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之都”
——开罗

2016-09-0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高级编辑资深传媒人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5期
关键词:尼罗河开罗清真寺

文 / 图_黄 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高级编辑、资深传媒人)

观城

“非洲之都”
——开罗

文 / 图_黄 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高级编辑、资深传媒人)

01 从西奈半岛上看碧蓝色的苏伊士运河。

03 开罗大街上的棕榈树和清真寺。

02 巨型货轮通过雄伟的苏伊士运河。

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是世界大城,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阿拉伯联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都在这里设立自己的办公机构。每个到这里的人,都会惊叹于这里多种人文色彩的融合,每块石头、每幢建筑、每个村落都能让人向往。开罗位于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大约14千米处,尼罗河穿城而过,两岸热带植被葱郁,鲜花怒放,生机盎然。玫瑰、夜来香、大理菊、水竹和石竹的宁静清香与街道的喧杂形成鲜明对比。开罗南北两头,千里沃土、麦浪飞舞,处处散发着稻菽的芬芳;西面,利比亚沙漠广阔无垠,热浪滚滚;东面,穆杰泰妈丘陵岩崖嶙峋,翠绿点点,风景别致。

埃及有7000年的历史,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94%是撒哈拉沙漠,6%绿洲。在埃及,9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10%信奉基督教,没有犹太人。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作“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开罗有5000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非洲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金字塔大街在尼罗河的西岸,西岸是鸡沙,东岸是开罗,东岸和西岸一起组成大开罗。

04 阿里国王在老开罗区建造的清真寺。

01 西奈半岛上纪念1973年埃及战争胜利的雕塑。

02 进入西奈半岛的大门。

开罗是世界历史文化古都,西方化的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有大部分开罗的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主要交通干线科尼奇大街与尼罗河平行,两侧电视大楼、教堂、市政建筑和饭店高高耸立。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因各处形成时期不同,开罗的建筑风格迥异。最古的老地区多为2—4层砖、灰木结构建筑;19世纪所建地区因受当时西方文化影响,多为装饰华丽的欧洲式石建筑,其中尤以前萨卡基尼宫最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层住宅楼,亦有带花园的高墙低矮别墅;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在开罗的大街上,常常可以看见头戴纱巾,开着小轿车疾驰的埃及女子。一面是传统,另一面是现代,这就是当代开罗。

与埃及博物馆相距不远,位于尼罗河中一个岛上的开罗塔,高187米,登上这座现代化建筑,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顶、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纵横交错,高架高速公路气势非凡,还有白帆点点、飘若玉带的大河,荡漾入海,不舍昼夜。市内既有苏丹·哈桑清真寺、艾资哈尔清真寺、萨拉丁城堡、阿布丁宫等古代伊斯兰建筑艺术瑰宝,又有现代化高楼大厦。遍布全城的清真寺宣礼塔使开罗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称。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则是中埃人民友谊的象征。

03 权力的象征——世界遗产神庙中的方尖碑。

01 神庙中的柱子,刻有很多的故事图案。

不论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观览之地。埃及国家博物馆于1863年由法国人奥古斯特·马里埃特创立,位于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这是一座两层楼棕黄色穹顶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占地约7000平方米,它的外观和面积远没有中国故宫博物院和巴黎卢浮宫那样壮观和雄伟,但馆中却有与故宫和卢浮宫相媲美的无价之宝。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展出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石头——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难以胜数。这是埃及的史书,也是一部“石头记”。埃及有7000年的历史,博物馆内6万多件文物有3000—6000年的历史。其收藏品的年代跨越史前、远古、帝国、希腊和罗马等各个不同时期,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拉美西斯二世等帝王的木乃伊和石雕以及图坦卡蒙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等镇馆之宝。

从埃及博物馆出来,便是市中心。行走在美丽的尼罗河畔,风景优美的江滨大道设有英、美、法等国家的大使馆,还有埃及开罗的国立公家医院。

埃及相信太阳,太阳是神。所以尼罗河东岸是宫殿,西岸是金字塔。美、英、中等国于1942年在开罗召开会议的旧址——美娜饭店就在金字塔边上不远处。宾馆有100多年历史,是一座著名的历史见证建筑物。从美娜饭店距离不远处,可以看到雄伟壮观的金字塔。1942年12月二战结束前,世界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此开会,宋美龄作为翻译和秘书参加会议,讨论二战的事宜。

02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埃及国家博物馆。

03 埃及国家博物馆大门旁边是拉美西斯二世等帝王的石雕。

01 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胡夫金字塔。

02 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

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地,离城市很近,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正午的太阳照耀在4500年以前的金字塔上,显得这个几何图形的巨大建筑格外耀眼。其中最有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高136.5米,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动用了10万人花费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身长73米,有21米多高,脸足有5米宽。它的头是按照哈夫拉法老的样子雕的,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斯芬克司像雄伟壮观,表情肃穆,凝视远方。

尽管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开罗是非洲最大也是最富裕的、最繁华的城市,但整个埃及的GDP总量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所以对于远到开罗旅游考察的中国客人,无论是在工艺品商店的商人、旅游地的旅游警察、牵骆驼给游客拍照的当地人,还是在景点卖当地工艺品的小商人,总会主动提出和你合影拍照,并给你戴上阿拉伯风情的围巾、帽子,然后用英语说:给他一美元,或几美元,或送给他们由中国制造的打火机、太阳帽、雨伞、万金油、风油精、钢笔、圆珠笔之类的纪念品。

03 开罗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上。

04 神庙中的柱子。

05 开罗郊区吉萨金字塔的入口处。

02 开罗城市中心的苏丹·哈桑清真寺。

03 开罗市中心的艾资哈尔清真寺。

04 巍峨的萨拉丁城堡。

01 伊斯玛利亚区大街的清真寺。

05 世界文化遗产——开罗萨拉丁大城堡。

开罗著名的萨拉丁大城堡,是老开罗区的宝贵遗产,保留了远古伊斯兰古城的风貌。千年城堡,断壁残垣,高大城堡和城墙是黄土色的;蓝色的尖顶直穿天空。城外有剑麻、棕榈,山上有20世纪初的钢筋水塔建在山上。

进入古堡时,警察检查很严格,连轮胎都检查。走到古城堡高处,眼前有1000多栋清真寺呈现在眼前。导游沙菲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伊斯兰教在埃及的历史和伊斯兰教的特点。

萨拉丁是阿拉伯的英雄。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二世在法国南部的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鼓励基督徒发动圣战,消灭东方穆斯林,夺回耶路撒冷,从而拉开了延续近200年十字军东侵的序幕。在世界史上第一次东西方的较量中,萨拉丁依靠阿拉伯力量的支持,抗击东犯的欧洲十字军。1187年,他消灭骑士军精锐,收复耶路撒冷,次年又摧毁了十字军在东方的法兰克人王国,进而打退十字军的第三次侵犯,于1192年迫使十字军签订永不侵犯的和约。

1171年,萨拉丁推翻力量衰落的法蒂玛王朝,建立了以自己为第一任“苏丹”的阿尤布王朝。为对抗十字军东侵,着手加强防御。在开罗东郊的穆杰泰妈山中修筑了巍峨的萨拉丁城堡。

从城堡遥看开罗城区,一片浩大的古老城区和新城区交汇在一起。远处是金字塔,尼罗河和现代化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黄色的光。走下城堡时,好客的埃及儿童纷纷与我们合影。他们天真的笑脸洋溢着热情友好。

顺着老罗马区行驶,进入清澈的尼罗河河畔,河面两岸是清澈的水草和纸草,还有绿洲上面的灌木。远处是沙漠,近处是绿洲,这就是开罗的特点。

前往苏伊士运河路上,经过一片经济开发区,有奔驰、宝马、日产、丰田等现代化的车间厂房,这是开罗改革开放的象征和标志。路边高大的商业广告牌林立,沿途几十公里的工地在建设新的工业厂房。远处是碧蓝色的苏伊士运河,河床十分宽大,运河开凿时间为1856—1866年,全长170公里。开凿这条河的将军雕像立在街头,身穿橄榄色和迷彩服的国际军在关口严格检查。

外交部、国家电视台、希尔顿酒店在尼罗河畔屹立。大街上有一独特的风景线,很多驴、马拉着规范化的车,在快车道上与汽车并驾齐驱。开罗街道没有红绿灯,满街都是交通警察在各个路口指挥车辆。很多重要的建筑物上都标有穆巴拉克及其夫人的标准像。

过了苏伊士运河就是西奈半岛,这里树木茂盛,草小肥美,芒果树、蜜枣树绿色一片。市区有街心花园和喷泉广场,小河从城中缓缓流过。西奈半岛上有巴列夫防线,地上有18000万颗地雷没有排除,但布雷的地图在以色列人手中。埃及的少数民族有5000多人住在西奈半岛上。缓缓地苏伊士运河从北向南,连通了红海至地中海、亚洲至欧洲的通道。运河运输十分繁忙,很多万吨巨轮和轮船在河上航行运输货物,运河中间还有沙漠小陆地。中午的阳光洒在苏伊士运河碧蓝的水面上,微风吹拂远处盛开的鲜花,仿佛在向人们讲述“以土地换和平”的不易。

人们都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确实如此,古埃及人围绕尼罗河生活,依靠尼罗河发展农业,从而诞生了生生不息的文化。今天在开罗这片大地上,许多古迹也许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许多神话早已被时间的长河荡涤,尽管我们无法回到遥远的过去,但人类文明的脚步却从不停息。

01 位于清真寺旁边有1500多年历史的老街和大巴扎。

02 非洲的母亲河尼罗河穿流过开罗市中心,外交部大楼和国家电视台在河岸伫立。

03 一年一度的开罗国际书展。

猜你喜欢

尼罗河开罗清真寺
尼罗河泛滥节,埃及人兴高采烈
气球上的五星期(七) 追寻尼罗河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尼罗河上的伊辛巴
微笑尼罗河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用一生去寻找一个答案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