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经典 打造红色文化

2016-09-03徐雪玲

教育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红星校园文化内涵

文/徐雪玲

传承红色经典 打造红色文化

文/徐雪玲

〉〉纪念馆前宣誓

冯友兰把做人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实际上不仅做人要找境界,办学也要找境界。办学有了境界,才会产生持久、无穷的魅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有涵养的学生。这境界源于独有的学校文化。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位于京西百花山脚下,始建于1945年,自1998年9月至2010年底,全乡15所小学全部撤并到霞云岭中心小学,成了一所完全寄宿制小学。学校现有普通教室12部,专用教室10部,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181人。在历经完小验收、山区工程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之后,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霞云岭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地域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主线,开展“实施红色教育,促进自主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依托地域优势 打造红色文化

依托地域优势 学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是革命老人曹火星的传世之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色圣歌”词曲的创作地。这首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被亿万中国人民广为传唱,增强了人民对党的感情,激发了人民的革命斗志;这首歌老幼皆知,妇孺会唱,早已成为红色经典。学校多年来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同时,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与师生的自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德育与智育并行。

满足师生对文化的需求 学校地处深山,师生全部寄宿。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引导师生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发展、自我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红色文化不仅让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得到内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师生艰苦创业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满足学校内涵发展的需求 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落位于教育,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红色还具有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积极精神内涵,具有激情、活力、积极向上的寓意。2010年初,学校通过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广泛征求意见,借助专家指导引领,初步构建了学校文化体系。这就是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落位于自主发展成长,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与诠释,探索校园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教育改革相联系的内涵实质,真正做到高度认同和大力推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生参加CCTV音乐频道《百年歌声》栏目组录制

〉〉学生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感受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

唱百首红色歌曲,看百部爱国影片 让师生感受红色文化,领会革命精神内涵,是实施红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学校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编写《圣地红歌》校本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选择红色歌曲,通过不同革命时期的歌曲,唱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学校按照年级段规定歌曲,采用表演唱、舞蹈、绘画、演讲等多种形式,做到“知歌史、明歌意、唱歌曲、颂歌志、励歌行”。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学校的校歌,每年的“六•一”节举行学校圣地红歌会。二是观看百部爱国影片,每周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要求三至六年级学生撰写观后感。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和奋斗史,了解我党发展、成长、壮大的过程,激发学生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用“霸王鞭”传唱“红色精神”

学校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霸王鞭”形式编成舞蹈作为自编课间操在全校推广。 “霸王鞭”还参加了市区各项比赛,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比赛不但取得了好成绩,还在北京二套节目里播出。

读红色经典,编写红色童谣,传承红色文化 学校每学期开展红色经典阅读,要求学生读一本红色经典、讲一个红色故事。在师生及家长中间开展创编红色童谣活动,并将作品录入霞云岭中心校红色童谣集锦,供同学们课余游戏诵咏,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区分善恶美丑,把培养良好习惯贯穿到学习、生活、游戏之中,体现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特点。

依托课程建设,深化红色文化

一是挖掘国家课程各学科中的红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深化红色文化。二是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开发并完善了红色校本课程《圣地红歌》《爱国影片》《红色童谣》《霸王鞭》,新近开发了《红色霞云岭》《霞云岭的传说》和《绿色霞云岭》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红色历史与现状,了解家乡的重要历史与文化,感受霞云岭的红色文化和人文内涵。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富国强民的感情,促进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红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利用红色资源,学校定期走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期分批培训小讲解员;清明节和公祭日到王家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请老党员讲革命故事;定期开展校园红色文艺演出,包括红歌、舞蹈、红色诗歌故事会等爱国主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承载并外显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整体设计突出红色色调,包括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房山的发展历程和霞云岭红色发展历程。结合学校各个功能区,内部设计突出师生自主发展,展示红星少年和红星教师,体现“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文明我做主”自主管理的系列养成教育。

发扬红色精神 ,落位自主发展

落位干部教师自主发展,争做红星教师 一是以“四个一”“三具备”“两精通”为目标,加强干部管理业务素养培训,促进干部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二是以“四定”“四有”“四针对”和一个“结合”为目标,强化教师自主学习和系统培训。每学年开展一次“红星杯”教师基本功比赛;学年末评选出年度“红星”教师。

落位于学生自主发展,争做红星少年 以“唱响红色歌曲,争做红星少年”为主旨,以“我的文明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生活我做主”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按照年级段确定文明、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目标和标准,突出重点,明确自主,强调内驱力。做到目标明确系列化,学段学期专题化,落实培养活动化,关注发展自主化,养成习惯自觉化,每学期评选校内十佳“红星少年”。

依托制度文化,促进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学校以评价管理促自主发展,逐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自主管理体系。建立以干部教师自主学习、课堂全程评价和业务考核评价为主题的评价管理体系,建立小学六年按阶段评比校内“十佳红星少年”的评价管理体系,力争使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得到由学校校徽做成的红色奖章。

落位班级自主发展,争做红星班集体 强化班级自主发展,在学校总体规划下自主制定班训、班规、自主发展园地,班级管理突显班级自主发展特色,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特色,每学期由师生共同评选“红星”班集体。

构建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强烈突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强调的是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自主探索,揭示规律,实践体验,建构引申”,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落位于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读书,为自主发展积淀后劲 读书是最好的自主教育途径。学校在完备校级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以及班级读书角的同时,在时间、空间、活动上营造了读书的浓厚氛围。

随着学校文化的推进,学校文化得到师生们的认同。红色教育在不断地做实做大做强,学校的红色教育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学校的合唱团走进央视的百年歌声。霸王鞭、舞蹈队、小记者、红色小演讲家都成了红色教育的品牌代言。学校逐渐在丰富着自主发展的内涵,搭建着自主发展的平台,落位于师生的自主管理与自主发展,体现在“以干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中。

学校文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是全体师生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只有不断超越别人和自己,才能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变化。这类似于王国维先生笔下的“求学三境界”,历经了“独上高楼”的目标展望,“衣带渐宽”的执着痴迷,才能享有“蓦然回首”的成功喜悦。回首过去,成绩已属昨日。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必将努力深化“红色文化”的内涵,使其成为学校发展、师生自我发展的不竭动力,并带领学校在特色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山东省青岛三十三中学特色纪实 ▎

猜你喜欢

红星校园文化内涵
郭红星:扶危济困终不悔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挖掘习题的内涵
闪闪的《红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