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2016-09-03
视野
省内动态
全省教学点网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咸宁市召开
5月24日,湖北省教学点网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咸宁市召开。省政府督导室副主任督学谢新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基教处、科技处、省教科院、省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19个试点县市区及所在市州的教育局分管局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农村教学点网校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教学点网校试点作为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全厅年度重点工作,对于解决教学点师资匮乏、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会议要求,各试点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专用教室建设、教学平台搭建、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教育研究等六大任务,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研究、教学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完善教学点网校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基本规律;要抓好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确定试点学校,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和经费管理办法,组织政府采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与会代表参观了咸安区、崇阳县、通山县等县市区教学点网校的建设现场,观摩了教学点网校远程教学课的开设情况。会上,咸宁市、恩施市、咸安区、团风县、崇阳县等5个试点市县(区)教育局交流了前期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湖北省教育厅官方网站)
监利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何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监利县实施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对此做出了有益探索。近期,监利县召开了中小学优质化工程总结表彰大会,监利县玉沙小学、监利县芜湖中学等12所优质化试点学校分别进行了成果汇报。
据了解,三年前,为使监利教育后发赶超,监利县教体局启动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寄望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批校舍达标、环境优美、风气优良、管理先进、质量上乘、特色明显、学生向往、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在深入挖潜、自我壮大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向外借“智”,聘请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提供改革咨询服务。阳光教育研究院先后邀请了全国、全省优秀专家,到监利县中小学巡回演讲,并多次组织省内专家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悉心指导。
监利县教体局局长赵更生表示,通过三年优质化工程,12所试点学校走进了现代教育的大门,开阔了教育视野,积累了教育智慧,改变了课堂生态,培养了教师队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今后将坚持走下去。
(本刊记者徐世兵)
十堰市教育系统聘请26名履职尽责监督员
日前,十堰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履职尽责工作监督员座谈会,26名学生家长被聘为2016年教育系统履职尽责工作监督员。这26名履职尽责监督员将对市直各教育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调查、暗访、监督、评议。
座谈会上,监督员们认真填写“2016年教育系统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征求意见表”,对市教育局落实主体责任、依法治教治校、改善服务民生等方面进行评价。监督员们一致表示,将尽心尽力履行监督责任,齐心协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梳理归纳监督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和相应的责任清单,逐项整改落实。
(十堰市教育局袁媛)
襄阳市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近日,襄阳市举行全市教育系统“铸师魂、育师风”师德演讲比赛。经过评委评判打分,最终评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
来自11个县(市)区、市直学校的30名选手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成长历程和身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典型的师德事例,诠释了教育工作中的爱与责任。
据悉,近年来,该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广泛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宣扬师德典型,弘扬正能量。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始终坚持“上有引领树立楷模、下有底线处理违纪”的工作思路,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襄阳市教育局陈建波)
孝感市启动第四届青少年“孝行月”活动
日前,孝感市举行了第四届青少年“孝行月”暨第十二届“中华魂”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仪式现场,孝感市关工委对10个青少年孝德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授牌命名,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中华魂”读本,授予“孝行夏令营”营旗,学生代表周阳代表全市青少年发出“争做遵纪守法、传承孝道美德少年”的倡议。
据悉,今年“孝行月”活动围绕“传承孝德文化,增强法治观念”主题开展,重点做到“六个结合”: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与“中华魂”读书活动相结合,与“两史”教育相结合,与关爱留守儿童相结合,与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帮教相结合,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今年的“中华魂”读书活动将在推广以往做法的基础上,重点扩大活动对象,号召踊跃读好书、自觉好读书、深知读书好,自觉传承中华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黄海华)
图片新闻
近日,襄阳市松鹤路小学教育集团师生在操场上举行毕业献礼活动,学生们用各种废弃箱子、盒子,制作成城堡、小屋、机器人等造型,献礼即将结束的小学生活。
(襄阳市松鹤路小学教育集团李厚芬)
6月6日,钟祥市莫愁小学组织该校学生举行防溺水安全演练。今年入夏以来,钟祥市各中小学既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又强化防溺水安全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钟祥市教育局王松鲁霞)
近日,丹江口市汉江集团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穿古典的旗袍,盘着优雅的发髻,端坐在茶几前,进行中国传统的茶艺文化表演。
(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钱芹)
安陆市王义贞镇星火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了土豆、黄瓜、辣椒、豇豆等各种时令蔬菜。同学们既品尝了时令蔬菜,又学到了蔬菜种植方面的知识。
(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学校王代金)
·百字传真·
近日,钟祥市胡集高中第二届体育艺术节活动启动。活动期间,该校将举行第十六届“红五月”歌咏会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教职工拔河赛和学生篮球联赛,整个活动将历时20余天。活动旨在传播红歌文化,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钟祥市教育局王松周俊)
近日,崇阳县政府履职尽责第一督查组对城区学校进行了重点督查。督查为期两天,采取事先不打招呼、检查不听汇报的方式进行。对城区各学校的动员部署情况、宣传氛围、资料整理、问题查找、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督查。
(崇阳县教育局程守礼廖金义)
日前,谷城县教育局邀请县诚信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对全县24所资助项目学校2014-2015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资金、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等分别进行了专项审计。
(谷城县教育局李文俊)
本学期以来,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界牌完全小学坚持开展放学前“安全教育五分钟”活动,即每天下午放学时,由值日老师对全体学生进行5分钟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活动、食品、消防、疾病预防等,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界牌完全小学周学山)
近日,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翟方义、工会主席姚木贵等一行人带领八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到该县丁司当镇方郭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捐献了书包、书籍、文具、日用品和营养食品和爱心帮扶款5000元。
(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张晓勇)
夏季是儿童游泳溺亡事故的高发期,洪湖市新滩中学组织防溺水小分队对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必经的荆州双闸管理处、刘家墩渡口、新螺江豚保护区等重点水域进行蹲守排查,守护学生安全。
(洪湖市新滩中学张宽胜)
日前,由十堰市教育局、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的“十博课堂”专题教育活动走进房县实验小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了富有乡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文博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参观博物馆。
(房县实验小学陆晓月林鹏)
松滋市百名教体干部赴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日前,松滋市百名教体干部到该市看守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接受反腐倡廉洗礼。
在市看守所,教体干部一行认真参观党风廉政建设展览,实地查看被管制人员生活状况,观看了警示纪录片《权》。观影后,该市教体局局长苏振德在现场对全体人员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
通过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警示教育主题活动,触动灵魂,触动神经,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敬畏法律、敬畏权力,牢记责任和使命,时刻自警,增强自律,积极参加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以正确的追求和健康的心态面对一切诱惑。
(松滋市教育体育局付良生)
武穴市开展防溺水“十七个一”专项教育活动
进入夏季以来,为抓好防溺水宣传教育,武穴市既抓常规,又抓特色;既巩固基础,又创新工作方法方式。从5月份开始,全市各中小学认真落实“十七个一”宣传教育活动,把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同时把防溺水宣传工作延伸到家庭、社会,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溺水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武穴市教育局伍志峰)
十堰市茅箭区举行校园艺术节
近日,十堰市茅箭区举办了首届师生校园艺术节暨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展演。
师生们现场表演了歌曲和舞蹈,多角度展示了“中国梦·劳动美”的主题,用真挚的情感诠释着对梦想的热爱,述说着美好未来,展示了茅箭教育的新风貌,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艺术节活动上,对学校推荐的300余件师生作品进行了展览。集中展示了教师“粉笔、钢笔、毛笔”三笔字、专业技能作品和学生书法、征文、手工制作等成果。
(茅箭区教育局刘顺意)
安陆市举办“好爸好妈好孩子”家庭故事试宣讲活动
“今天,有父母的陪伴,我们幸福生活;明天,有自己的努力,我们成人成才。”近日,在安陆市“好爸好妈好孩子”家庭故事试宣讲活动中,安陆市实验小学选手蒋念念深情诉说。
由安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好爸好妈好孩子”家庭故事宣讲活动试宣讲拉开序幕。来自安陆各乡镇、市直21名参赛选手选取生活中的平凡普通的事情,以小见大,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参与试宣讲的选手都是从全市举办的“好爸好妈好孩子”征文活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中筛选出来的,他们真实感人的家庭故事和动情的演讲,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安陆市教育局周平柴安成严必文)
英山县启动实施“快乐教育”
近日,英山县教育局召开实施“快乐教育”启动大会。据了解,该县实施“快乐教育”坚持做好“1234”:即坚定一个目标,要让快乐教育在全市有地位、全省有影响、全国有声音;要主抓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工作,特别要让教师有地位感、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并打造成特色,即抓好课堂改革和课程改革,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开展实践活动;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实施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校长工程、“五化(硬化、亮化、绿化、文化、美化)”工程,关爱工程等。
(英山县教育局毕朝晖)
老河口市启动“晒家风,讲家事”学习教育活动
近日,老河口市在各中小学正式启动“晒家风 讲家事”学习教育活动。各中小学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作文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讲述各自亲身经历的家风家训及家教故事,通过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积极倡导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晒家风、讲家事”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大力开展,使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健康成长,引导其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弘扬社会正能量。
(老河口市教育局陈翼展)
浠水县“六字诀”推进“三化三改”工作
近日,浠水县教育系统“三化三改”工作推进会在浠水县马垅中学召开。
据了解,“三化三改”是浠水县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推进教育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实施人事改革、绩效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浠水教育跨越赶超、持续发展。
与会人员参观了三店中学、师范附小、马垅中学等8个“三化三改”工作现场,四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该县教育局局长任曙光对下阶段“三化三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查”“建”“改”“管”“创”“督”“六字诀”的工作要求,要求各校紧扣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方案,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夺取“三化三改”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奋力开创浠水教育发展新局面。
(浠水县教育局陈西陵)
兴山县教育局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
近日,兴山县教育局副局长甘亚妮同志在兴山县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中的“清风满家 家庭助廉”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中,兴山县教育局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目前组织县中小学校长、园长集中学习《准则》《条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准则》《条例》知识测试,向校级干部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
(兴山县教育局徐化策王维万群)
南漳县东巩中学建立家庭作业申报制度为学生“减负”
近日,东巩中学建立《家庭作业申报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倍受学生及家长称赞。
据东巩中学校长王海涛介绍,该校针对学生家长提出的“学生节假日家庭作业过多”的意见,成立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台《家庭作业申报制度》,并将学生“减负”工作纳入教师当年30%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考核体系中,确保制度落实。
该制度规定,教师要站在爱护学生的高度,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格执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规定,落实“一科一辅”要求,不得额外推荐、推销课外作业。科任教师如果需要布置家庭作业,必须在学生离校前,向班主任书面报告,报告中必须注明中等生完成该项作业约需时间,班主任汇总各科家庭作业情况后,再作统筹调整,每日作业总量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该制度还规定,教师在安排学生节假日家庭作业时,不得布置机械式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该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
(南漳县教育局刘勇李伶俐木超)
(责任编辑徐世兵)
国内视点
国务院: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6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7个方面重点任务。
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意见》指出,要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校布局;继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经费投入向教学点倾斜,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改善寒冷地区学校冬季取暖条件,保证取暖经费;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乡村学校特设岗位数量,增加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比例。
到2018年,中西部地区7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消除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落实《意见》要求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抓好统筹协调,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社会捐资助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教育经费。开展督导监测,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法开展专项督导,公开督导报告。
(据新华社)
湖北足球将纳入全省体育中考
湖北省教育厅要求将足球技能纳入体育课考试内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增设足球技能选项,并占相应分值,以促进学生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湖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湖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足球将与中考挂钩,但并没有指出具体实施的时间。湖北省教育厅还要求,对有足球特长、积极参加足球活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作为评优评先条件之一。
到2017年全省创建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00所。到2020年,全省各类足球特色、示范学校发展到1300所左右,创建2至3个校园足球示范县(区),重点建设10-15所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达到60%以上,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达到60万人以上。
(据《长江日报》)
河南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学生流动性加大等新形势,河南省近日发布通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
其中,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16年补助标准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天4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天5元,每年按250天计算。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省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6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河南省还规定,“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据新华社)
江西用3年时间为农村学校培训万名音体美教师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为增强江西省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紧缺学科教师队伍保障能力,自2016年起,江西省用3年时间为全省乡村(乡镇及以下)每所小学培训合格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各1名,共计1万名。
江西省农村小学45岁以下具有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知识基础或才能,热爱音体美教学工作,能兼任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的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音体美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基本满足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工作的需要。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江西规划为全省100个县(市、区)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各培训1名累计300名培训者,使他们成为万名教师院校集中培训后在岗研修指导者、常态教研活动组织者、网络团队研修和工作坊主持人,起到教授、示范、指导、监督的作用。
(据《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徐世兵)
百家观点
“摇号入园”戳中公共服务软肋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名额有限,合肥市部分地区幼儿园近日上演“报名大战”。合肥“摇号入园”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地。近年来,不少地方新城越建越大,居民越来越多,但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却成“短腿”。不仅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较低,入园“摇号”、入学“大班”、就医“扎堆”等现象比较普遍。当前各地城镇化仍在推进,城市“变大长高”的步伐迈得很快。“摇号入园”给各地管理者敲响警钟:规划一定要着眼长远,要多点民生视角,尽快补上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短腿”。这是考验地方现代治理能力的新课题,也是增强百姓获得感的必答题。
——杨玉华(据新华社)
应对校园欺凌,不宜只靠刑罚
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如果以今天生活条件好、青少年发育早作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基础,并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在逻辑上是站不住的。面对校园欺凌现象频发,要更多反思家长、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首先,要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刑事政策,一方面完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早期干预制度,另一方面,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刑事处罚的低龄未成年人,要有“以教代刑”的教育措施,绝不能一放了之。为此,除了要考虑完善和激活已有的责令父母管教、工读教育、收容教养等非刑罚措施外,还要考虑设计更加完善、系统且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教育措施。
——姚建龙(据《人民日报》)
不以一张考卷论成败
每年6月7日、8日、9日这3天,“高考”都会由一个教育议题变成一场社会动员。考场之外,工地停工、交警开道、救护车待命;考场之内,近千万中国年轻人将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未来。高考显然承担了太多的意义。近些年来,超级中学、高考工厂、“吊瓶班”的出现,不断反映着单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如果说,恢复高考之初,中国社会要不断强化这种公平择优办法的权威性,那么现在,则要不断破解“一考定终身”的难题,创造丰富的人才遴选和培养渠道。一个健康的社会,成败不能以一张考卷论之。输了一场考试并不代表人生无望,还有多样化的上升途径可供选择;赢得了一场考试并不意味着人生无忧,还有立体化的人才标准需要满足。要达到这个局面,还需高考改革、教育改革持续发力。
——刘文嘉(据《光明日报》)
“拔针管上课”式的坚守太沉重
近年来,不论是“打吊瓶上课”,还是“单膝跪椅上课”,抑或“拔掉针管上课”,这些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坚持上课的教师们,既让人感动,也让人痛心。这边,教师需要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那边,劳动者需要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权益保护,当二者难以协调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尴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位“拔掉针管上课”的教师,无疑是爱岗敬业的标杆。只不过,带病坚持上课的教师,却让自己处于生命安全的危险地带。教书育人需要“燃烧自己”,这样的“爱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我们在对这位“拔掉针管上课”的老师表示尊重和敬意的同时,也要明白这样的行为不应该提倡。
——杨朝清(据《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