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庆书法小品
2016-09-03
张万庆书法小品
张万庆先生是文博战线涌现的一位学者型书法家。他的书法具有鲜明的北碑派风格,那颜、魏糅合的行书与刀劈斧凿的爨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张万庆先生最为大家熟悉、喜爱的作品有四件:为中央电视台题写的《夕阳红》于1993年征选为栏目标志并沿用至今;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篆书《家》与《和》于1997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个人专利;气势恢宏的长卷《“龙”字的起源与演化》于201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张万庆先生的书法作品广为国内外单位与个人收藏。其中,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行草书曹操孙子兵法注“不因喜怒举兵,勿以恩怨用人”由日本名古屋市政府收藏;行书孟浩然诗《过故人庄》由中泰友好协会收藏;行书辛弃疾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由李瑞环同志收藏;行书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由谷牧同志收藏;篆行两体《家》由李鹏同志收藏;陆游诗句“铁马冰河入梦来”由李德生同志收藏;爨体毛泽东词句“辽阔江天万里霜”由张万年同志收藏;行书王昌龄诗《从军行》由迟浩田同志收藏;行草康有为诗《出都留别诸公》由张学良同志收藏。此外,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华侨博物馆,叶剑英纪念馆,上海世博会等单位均藏有他的作品。亲自编创的“淮安文化书法展”、“天中文化书法展”共千余件作品由淮安市政府、驻马店市政府专项建馆收藏。
张万庆先生曾收集古币十二万枚,其中6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外,他收藏奇石千余方,撰写词作三百余篇,古币研究类专著与个人书法、篆刻集锦十余种。自退休以来的近20年间,张万庆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陶瓷书法的探索之中,亲自深入十多个陶瓷产地,创作陶瓷书法作品万余件,从理论出发结合实践,提出了“陶瓷书法”的学术命题,被书法与陶瓷两个艺术门类的权威大师公认为“当代陶瓷书法第一人”。
张万庆先生主办、筹办的大型展览共百余次,代表性的有“中州明清书画展(1961年)”“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事迹展(1963年)”“中国历代货币陈列(1965年)”“全国牡丹竞选国花画展(1995年)”“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大展(1996年)”“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1997年)”“张万庆书法与陶瓷书法展(2007年)”。
为了彰显张万庆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以及对国家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国家文化部于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破例为他个人主办了“张万庆书法篆刻作品展”。展览的前言中这样说到:“以文化部的名义为健在的书法家举办个人展览,这还是第一次。”
书法小品集锦没有固定的主题内容,是从书法结体、书法拼图、书法布局和书法章法等角度入手的。书法小品集锦有以下几大特点:
其一是篇幅小。书法小品集锦的全部作品,都是几公分至十几公分的小件作品。张万庆先生几十年来从事书法习练与创作的过程里,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素材手稿,稍加甄选即成,故取名书法小品集锦。如何透过这些大不盈尺的小作品去观赏书法艺术的大千世界,是张万庆先生十分注重的问题之一。
其二是字数少。书法小品集锦中的作品,多位两言,四言的作品。通常情况下,由于字少难以藏拙,一切都一览无余,少有疏忽便暴露无遗,因而少字作品在章法、布局诸方面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怎样解决这个难题,正是书法小品集锦创作的关键所在。
其三是字体多。书法小品集锦中所采用的字体,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真草隶篆,还采用了一些现代书法和变形字体。这就避免了由于字体单一而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之恶。譬如四言斗方一组中,大篆“群贤毕至”、小篆“黄河水长”、隶书“似兰斯馨”、爨体“寥廓江天”、行书“鹤梦近云”、草书“孤眠野渡”同时并排开来,使观者在不同书体间多了点新奇,少了点疲劳,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其四是款式新。书法小品集锦的章法与款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变化与夸张,力求呈现出某些新貌或新意。例如篆书一言系列的16幅作品中的“和”、“梅”、“涛”、“昔”、“雷”、“车”的艺术处理,既表现了丰富大度的字形,有展示了焦笔枯墨的效果。
又如两言配文中的“重阳”和“故乡”,采用浓墨与淡墨的拼图,使黑白灰三色自然溶合在一件作品中,由于他们是一个色系的深浅变化,三色互为衬托,十分和谐。
再如书法篆刻相结合的“年年有余”、和“画好月圆”两幅作品,将墨色与印文同时铺设在白纸上,给人一种传统的春风拂面,喜气盎然的温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