阿里巴巴的阵营,同时阿里影业宣布重点打造动漫和喜剧。
在《奇葩说》中,有人向黄山提出“爱和商业化”这个课题。黄山觉得老生常谈。“爱和面包的争论其实已经不新鲜了,‘有爱喝水饱’大家都知道是个骗局或者说只是暂时的。两者产生冲突,就去平衡他们,找清楚自己的底线,而且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如果我是个爱好者,当然是爱最大。如果我是个工作者,我必须在有底线的前提下肩负更多责任。”
二次元如何影响年轻人?
《中国青年》:你怎么看cosplay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年轻人特别是90、00后为什么会喜欢它?有没有观察过喜欢cosplay的是怎样的人群?
黄山:与其说cos对年轻人的影响不如说二次元对年轻人的影响吧,毕竟所有喜欢cosplay的人都是二次元人,90后、00后都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家拥有的都是互联网精神,但是也因此,很多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机会去与人接触,尝试交流与协作。cosplay这种自发的兴趣活动,其实在客观上对年轻人的交流,组织,审美,动手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要说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几乎只属于年轻人的个性活动吧,在年龄上,大家很期望有彰显个性与表达自我的舞台,cosplay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二次元世界,自然会收到年轻人的喜爱。
《中国青年》:据你观察,我国cosplay产业的发展如何?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黄山:在国外没有cosplay产业这个说法,在国外cosplay是依附与IP的,在商业概念上是灰色的。但是中国因为市场的巨大,也是因为市场的特殊性,cosplay才得以走进了中国的二次元产业链,在前期宣传营销,到后期的周边服装贩售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所以和国外的相比,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特殊性,我们的cosplay不是产业的门外汉,而是其中一员,庞大的参与人数和高度粘着性都是它的特点,创作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并且像各种自发赛事,团体活动等等,都是我们才有的特点。
《中国青年》:您认为cosplay发展到现在还是小众的东西吗?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吗?近几年我国cosplay界有没有大的发展?
黄山:大要看怎么大,你要说像牙刷茶杯这么大众,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cosplay在年轻人中已经是无人不知的活动,无论你用什么眼光。好比传统戏曲文化圈,可能大家不了解,但是已经不会有人不知道了。近几年的COSPLAY有很大的发展,不过这个庞大的人群,依然在被产业忽视中,很多时候出现被纯粹的小丑化和物化,在版权,人格尊重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乱像。
《中国青年》:作为知名coser,你是如何喜欢上cosplay的?为什么想到会从事这份职业?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
黄山:我也谈不上知名,只是喜欢,一直在玩而已。我和大家一样,也是在十几岁的学生时代,有大把的时间和激情需要宣泄,需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去认可自己。我并没有从事这份事业,其实我的本职工作是御座文化的CEO,公司现在在高端人形艺术品(BJD),服装,装效等业务方面都有开展项目,而我的主要工作和精力也放在多样艺术品类的创作和运营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拥有乐趣,这是难以言表的,只能自己体会。别人是无法分享的。举个例子就是,如果你是美术生,完成自己满意的一张画,那样的快感是一样的。
《中国青年》:你cos了很多经典角色,比如盗墓笔记的张起灵等。选这些角色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会喜欢他们?
黄山:自己玩票,选角色不存在讲究,最好是适合自己的外形特点,(比如脸型,气质)不适合也不要紧,主要就是自己高兴,前面说了,是兴趣的话就是为了自己开心,其他至于别人怎么看,有没有商业价值是后话,选喜欢的就好了。但是如果是商业运营和广告作品,我们也会专心研究原著,优惠角色,和甲方充分沟通。但是这是工作的话,不存在选择角色的问题,那就必须要做好,做到甲方和观众都满意。因为喜欢而喜欢,没这么多原因,说得出原因的那是买卖不是喜欢。
《中国青年》:很多coser在扮演角色时追求与原动漫的高度吻合,这种追求与原角色的无限接近的意义在哪里?
黄山:cosplay是一种表演艺术,与自己理解的角色无限接近,是所有表演艺术的意义所在吧。
《中国青年》:你曾经说过自己cos的很多角色是根据史书记载,自己经过想象加工后完成的。为什么会想到进行这种创造性的尝试?
黄山:因为我自己是学习设计出生的,我的创作欲望和需求本身就不止于模仿而已,我本身也在游戏公司干过,自己也从事人偶设计,服装设计等多元设计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我做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严格的cosplay(角色模仿),而是视觉造型艺术。但是因为审美共性在这里,大家也习惯我coser的身份,所以也称呼为cosplay而已,不过大家喜欢就好,怎么叫我不在意。只是我很多时候没说我cos,却有人用cos的标准批评我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笑)。
《中国青年》:你在奇葩说里面赞成cosplay的商业化,你自己也有公司和淘宝店。但又说二次元文化是爱。如果当商业化和爱这两者面临冲突,你会如何做?
黄山:爱和商业化从来不冲突啊,两者也必须共存。爱和面包的争论其实已经不新鲜了,‘有爱喝水饱’大家都知道是个骗局或者说只是暂时的。两者产生冲突,就去平衡他们,找清楚自己的底线,而且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如果我是个爱好者,当然是爱最大。如果我是个工作者,我必须在有底线的前提下肩负更多责任。
《中国青年》:现在代际之间的鸿沟似乎很深,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喜欢的事物都大相径庭,甚至互相不能理解。你在进入cosplay产业之前,是否受到过父母的反对?他们现在支持你吗?能理解你做的选择吗?你觉得代际之间这些问题有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黄山:几乎没有反对,家里还是比较民主的,只是一开始男孩子要化妆,老妈有点介意,不过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设定。我也用自己的成绩回报了家里。很遗憾,在我的眼中代际之间的问题不是cosplay或者二次元存在的问题,是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问题,其中牵涉到价值观,叛逆精神等很多因素,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只能不断争取相互的尊重,仅此而已。如果没有,那就等待或者寻找别的机会,有些人说等着等着就忘记梦想了,cosplay又没有年龄性别场地的限制,如果有这么多限制,如果梦想能忘记,那不是梦想,那是想耍酷。
《中国青年》:你的朋友圈或者同龄人怎么看你现在从事的职业?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
黄山:现在cos的认知度很高了,所以也不会有异样的眼光,而且前面说了,我的职业并不是cosplay,所以大家对我的职业也没有异样眼光,总之是个“搞艺术”的“搞动漫”的就是了,估计和我看到有人是“搞金融”的“搞科研”的的感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