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SPSS分析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研究
2016-09-05何爱芬
何爱芬
基于SPSSSPSS分析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研究
何爱芬
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收入鸿沟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城乡收入比为衡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指标,选取2010-2014年全国31个省居民收入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城乡间和城乡内的收入比。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更为显著,但是2010-2014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呈扩大趋势。过大的收入差距易于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城乡间区域对比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差距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一、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探讨。陆铭、陈钊指出,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化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1]姚耀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2]吕炜认为,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背景下,这种差异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性差异。[3]王克强基于我国1997-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追求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缓和城乡矛盾,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是各省城乡发展战略要求。[4]冯伟在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中指出,城镇化发展滞后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重要原因。[5]刘辉煌、吴伟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其中在1991-1993年间和2000-2004年间的增长速度较快;低收入人群的不平等程度更大,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过慢、底部收入不平等状况比较严重;城乡因素和区域因素在居民收入中的作用明显。[6]现有研究多立足于全国的宏观角度,对城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成因分析等进行分析,较少有以综合经济发展总水平、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比研究,也未能揭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2010-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以区域为组变量,利用SPSS软件的描述性比率分析了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通过考察“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这对于各省市利用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实证分析
1.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常有三种指标:城乡收入比、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城乡收入比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能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状况。本文只选择城乡收入比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2.数据结果及分析
(1)数据样本统计结果输出。SPSS软件首先输出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计数”表示不同区域的省份数目,“百分比”表示不同区域省份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表1 样本统计结果
(2)比率分析结果。SPSS输出了2010-2014年中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比率分析结果,如表2-表6所示。其中“均值”和“中位数”表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水平比率的平均值,数值越大,说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水平差距越大。从五个分析结果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所有区域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都大于2,说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倍以上。也就是说,虽然2010-2014年城乡收入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城乡依旧以2倍的收入差距存在着。这反映了目前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同时,对比不同区域,可以看出华南、西南、西北三个区域的省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最大,都高于平均值,而华北、东北、华中等三个区域的省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平均数绝对值偏差”“离散系数”等列反映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率的离散程度。从结果上看,2010-2014年西南、西北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离散程度最大,而华北、东北地区离散程度最小,这说明了不同区域之间省内的收入情况各有不同。
表2 2010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比率统计量
表3 2011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比率统计量
表4 2012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比率统计量
表5 2013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比率统计量
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总数9.3% 4.4% 15.0% 17.8% 12.6% 17.8% 2.535 2.674 3.005 3.298 3.250 2.810 2.491 2.643 2.836 3.044 3.150 2.755 .184 .071 .228 .345 .272 .378 1.022 1.001 1.015 1.017 1.010 1.050 .074 .027 .080 .113 .086 .137
表6 201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比率统计量
三、对策建议
城乡之间的差距是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要解决必须从长计议。但要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要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很大,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中势必会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城乡经济往来,也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运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资本的价值,从而减少现有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扩大农产品需求,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民增收,在经济这一根源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
2.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首先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异地工作、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也会进行非农经营性活动,如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性活动,开办乡镇企业,适度调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经济来源单一性,又可以使农民收入形式多样化,极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鼓励农民创业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下,利用网络资源,宣传农民创新创业的典型事迹,通过远程培训,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自身素质技能。鼓励农村地区转变增收思想和结构,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对“三农”政策的扶持,引导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创业,进而发展农村、城镇产业,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增加农民自身收入。
四、结语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变动趋势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居民收入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突出。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幅度远大于农村居民;第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因此,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2]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49-59.
[3]吕炜,储德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30-36.
[4]王克强,张忠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12):112-121.
[5]冯伟.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农村金融研究,2013(1):67—72.
[6]刘辉煌,吴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特征——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分析[J].软科学,2014(12):27-30.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