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体验式活动探析
2016-09-03郭瀚齐
◎郭瀚齐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体验式活动探析
◎郭瀚齐
随着近年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留学生在文化体验活动过程中喜好情况的访谈调查,分析了留学生在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相联系、课上“讲故事”与课下“亲体验”相结合、活动内容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开展建议。近年来,由于汉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比例为5.77%(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许嘉璐先生指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功地转变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把单纯的汉语教学转变为全面的文化交流。关于对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教学层面的探讨已初见成果,但对于文化教学及文化交流层面的讨论却远不如语言教学。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成为汉语知识的讲授者,同时更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这不仅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求、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也是国家汉语推广战略的需求。
在目前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其主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的逐渐增多,其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按照活动对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面向来华的汉语环境下的留学生,一类面向在母语国家的非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针对第一类情况进行探讨。
一、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理论基础
“文化”历来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关于它的定义也不计其数。Patrick认为文化具有生存性、群体性、流变性和境况性特点,是一个生活实践体系。基于这个文化界定,语言教学的文化教学应该从不同层面进行,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进行教学,而有的文化内容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由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构成,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较为紧密。留学生可以通过汉语教学届早已提出的“文化融入”、“文化导入”、“文化揭示”等教学方法完成知识层面的积累。但对于中华文化整体的感知则需要留学生走出课堂,切身地进行文化体验活动来实现。这种体验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和情感性,在文化交流、文化感知和文化认同层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Kolb在1984年提出了体验型学习模式,包括具体经历、观察性思考、概括原则、实际应用四个阶段的循环过程,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这就为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祖晓梅为了突出体验型文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特点和可操作性,从学习者认知和教学过程角度,把体验型文化教学模式概括为感知文化、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和比较文化四个阶段。文化体验活动即属于该学习模式的感知文化阶段。
在体验式的文化活动中,一是能为留学生提供真实的文化体验,并从文化的内部来理解中国文化特征;二是能提供用汉语进行交际交往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
二、留学生对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喜好情况的调查访谈
笔者于2015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组织下与近300名留学生共同前往四川进行为期一周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为了探讨体验式中华文化活动的开展,文章采用了访谈的形式总结了留学生对每一类别文化体验活动的喜好情况,分析了留学生在体验式文化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在50名受访对象中韩国学生26人,美国学生8人,泰国学生7人,加拿大学生1人,尼泊尔学生3人,日本学生2人,蒙古学生3人。所有学生皆可用汉语进行有关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喜好问题的独立表达。为了更清晰地描述调查中所指景点,笔者均用照片进行了活动项目的展示,保证了留学生因未留意景点名称而做出的误判。调查按照喜欢、一般、不喜欢3个层次对所列景点进行评述。
(二)调查访谈的结果统计
在受访的50名留学生中,其中全程参与活动的共46人,其余4人均因个人原因未对所有活动进行体验,本文不对该4名学生的喜好情况进行统计。根据受访者在回答过程中给出的答案,笔者以“喜欢”人数为依据进行降序排序。
在华留学生对四川文化考察中各项目的偏好情况表
序号 参观项目 喜欢 一般 不喜欢1熊猫基地 45 1 0 1中小学 44 2 0 3火锅 38 4 4 4坝坝宴(变脸、婚俗展示) 37 5 4 5春熙路 30 7 9 6巴人石头城 29 10 7 7三星堆 27 9 10 8锦里、宽窄巷子 28 11 7 9都江堰 19 18 9 10 邓小平故里 19 15 12 11 白坪飞龙 18 16 12 12 青城山 18 12 16 13 武侯祠 10 15 21 14 火车(卧铺车厢) 8 9 29 15 翰林院子 4 12 30
三、留学生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喜好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留学生把熊猫基地、中小学、火锅、坝坝宴、春熙路这5个项目排在文化考察中较为喜欢的前5位。其中火锅和春熙路都未在行程安排内,均是留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自行选择的文化体验项目。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总结了留学生对以上各类文化体验项目的喜好情况并做出了原因分析。
(一) 留学生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喜好情况
1.留学生更倾向于现代生活类的体验活动
在留学生最喜欢的文化活动中,排名前5位的文化体验项目与历史本身关系不大,多是中国现代生活的表现载体。在中小学的参观过程中,留学生会主动提出诸如“中国的小学都是这样吗”“他们为什么要一起做操”一类的问题。他们较为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学习特点;熊猫和火锅作为四川文化的两张名片,留学生对其熟识度较高,在出发前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而春熙路作为成都市的商业中心,更是现代中国城市的典型写照。
2.留学生对历史类较强的文化活动兴趣不大
从四川旅游市场的产品结构上看,其多以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为主,缺乏参与性较强的文化体验活动;从整个文化考察行程安排上看,历史类的文化参观是本次文化考察的主要内容。以翰林院子、武侯祠为例,留学生在参观后没有产生文化交融,多是走马观花。且在行程过程中多会提出“还没结束”“还有多久”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出对行程安排的反感。历史类文化活动中认可度最高的巴人石头城和三星堆遗址也是凭借其自然地理优势及其科技感较强的建筑风格才在一定程度上博得了留学生的青睐。但留学生对于其文化知识层面的了解及核心观念的把握几乎没有。
3.文化符号性强的活动受到留学生的热捧
坝坝宴是整个行程中唯一一个观赏性较强的活动。在宴会现场穿插了以变脸、婚俗展示等极具符号性的传统文化表演,这种表演形式以最直观的形式为留学生呈现出了活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活动赋予了参与性、观赏性等特点。与长期受到以教师为主导的中国课堂不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接受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对自由的授课模式,他们更趋向于接受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活动。
(二)对留学生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喜好情况的原因分析
1.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影响了留学生对体验活动的喜好
从学习动机方面来说,单纯以兴趣爱好为学习动机的学生较少,以北师大目前的留学生为例,笔者在接触留学生的过程中,多会问到学习汉语的目的,回答多与工作机会、职业规划等息息相关,所学专业名称后多有方向作为依托(如经贸方向、教育方向等)。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许秋寒等人对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查也可以表明,留学生的工具动机较强,即学习汉语是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或其他方面获得较好的回报。这就决定了留学生对于当代中国,也就是对日后的工作环境及可能合作人群有较多的关注。相应地,对于日常交际中涉及较少的历史知识及历史文化关注不多。
从学习环境来上讲,来华留学生相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更多机会学习并接触中国文化,但这种接触大体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范畴内。在这个范畴中,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级学生的课堂中较为系统,而以直接的体验形式来感知中华文化的环节却较为薄弱甚至有所缺失。加之来华留学生大多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交际范围限制在本国的文化圈内,与中国人的接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时间上都不足以行成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所以留学生更倾向于现代生活类的文化体验活动,以此做为获得了解中国的渠道。
2.文化符号影响了留学生对文化体验活动的选择
中华才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一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黏着剂。从传播范围来看,目前国内多数留学生培养单位结合学生意愿已将中华才艺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而在海外志愿者的选拔过程中,中华传统才艺的掌握数量及程度也成为其考核的重要一项,将才艺和所需岗位进行匹配已经趋于常态。留学生无论在目的语环境下还是非目的语环境下都有机会接触到中华才艺。从才艺本身属性上来看,兼具观赏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吸附留学生,完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术”层面的理解。
四、关于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开展的建议
根据祖晓梅提出的学习模式及留学生反映出的喜好情况,在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建议。
(一)“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相联系
目前中国的很多文化现象通过影视媒体演变成了具有浓厚中国特征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以书法、国画、京剧等中华才艺为表现形式,已经被留学生所熟知,能够形成心理认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与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刘珣先生也曾指出:“对目的语文化、历史、社会和人民产生好感,渴望有更多的了解甚至向往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一般来说将会形成学习该目的语的十分有利的态度。”
留学生对于以中华才艺为载体的传统艺术形式有较多关注,这种正向关注在初级阶段有益于吸纳更多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同理,将这种操作性较强的传统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切入口可以在活动前期提高留学生的参与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文化符号不应停留在感知阶段,而是以其为入口,根据前文中提到的学习模式,在体验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逐步过渡到了解文化、理解文化甚至比较文化的阶段,深层次地理解文化内涵。为了避免“文化符号”的欣赏流于表面和形式,应遵循文化三角的教学模式,理解文化观念如何体现“文化符号”,将文化符号的认知与文化内涵学习相联系,完成从文化产品、文化习惯到文化观念的逐层学习。
(二)课上“讲故事”与课下“亲体验”相结合
留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概况的学习目标应与中国学生区别开来。留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的掌握最终应该服务于语言技能的获得及文化核心观念的把握,进而做到文化认同。帮助留学生树立中外文明同时空的观念,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共享。用“国际话语”讲中国故事,加强文化的呈现力、诠释力和传播力。这里提到的故事不是单纯的中国故事,而是在与外国文化中相类似的历史片段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故事”。教师应遵循教育叙事的原理,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国际故事”输入给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核心理念,这种由第三方阐述的故事型引导方式易于留学生接受,与介绍性较强的导游词相比,更加生动形象。单纯的年份、地点等知识层面的介绍,可输入性不强。
在文化活动体验前完成故事型的导入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当学生身临其境地处在故事发生的环境中时,故事重现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二次学习。如果缺少课上“讲故事”,在“亲体验”的过程中则很难使学生融入。学生之所以对熊猫、火锅情有独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非目的语环境中或是在日常学习中多次接触过这两个符号,有过文化期待。讲故事在本质上也是让学生对即将“亲体验”的文化产品或文化载体有文化期待。
(三)活动内容与“学习目标”相适应
对中小学的参观给了留学生极大的冲击,他们第一次走进中小学课堂,对中国教育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这种零距离地体验现代中国的活动并不多见,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搜索结果多为某一项才艺的文化体验,某一个历史景点的参观与讲解,这些体验活动也极为必要,但和当代中国相联系,向学生全方位展示当代生活的项目却寥寥无几。
更多地留学生将了解现代中国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播不应止于“文化符号”这个切入口,应尽量做到因需施教,较多地采用实用性强、贴近当今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实际的教材,缩小课堂教学和日常实践的距离,以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即学即用的需求。很多学生在学了太极拳后发现中国人很少有人打太极,学了剪纸后发现中国人很少剪纸,学了书法后发现中国人几乎都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沟通。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将学生所学与社会所用相对接。学生未来踏入的是当代中国,在教学中、在文化体验活动中不应一味追求历史感,应融入现代中国的元素,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现实中的中国。
五、结语
“汉语国际推广绝不只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华文化体验式活动要做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相联系,课上“讲故事”与课下“亲体验”相结合、活动内容与“学习目标”相适应。从留学生层面上讲,有助于留学生同时形成汉语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能力;从对外汉语教师层面上讲,有益于对外汉语教师观察、了解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点,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从文化推广上讲,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文化依附,以留学生为媒介推广中华文化。
[1]Moran,P.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学松,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4]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5]许嘉璐.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6]宁继鸣.基于体验的文化教学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建设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4,(03).
[7]祖晓梅.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J]. 教学研究与实践2015,(03).
[8]宋梅砚.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9]许秋寒,于书诚,郭力,马小垒.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J].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2008,(12).
(郭瀚齐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