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2016-09-05董莹莹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

董莹莹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董莹莹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我们深入了解智能的本质,为教育理论和实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国内外教育界就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对教育教学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为因材施教赋予了新的内涵。这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而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实践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还要发展自身智能并优化自身优势智能的合理配置。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思考,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策略;评价体系;任务设计

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简称为MI)跳出了传统心理学框架的界限,使我们深入了解智能的本质,为教育理论和实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国内多家高校展开了对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基础和智能条件,采用多元化学习方式和评估体系,进行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性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发展学生优势智能,推动全面智能的发展,使教育不再是盲目追求发展语言水平和逻辑思维为目标的短视教育,具有非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这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霍华德·加德纳[1]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1)语言智能,即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和表现的能力;(2)数学逻辑智能,即数学思维、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3)空间智能,指在脑中形成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4)音乐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和表达音乐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指处理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指能够善解人意,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7)内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我和自我知觉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指观察自然界和环境中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理解和环境相关的种种现象的能力。人类至少拥有这八种智能,个体的智能发展各不相同,每个个体的智能发展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智能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适当的内外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各种智能可以发展到相当高度。这些智能不是单独存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协作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具有四个特征[2]:(1)整体性,八种智能在人类智能结构中是平等的,应该同等重视;(2)差异性,每个个体都有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这种智能的差异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3)实践性,智能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4)开发性,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教育者的开发和训练。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重视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发展,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单一、枯燥,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发挥同学优势智能,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视、听、说课程重视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特点和目标,近年来,国内学者就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进行了很多探讨,并在许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试点,比如沈阳建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许多研究成果在学术界进行分享和探讨,极具指导意义。然而,在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实践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全新的要求。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整体开发,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因材施教赋予了新的内涵。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因材施教主要是从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水平上强调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进行课程设计。霍华德·加德纳关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成果公布以后,因材施教已经延伸到了心理学范畴和有关大脑结构的生理学范畴。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性特征告诉我们,人类的各种智能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文化创造和精神生活中地位平等,其中的某个或者某些智能在其智能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其他智能处于从属地位。它们的复杂组合和相互补充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多元化。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按照个体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和发展水平创造发展的机会,提供各智能协作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帮助每位学生寻找到最适合其智能发展的方向。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说,不能单一地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不能盲目要求运动智能无比发达的刘翔具有同等水平的语言智能或者逻辑智能。高校教师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目标,针对学生的智能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任务模式。

(二)转变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训练方式应该体现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性人才。因此选材内容要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人文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涵盖多方面智能,而不忽略语言和逻辑之外的智能开发,这与多元智能理论也是相辅相成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要求教师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实现多智能共同开发。任务设计要求教师把语言学习和其他智能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设计多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合作完成不同的任务,达到训练学生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内省智能等智能的目标。

根据笔者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借鉴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展开的“大学英语和多元智能整合的教学改革”的经验,教师可以预先设计有关智能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且按照智能类型将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形式的任务。比如在综合教程中课程文章导入时涉及到文化背景的知识点比如“高校”主题时,可以给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比较发达的同学布置任务,让他(她)们用英语陈述国外某大学的机构设置、办学特色、专业介绍并且选择中国某高校进行对比。学生在发挥其优势智能的同时,通过肢体表达,协作沟通,设计PPT的过程当中又带动其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空间智能等其他智能的协同发展。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大学英语任务设计和教学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大学英语任务设计和教学策略

上述任务设计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智能的开发,在单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个体完成了对多种智能潜力的开发,这些任务设计和策略转变和加德纳所提出的智能的四个特征即整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完全契合。

(三)转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

在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评估体系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一刀切的终结性考试。因为学生在智能特点、组合方式、学习风格和智能发展方面各不相同。传统的评估标准,过于重视学生在各门功课上的考试能力,这种以答卷为主的考试方式是基于所有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上是同一水平的片面评估,考察的也只是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这种思维模式使得我们对学生运用统一的标准提出要求,弱化学生的个体差异,测试效果片面单一,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误导。我们不能对考大学时数学交白卷的历史学家吴晗草率评价,认为他是“差生”,也不能要求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难题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有同样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智能。

高校英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情况或表现作出形成性评估。当然,评价主体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可交替运用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量,最后结合终结性评估,作出最终的评价。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探索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指导和监测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智能发展和组合特点,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同时注重弱势智能的潜力挖掘。

(一)教师要注重发展自身智能结构

作为课堂活动展开的引导人,教师要充分发展提高自身多元智能,包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进行内容的有效传授(语言智能);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即了解学生情况,满足其诉求,对学生进行激励,顺利展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的能力(人际交往技能);条理清晰地进行课堂讲解,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和对时间的把握,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点评(逻辑智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准备教学辅助材料包括PPT和影音文件的能力(空间智能);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感染学生的能力(运动智能);发音优美,抑扬顿挫,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听力享受的能力(音乐智能);还有积极思考、规划和反思教学任务,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内省智能);观察学生的表现,掌握学生特点和微妙差异,作出有效点评和积极互动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3]。

(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智能,进行优势资源整合

教师和学生一样,在其智能结构当中有一种或者数种智能占主导地位。作为高校英语教师,除了要求语言智能相对比较突出之外,不同教师还具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智能。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智能结构,并且把优势智能结合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单元进行专题讲解。比如音乐智能发达的教师匹配音乐为主题的课程单元进行授课,逻辑智能发达的教师匹配科技性说明文进行授课,内省智能比较发达的教师可以匹配个人发展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运动智能发达的教师可以匹配情景剧单元进行授课等。教师的优势智能和授课单元进行优化配置后,教师对其优势智能的主体感受和把握也就更深刻,理解和表现力更强,那么对学生的渲染力也就相应更强,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

教师的优势智能和授课单元进行优化配置后,可以就其匹配主题单元内容进行轮班教学。在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展开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改革中,教师实践了这样的轮班教学。在后续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反馈中,笔者发现,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好评。教师优势智能的发挥提高了授课效果,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造了更有效的互动空间,促进了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

(三)教师要创新思维,创造多元智能教学环境和互动空间

多元智能强调其实践性,强调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采用多元化学习方式。教师在设计英语任务时,同时要提供充分的互动空间,创造适合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源,另外要提供学生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此才能构成多元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在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的道路上,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要求教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方式也不局限于课堂。在学生对手机依赖极大的今天,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移动手机平台的优势与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结合,推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移动平台具有直观性、自主性和交互性优势,与多元智能的整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高度契合。首先,移动平台的学习资源丰富,直观性强,提供了多感官刺激;其次,移动平台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有利于学生根据不同智能水平选择任务模式,适合个性化发展;再者,移动平台的交互性为学生语言和人际智能发展提供了条件,体现了智能发展的实践性[4]。同时移动手机平台也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论提供了平台。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特点和移动平台的优势要求教师不拘一格,发散思维创造多元智能和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环境。比如,任务的完成可以借助功能强大的手机APP进行实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时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趣配音”这个APP实现,提交和分享;培养学生运动智能的任务可以通过表演APP“小咖秀”实现,培养音乐智能的任务可以通过“百度音乐”APP(一款集K歌、电台、MV铃声功能于一体的APP)加以实现,等等。这些移动手机终端使个体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符合个性化和实践性的特点,并且可以在社交平台实时分享,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互动。这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手段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在尊重学生多元智能和兴趣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任务模式。整合要求教师转变思维,注重自身智能的发展和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教师之间的优势智能可以进行最优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教师还需要积极思考,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听说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1] 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 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

[3] 杨艳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22(4):66.

[4] 刘萍,谢书山.多元智能理论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6):154.

lntegration Research of Ml Theory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0NG Ying-ying

(Zijin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6,China)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enables us to learn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which brings insight into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make researches and experiment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MI theory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education.MI(Multiple Intelligence)theory renews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This requir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teaching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system.At the information age,the college English reform based on MI theory confront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with new challenges.It is required that teach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of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Meanwhile,teachers need to think positively,adjust teaching approach and innovate teaching mode accordingly.

Multiple Intelligenc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teaching strategy;evaluation system;task design

H319.1

A

1009-0312(2016)02-0112-04

2016-03-13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项目“多元智能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体系优化研究”(20140105006)的阶段性成果。

董莹莹(1983—)女,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