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
2016-09-03江永碧
江永碧
全力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
江永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转型样本城市,杭州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借力国际化大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支撑,构建杭州发展新优势,全力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创新排头兵,助力世界名城建设。
以率先发力筑改革之基
新供给催生新动能。近年来杭州坚持以信息经济为引领,以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为方向,做强新供给,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转型成功的样板。2015年杭州的GDP增速位居国内省会城市第二,时隔三年重回两位数增长,信息产业、服务业对GDP贡献率分别超过50%、70%。
建“两区”创造有效供给新模式。跨境电商打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通道,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2015年底的34.64亿美元,形成了向全国推广的“六体系两平台”试点经验,打造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目标正在实现。杭州抓住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城西科创大走廊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引进、钱塘江金融港湾等正在加快建设,双创品牌化与基地化正在形成,朝着建设中国创新创业之都目标前进。
推特色小镇打开有效供给新空间。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跨贸小镇等特色小镇是杭州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以及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平台。2016年特色小镇预计达到100个,投资将达2000多亿元。特色小镇平台的蓬勃兴起,为新常态下杭州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打开了无限空间。
迎“两会”带来补短板新机遇。G20峰会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最好的“催化剂”,将提升杭州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能级。2016年,杭州都市圈内投资超过3000亿元,城际铁路临安线、富阳线项目、杭州至柯桥城际铁路、杭绍台铁路项目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到2022年亚运会,杭州都市圈将迎来新一轮交通大提速,交通供给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杭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环保“三无”城市。为迎接G20杭州峰会,杭州综合整治后,杭城将更加惊艳。
促改革增强制度供给新活力。杭州率先出台了以降成本、减负担、去产能为核心32条供给侧改革意见。基本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市区两级扁平化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五证合一”、27条人才新政、27条创业就业新政、32条减负新政等系列制度供给组合拳,增强了创新创业的制度供给。
以排头兵要求谋改革之实
杭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起步早,成效有目共睹。随着“一号工程”、“两会”“两区”、国际化战略、特色小镇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杭州经验正在走向全国。同时也应认识到,杭州同北上广深等先进城市还有差距,离全国改革排头兵、创新排头兵、统筹协调排头兵还有差距。
离创新排头兵有差距。2015年,杭州人均GDP突破1.8万美元。收入提升带来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但需求很大一部分留在境外,人们出境不仅购买奢侈品,还购买化妆品、药品、电饭煲、马桶盖等日用品,初步测算2015年杭州人境外消费超过15亿美元。究其原因,本地高端高质产品供给不足,工匠精神有待提倡,研发投入仍需要加强。2015年杭州研发投入比为3%,同武汉持平,低于深圳的4%。此外,城市国际化水平与北上广深等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如杭州的国际航线不到广州的三分之一,大型国际展会场馆、大型国际酒店、国际学校少、国际医院等服务设施不足。杭州服务业占GDP比重虽突破58%,但从一季度最新数据看,仍然低于广州的68.3%、深圳的59.9%,同北京的81.3%和上海的70.6%有较大差距。
离改革排头兵有差距。近年来,杭州市以简政放权为中心,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正在产生实效。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越来越触及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关键环节的改革涉及到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利益”、触及到了“痛处”,人们对改革有一些抵触情绪。如何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平衡,如何以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创造制度供给新动力,进行系统化和整体性的改革,引领全国改革风气,是杭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破之题。
离统筹协调排头兵还有差距。据调查,环境保护、公共医疗服务和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情况是杭州公共满意度最低的前三名,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离群众“获得感”有差距。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同时杭州在群众关心的医疗、卫生等领域投入离全国排头兵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民间投资不足,据调查,10亿元以上民间投资占比只有三成,且主要集中在市区。此外,如何提升改造占比近七成的传统产业,如何平衡随着G20和亚运会基础设施投入、减税、淘汰落后产能、创新扶持等带来的财政收支问题,如何平衡占比不大的僵尸企业关闭带来的短期失业问题等都在考验杭州的统筹协调能力。
图/金川
以三箭齐发“驭”改革之势
以创新发展为核心驱动力,争做全国供给侧创新排头兵。供给侧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发展适应新需求的新供给,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推进以加快培育“1+6”产业体系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实施高质精品计划,培育万亿级高端产业。而发展新兴产业是增加有效供给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建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的产业和项目,让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更加厚实,实现产品高端有效供给。借助举办G20和亚运会的时机,梳理一批如阿里巴巴、娃哈哈等本土品牌目录,提升本土产品全球形象。二是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大平台,联动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挖掘杭商、海归、央企创新大项目落户,充分发挥浙大系、阿里系等创新大团队作用,构建天堂创业创新乐土大环境。三是补好国际化短板。以国内对标上海、国外对标日内瓦和新加坡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加快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全方位提升治理水平,打造世界级文化和自然遗产群落,加快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城市,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
以深化改革为支撑,争做全国供给侧改革排头兵。一是简政放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推行减负经营,强化政策新供给。上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降低能耗、利息、劳动力成本的“减量经营”,不仅有效降低了能耗、有效减轻了企业利息负担,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杭州推行减负政策仍有空间。三是打造特色小镇特区,突出特色小镇试验场作用。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服务突出“定制”。通过“创建制”“期权激励制”以及“追惩制”打造政务生态,努力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社区功能打造社会生态,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耦合,努力完善新常态下政府优化管理与服务的一整套体制机制,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经验。
保持改革定力,争做全国供给侧统筹协调排头兵。一是扩大民间有效投资,实现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齐飞。优先推出一批在盈利模式清晰、前期成熟的轨道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保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在教育、卫生、养老、市政等存量资产公共领域以招拍挂、产权交易等方式向社会资本让渡,广泛采取BOT、TOT、PPP等多种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二是统筹民生和城乡发展,打造绿色杭州、共享杭州和协调杭州。以医疗和环境为重点,补好民生短板。按财政收入的10%,即每年100亿元的规模加大对公立医院和环境保护的投入,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确实加强治水治气、治城治乡,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供给。加快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份权等“三权”改革,扩大农民财政性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清除无效供给。以智能化提升传统产业,设置过剩产能负面清单,设置僵尸企业处置时间表,扩大产投基金规模。
作者单位:杭州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