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探索
2016-09-03官瑞娜贾玉霞
官瑞娜,贾玉霞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探索
官瑞娜,贾玉霞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在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训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将实践教学等同于艺术技能的培养,从而使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素养。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实践教学在理念上和操作中的误区,提出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和理念。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2.03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发生改变。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将实践教学等同于艺术技能的培养,幼儿教师很大程度上只是“技能的表演者”或“儿童的养护者”,而不是专业的教育者。因此,改革传统实践模式,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教育改革对未来幼儿教师的实践要求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实施,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仅关注入学率的高低,更关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学前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的质量密切相关。只有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由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因此,幼儿的学习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正规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幼儿必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才会凸显学习的意义。由此可见,幼儿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更多注重的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社会的需要和知识体系;更多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经验的获得;更多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某个特殊方面的发展[1]。这些方面无不要求幼儿教师更多的凸显教育的专业性。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中特别强调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恰当计划与实施等能力。 在基本要求层面,更是充分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态度、知识与能力。
因此,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方式,尊重儿童、善待儿童,了解儿童在某一特定阶段的思维方式,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可操作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幼儿教师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传统所认为的弹琴、唱歌、跳舞等技能的体现,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外显方式,综合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解决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体现。
二、学前教育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伴随着学前教育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已比较成熟。相比理论课程的严谨性与完备性,实践教学则显得较为随意和薄弱,从时效性分析来看,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之间比例失衡,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很多课程都安排了实践环节,并且有集中的教育见习、实习等,但和其他国家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国教师的实践教学不仅时间短,而且形式单一,从而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未有机整合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实践教学往往演变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缺乏从实践中对理论进行反思和提升,只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实践验证。这些方面,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只是很简单的说明解释补充关系,导致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互接。
(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化
实践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构成,是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系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比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广博与丰富,既包含有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大教育”的相关课程,也包含学前教育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也包括琴、棋、书、画等专业技能;既包括教育知识,还要掌握保育及科学组织一日生活活动的知识等。如何安排这些课程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对实践教学的实施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安排和规划。
(三)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除了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 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外,更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 感受、操作和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概念和经验。目前,实践教学重单一技能练习,轻专业能力培养;重外显知识获得,轻内隐理念渗透,从而使教师进入实践教学后,既缺乏专业的精神,也缺乏从长远的角度促进儿童发展的能力。
三、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目标体系、内容与实施体系、评价体系、监控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一)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方向[3]。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从三个维度加以界定:1.专业理念(即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等);2.专业知识与能力(包括促进儿童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知识与能力、组织管理的知识与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等);3.专业精神(从事某种专业所需要的特定的思想信念与道德品质,包括教育信念、专业态度与动机等)。明确多维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旨在将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进行整体建构,从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使其更凸显专业品质。
(二)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见习与实习,时间比较短,学生进入教学实践后,要么不知如何操作,要么就将所学理论抛却脑后,简单复制一线教师的操作,因此,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构建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学前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强调综合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发展性,逐步整合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与整合,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其中,专业技能课不仅指声乐、琴法、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技巧,也包括各类教学实训、课堂观摩等,如,加强各类教育活动设计,包括学前健康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学前语言教育、学前科学教育、学前艺术教育等,观摩评析各类幼儿园教育活动视频及图片资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教学做合一,构建完整有效的专业能力训练体系[4]。
2.注重基地实践,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基地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教育见习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实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展示个性和特长,双向选择,提高就业质量,这是实践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教育见习——增强职业感性认识。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见习一周左右,使学生感受学前教育各方面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见习可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育实习——巩固专业能力。在经历5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带着已有的专业知识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相关机构进行为期一学期左右的实习,观察、了解、研究教育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发生发展的现象、特征,多种形式探索实践短期实习模式,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不足,获得理性认识。
顶岗实习——搭建宽阔就业平台。即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职业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互利互惠,双向选择,共建课程,密切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形成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就业率。
为达成教育实践目标,保证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教育见习和实习应该全学程不间断,分层次逐步递进,不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3.注重活动实践,深化实践技能
活动实践形式包括专业竞赛活动、模拟活动、参观活动、研究活动等。如,开展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引领学生听取学术报告、参观幼儿园等活动增强其对本专业的理解;模拟幼儿园游戏、一日生活等各种活动,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强化专业能力。如,到农村、城镇幼儿园支教,调查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等,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实践能力。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全面整合,促进师范生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的实践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主要手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机制主要通过课程考试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应该构建多元化的实践评价体系。
1.在学科知识的考查方面,改革考试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办法,把标准化试题与创新性试题结合起来,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舆论导向方面,在各种类型的评优活动中,在包括学科学习在内的各种评价活动中,都把能力因素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把职业选择能力和毕业生工作业绩作为引导学生培养能力素质的重要导向因素。
3.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指导和管理。校内实训有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校外实践由幼儿园和学校指导教师联合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创设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训实验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建设各种实训室,包括钢琴教室、音乐教室、学前教育活动模拟实训室、画室、舞蹈教室、手工制作室、蒙氏活动室、感统训练室、微格教室等。在校外,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2.推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而且要求教师能长期深入实践,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创造让专业教师在一线定期接触调研实践的机会,对专业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研员、名师、幼儿园园长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和实训工作,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幼儿园教育、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探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合作的双赢模式[5]。目前,大多数实践形式是高校单方面请求实践基地接受学生的见习或实习并给予低额的指导费用,高等院校并没有与实践基地实现对等合作。相反,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实践时常出现盲目无序状态,不但不能给幼儿园带来利益,而且还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管理和教学,从而使高校的实践教学常常陷入瓶颈,因此,把幼儿园实践基地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与实践基地的双赢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除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后帮助其提升教育理念、创设幼儿园环境等外,高校可利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资源优势与实践基地合作,共享科研成果,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
[2]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1-12-12(3).
[3]杜燕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3(2):93.
[4]徐丽玲.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105.
[5]欧阳洁,陈朝晖.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与实践,2011(8).
[责任编辑张雁影]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Major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UANRui-na,JiaYu-xia
(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XianyangNormal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712000,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require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From traditional view,people tend to equa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the training of artistic skills.Therefore,professional education quality is lost in teach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oth in the concept and practical operat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major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preschool education;the major of preschool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
2015-10-25;
2015-11-08
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1202008);陕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3336)
官瑞娜,女,陕西武功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贾玉霞,女,河南南阳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职前教育
G652
A
2095-770X(2016)02-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