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2016-09-03张立红

湖北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联片老河口市名师

●张立红

课改: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张立红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坚持教育惠民、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老河口市教育局审时度势,在全市启动“535”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较好地促进了区域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蝶变,源于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为此,市教育局结合已开展的“四段式教学”“生本课堂”“活力课堂”等研究成果,提炼出“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每一堂课突出学生、学习、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五个方面;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板块;落实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环节。

老河口市第二小学曾是老河口城区的一所薄弱学校,生源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各方面都很差,2009年全校只有302名学生,通过三年课改,在校学生迅速猛增到700多人,跻身优质学校行列。老河口市高级中学1998年 8月由原电大改办为普通高中,从开办之初的两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不足100人、校园面积仅有20亩,发展到现如今拥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多人、校园面积100余亩,尤其是2010年两个校区合并以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发展,一举通过襄阳市示范高中督导评估。目前该校教学教研风气日盛,体育艺术特色彰显,高考在襄阳市同类学校中处于前列,师生对学校满意度不断增加。

这些学校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要打破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把改革的目标盯在课堂,把提高中小学教师课改水平作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激励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实践上下功夫,争做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植根于本土研究的科研成果“老河口市‘535’高效课堂实践研究”应运而生。

在“535”课改理论普及中,老河口教研室把课题的理念、特点、原则、目标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解读,力争让老师们“入脑入心,指导行动”。市教育局还多次邀请知名专家莅临该市作课改专题讲座。专家们的讲座思想前瞻,观点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老河口市教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增强了动力。

思考,助推教育内涵发展

倡导名师引路。各级名师通过搭建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工作室等平台,开展“535”高效课堂特级教师、各级名师引领研讨会、名师展示课、名师答疑、送教下乡、教研成果交流等活动,把中小学“535”课改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传递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带动和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和成就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2015年,老河口市特级教师张随鄂名师工作室、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室、中小学美术工作室、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室、初中地理工作室、小学数学工作室、洪山嘴小学梦想微课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被评为襄阳市级优秀名师工作室。

实施联片教研。联片教研是老河口市教研工作的特色,实施区域课改以来,老河口市中小学各学科依托一月一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535”课改理论知识培训,展示“535”课改阶段性成果,解决一线教师课堂上的问题与困惑。为确保联片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老河口市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活动机制做起,明确要求联片教研活动要做到“四有三保证”,即教研活动中有重点研讨的问题、有区域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联片教研活动要有时间保证、人员保证、经费保证。目前,全市共建立37个联片学校和117个学科教研组。所有联片学校不仅要配备分管联片教研的副校长,还要求制定联片计划,认真组织活动,及时反馈信息,要求参加联片教研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落实每年一次的评选表彰优秀联片校长、教研组长制度。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市教研室对全市17所小学进行了“老河口市中小学‘535’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实验与实施的专项指导。指导的原则是力争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单位(学校)全覆盖、人员全覆盖、学科全覆盖。采用了查、看、听、谈、测等方法共查阅资料几千册(本)、听课三百余节次,并通过座谈、问卷、个别了解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15年,全市中小学各学科开展联片教研活动110余场次,累计有1800余名中小学教师与会参加学习研讨,教研员针对课改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同学校、教师们一起分析探讨,形成翔实的视导情况报告,对学校的课改工作给予指导,为市教育局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

收获,丰硕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课改局面。通过区域推进课改,老河口市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今老河口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由原来的“千课一面,多科同化”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学校开发出适合本学校、本学科、本课型的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继老河口市实验小学的“四段式”教学模式之后,老河口市八小的“生本课堂”、高级中学的“高效课堂”、张集小学的“赏识教育”、二小的“养成教育”、三中的“导学案”、张集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等教改实验逐步铺开,涌现出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课堂效率得以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教育行风不断优化,新教师补充机制、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基础教育工作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有效提升。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老河口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因为年龄较大、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科研氛围或把教育科研想像得过于“高大上”,感觉无从下手,致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很多农村学校的“荒地”。“535”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在全市的整体推进,让部分教育科研意识薄弱学校借此东风,打造出了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收获了教育科学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创新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老河口市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致力于改变“以考代评”为主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过程性评价占主要部分,主要通过实施随机抽查,对各学校在课程落实、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行为、学习习惯培养、教育科研以及课改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推进倒评机制是老河口市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亮点,倒评即从学生的入学率看毕业时的升学率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习惯等,进行高中评价初中、初中评价小学,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将全市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落到了实处,更加注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老河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提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发展,师生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走进老河口市中小学,“535”高效课堂焕发出持久的芬芳与魅力,激扬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驽马自知征途远,不需扬鞭已奋蹄”,课改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联片老河口市名师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湖北省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助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纪实
农村地区学校开展联片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思考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城乡联片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湖北省老河口市“多规合一”试点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综述
重读抗战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