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6-09-05

关键词:生存率肝功能栓塞

钟 庆

(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4)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钟庆

(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广东 深圳518104)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28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保守治疗;以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急诊肝动脉栓塞进行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96.88%)和肝功能恢复率(87.50%)均远远高于对照组57.14%和14.29%,输血量(965.42±225.38)ml与住院时间(8.62±2.4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0.94±149.75)ml和(15.47±3.58)d,半年生存率(81.25%)和1年生存率(6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29%和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即时止血效率高、术后肝功能恢复快,降低了输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存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急诊;肝动脉栓塞;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上皮或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1-2]。肝癌破裂出血是其常见、严重且致命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5%~20%,占肝癌患者死因的9%~10%[3-4]。为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以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急诊肝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28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6~70岁,平均(54.28±7.35)岁,破裂出血发生时间0.5~72 h,平均(16.17±2.08)h。以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5~72岁,平均(54.32±7.27)岁,破裂出血发生时间0.5~72 h,平均(16.22±2.15)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破裂出血发生时间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行止血、抗休克、扩容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予以输血,同时完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甲胎蛋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胸片等临床影像学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急诊肝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后,引入5F导管行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充分的了解肿瘤的分布、周围浸润及血供情况,将微导管超选择插管置入于肝左右支动脉,注入由超液化碘油与明胶海绵颗粒组成的栓塞剂,以及20~40 mg表阿霉素、500~1000 mg 5-氟脲嘧啶进行化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对于出现腹腔积血较多的患者,治疗24 h后行穿刺抽取积液,以减轻腹压并预防感染;并均继续给予抗炎、护肝及抗休克,以预防肝功能衰竭。随访观察1年。

1.3评价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即时止血率、肝功能恢复情况、输血量、住院时间及生存率之间的差异。

1.4统计方法研究数据经Epidata3.0录入后,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即时止血率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96.88%)和肝功能恢复率(87.50%)均远远高于对照组57.14%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即时止血率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者输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输血量(965.42±225.38)ml与住院时间(8.62±2.4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0.94±149.75)ml和(15.47±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s)

2.3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半年生存率(81.25%)和1年生存率(6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29%和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其可能由于肝癌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速度过快直接侵犯梗阻静脉流出通道,从而导致静脉高压,在病情进展或外界刺激下极易发生破裂与出血[5-6]。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往往处于中晚期,肿瘤体积较大、伴有肝功能障碍等,传统上常采用生长抑素以减少内脏血供,达到保守治疗的目的[7-8]。随着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以其止血效率高、输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9-10]。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和肝功能恢复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可以高效的减少肝癌血供,在达到止血目的的同时,能有效的促使肝癌细胞出现缺血坏死,进而抑制肿瘤生长,最大程度的保护正常肝细胞组织,从而更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同时,观察组患者输血量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我们,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应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还有助于减少输血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在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的同时,也有利于更大程度的节约医疗资源,此二者在当前社会的医疗条件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半年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与推广。

综上所述,应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即时止血效率高、术后肝功能恢复快,降低了输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存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摘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6):419-426.

[2]冀春亮,赵卫.当前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认识[J].山东医药,2012,52(7):93-95.

[3]张雪松.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非手术治疗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2):186-188.

[4]王志磊.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诊疗[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3):255-256.

[5]邹卫.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32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115-117.

[6]周新宇,张骏.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九例报告[J].腹部外科,2013,26(4):280-281.

[7]张同军,薛栋,王建强,等.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3):196-199.

[8]常红霞,康毅,卢宏霞,等.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认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70-72.

[9]刘昕,吕维富,鲁东,等.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586-589.

[10]熊锦华,张宏新.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36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62-63.

钟庆(1980—),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外科急诊工作。

R735.7

A

1004-7115(2016)05-0545-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5.026

2016-01-25)

猜你喜欢

生存率肝功能栓塞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