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分析

2016-09-03荣婷婷

江淮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测算效应绿色

宋 涛 荣婷婷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分析

宋涛荣婷婷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文章测算了我国30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总量,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接着深入探讨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力资本存在空间的集聚和溢出效应,两者对绿色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我国东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各异。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溢出效应;绿色生产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人力资本能否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然而,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逐渐陷入人口资源优势消失所带来的困境中,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资源、环境、市场三大瓶颈,加快绿色生产成为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十字路口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以往的发展经验,遵循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促进绿色生产是可行之举。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06年出版的《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将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上世纪60年代,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并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舒尔茨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自此,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逐渐深入。1964年贝克尔(G. Becker)对人力资本的含义作了更详细具体的论述,认为人力资本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身体素质。国内外学者在定义“人力资本”时,基本是在贝克尔提出的定义上作更细致的扩充和说明,但本质都强调人力资本是通过后天在健康、教育及技能经验等方面的投入而形成。

1.人力资本测算

人力资本的测算是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前提,国内外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测算,主要包括预期收入法、投资成本法、教育指标等多种方法。Jorgenson(1992)按性别、教育、年龄对美国人口进行分类,基于与其收入法估算了美国人力资本的存量情况。国内学者李海峥(2010)等人在Jorgenson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将人力资本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运用预期收入法测算了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投资成本法作为测算人力资本的重要方法之一,重点是以人力资本的投入量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教育指标被广泛用来测算人力资本水平,Engel(1883)以未成年人的养育成本价值来测算人力资本。

2.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以阿罗、尼尔森、卢卡斯为代表,他们将人力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国内学者多从内生增长视角探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多数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地区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越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相对较快。国内大部分学者持有此种观点,但是对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特别显著却没有定论,甚至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并未对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目前的研究运用空间效应来分析绿色生产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人力资本既可以在某一省域,但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也可以对其邻近区域产生影响,若不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则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可能存在偏差,从而影响实证结果。本研究首先分析人力资本与绿色生产之间的长短期关系,接着具体测算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重点引入空间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空间计量软件分析省域“绿色生产—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作用,对30个省区(西藏数据缺失)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进而考察相邻省域人力资本对绿色生产的总体空间效应。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

本节将对论文的计量方法和数据选取进行具体介绍。

(一)样本数据选取

人力资本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测算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的测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度量体系。人力资本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身体素质。本研究依据劳动力素质的概念,用劳动者的文化知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生理体能素质来综合评价劳动力素质。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代表个人所拥有的能创造福祉的知识,由于教育是提高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公式为:

劳动技能素质代表个人所拥有的能够创造福祉的技能,是一个地区劳动者技术水平的体现,本文采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来代表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技术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是地区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

劳动者生理体能素质是个人能够创造福祉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是衡量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本文采用地区万人拥有床位数来代表。

测算时,分别对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生理体能素质的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进行加权处理,对三个指标采用均权。

具体公式为:

绿色生产分为绿色生产的总量、效率等指标,本研究采用万元GDP能耗的倒数来代表我国绿色生产的基本情况,能耗越高,表示绿色生产的水平越低。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0—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1.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研究人力资本与绿色生产的因果关系,从长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对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时,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相结合。其中,格兰杰主要检查序列数据长期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因果关系,误差向量模型分析序列数据短期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在一个P阶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中,

其中α和β为系数,为随机误差项,式子的残差平方和为RSS1,当且仅当Xt-j的系数全部为0时,变量x不能granger引起Y,当t-j的系数全部为0时,此时式子变为:

其中式子的残差平方和变为RSS0,则统计量S=服从(P,T-2P-1)的F分布,如果S大于F的临界值,则接受原假设,认为Y是由XGranger引起的。

误差修正模型重点是以短期动态非均衡来建立模型,并进一步解释长期均衡过程。具体步骤是:先对序列变量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将短期模型中的残差作为误差修正项的滞后一期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和其他解释变量一起加到模型中,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2.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测算

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一部分,即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所带来收益不能完全被获得。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是紧密联系的。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流动性相互联系,如果某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则该区域往往具有较强的物质资本和技术的吸收能力,资本和技术倾向于流向人力资本相对丰裕的地区,因此,该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聚集能力和竞争优势。

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对绿色生产影响巨大。一方面,具有高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的集聚,能够促进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低层次的人力资本的集聚,地区能够获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带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为该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度,制约了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具体测算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作用。

对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的测算,本研究运用区位熵系数测算我国人力资本的区域集聚水平,采用某区域大专以上人口的聚集程度来分析人力资本的集聚度。

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的测算,本研究采用空间相关来分析,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溢出效应,空间相关包括空间自相关和双变量空间相关。其中,空间自相关重点分析某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对周围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是否有影响,双变量空间相关重点分析某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周围地区的“绿色生产”是否有相关性。双变量空间相关性计算公式如下:

Yj表示第j地区的绿色生产值,Xi表示i第地区的人力资本值,n为地区总数(本文为30)。

Moran’s I指数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若各地区间经济行为为空间正相关,则表示空间呈集聚分布特征,其值越大,集聚程度越高;负相关表示空间呈发散分布特征,其值越小,发散特征越显著;等于0表示空间的随机分布特征,即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3.空间计量回归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两种。空间滞后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Y为因变量,X为n×k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ρ为空间回归关系数,W为n×n阶的空间权值矩阵;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空间误差模型为: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的截面因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

二、实证分析

下面将测算我国人力资本,并具体分析人力资本对中国绿色生产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测算

本文首先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对我国1990—2013年的人力资本进行具体的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到2013年,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排名靠前的地区是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上海市。排名比较靠后的地区是陕西省、吉林省、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海南省、宁夏、青海省、西藏。

(二)人力资本与绿色生产之间长短期关系检验

本文对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取对数,用变量LNSC表示绿色生产的对数,LNRL表示人力资本的对数。利用误差向量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向量误差模型显示,短期内,人力资本和绿色生产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两者之间互相没有因果关系的假设成立的概率较大(0.1459和0.2526均大于0.1),因此,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不明显。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本总体还需要提升,还没有对绿色生产发挥出应有的贡献,作用力还不强。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增长进程中并没有对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快速提高。

表11990 —2013年我国人力资本的情况

续表

表2 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的长短期关系检验

但是从长期因果关系来看,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假设被拒绝(该假设被拒绝的概率0.0164和0.0187都小于0.05),说明从长期来说,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是互相影响,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会促进人力资本提高,而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又会更加推动绿色生产的总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从长远来看,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能够实现一种良性互动。

(三)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测算

本节将从空间计量角度具体分析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运用空间自相关描述了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运用双变量Moran指数测度了绿色生产与人力资本的空间相关性。

根据测算可知,我国30个地区的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全局Moran’s I统计量为0.1783,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这30个地区的绿色生产与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从图1的空间散点图可以看出,分布在第一象限的地区有10个,分布在第三象限的地区有10个,分布在第二象限的地区有5个,分布在第四象限的地区有5个。

第一象限城市属于高-高集聚区域,这些城市属于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居民的人力资本素质较高;处于第三象限的省份较少,这些城市一般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缺乏,而周边省市也多属于低水平,缺乏溢出效应,这就制约了人力资本的提升。要改变绿色发展的不均衡,关键是要提高低-低集聚城市的发展水平,未来应该加大措施,充分发挥高人力资本的地区的辐射效应,提升周边地区的绿色生产水平。第四象限的区域,表现为低绿色生产与低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该区域是绿色生产水平与周边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

图1 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的Moran指数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30个地区主要年份的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且从1995年到2010年间,这种正相关逐渐增强,Moran值由1995年的0.1529上升到2012年的0.277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绿色生产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在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强。

从人力资本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来看,从1995年到2006年,人力资本的Moran值逐渐增强,说明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从2006年开始,人力资本的Moran值开始下降,集聚效应开始减弱,除了2009年有小幅上升外,从2007年至今人力资本的Moran值都处于下降趋势。

对比人力资本空间自相关和双变量的Moran值,我们能够看出:一方面,就某一个区域而言,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往往先显现,当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后,溢出效应就开始展现,且两者的相互促进,会带来更高层次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就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来看,某一个区域人力资本出现集聚,则其他区域人力资本会出现溢出流失,因此,人力资本的聚集效应不仅会使本区域的人力资本聚集到特定区域,也会促使其他区域的人力资本聚集到本区域,从而造成人才跨区域流动。

表3 主要年份的“绿色生产-人力资本”的Moran指数和人力资本空间相关Moran指数

(四)人力资本与绿色生产的回归分析

本节分别以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为解释变量,绿色生产为被解释变量,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绿色生产采用万元GDP能耗的倒数,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指标采用上节测算的区位熵值。由于人力资本在空间溢出过程中具有距离衰减效应,因此,将对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集聚变量,赋予空间距离权重,具体结果表4所示。

表4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根据上面对模型的检验值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通过了相关检验(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假设拒绝的概率为0.089916,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假设拒绝的概率为零)。

回归系数的符号反映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上表还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也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说明,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每提升1%,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提升1.050155%,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每提升1%,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提升1.114624%,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略大于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人力资本的集聚溢出对绿色生产指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绿色生产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人力资本是助推绿色生产的重要源动力。人力资本的集聚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绿色生产的质量,为绿色生产提供更好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从世界各国尤其是绿色生产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居民素质的不断攀升,而要求走资源集约、减少污染的绿色道路更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持。

接下来分析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系数为正,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相邻区域人力资本对本省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而言,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要小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力资本最集中、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人力和物质都高度集中于此。从上表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集聚效应的影响系数是0.627106,小于溢出效应的影响系数(0.910878),因此,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比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要更大,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开始从集聚走向溢出。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是负数(-4.26852),说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没有对绿色生产产生正向影响,随着人才的集聚,绿色生产水平没有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仅受到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还与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限制等其他因素有关。目前,中部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力资本的集聚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我国中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显著提高绿色水平,因此,中部地区亟须提升绿色生产水平。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均为正,且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为10.78728,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系数最大,说明西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对绿色生产的相关性很强,未来应该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的结构变化。西部地区整体的人力资本的水平较低,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流向西部。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1995—2013年间我国人力资本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且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我国绿色生产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作用更加凸显。

从人力资本和绿色生产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来看,尽管从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不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绿色生产和人力资本之间能够实现一种良性互动,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会促进人力资本提高,而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又会更加推动绿色生产的总量和质量的提高。

从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来看,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都比较明显,说明我国人力资本与绿色生产之间存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本区域和相邻区域的绿色生产都具有重要影响。

从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来看,两者对绿色生产都具有正向影响。即随着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绿色生产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比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人力资本在地理空间的集中不仅会进一步吸引具有更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向集聚省份集中,人力资本的集聚为绿色生产提供更好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未来应该加以关注。

从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区域差异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集聚和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绿色生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比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要更大,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开始从集聚走向溢出。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是负数,说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没有对绿色生产产生正向影响,中部地区亟须提升绿色生产水平。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均为正,且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集聚效应对绿色生产的影响系数最大,其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甚至超过了中东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对绿色生产的相关性很强,西部地区整体的人力资本的水平较低,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流向西部。

[1]Bceker.Murphy,Tamura.Human Capital,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05):512-537.

[2]Engel,E.Der Werth des Menschen[J].Verlag von Leonhard Simion,Berlin.Cited in Kiker.1966.

[3]Jorgenson,D.W.,B.M.The Output of the Education Sector[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I.L.1992:303-338.

[4]Lucas Jr.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5]Kendrick,J.W.The Formation and Stocks of Total Capital[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forNBER,1976.

[6]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7]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02,(05):1-10.

[8]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增长收敛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14.

[9]周其仁.市场化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

[10]李海峥,梁玲,Barbara.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2010,(8):42-54.

[11]陈得文,苗建军.人力资本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过滤模型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4):54-62.

[12]张文武.集聚与扩散:异质性劳动力和多样化贸易成本的空间经济效应[J].财经研究,2012,(7):14-25.

(责任编辑吴晓妹)

F241

A

1001-862X(2016)03-0046-008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宋涛(1984—),河北保定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荣婷婷(1986—),女,江苏宿迁人,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测算效应绿色
绿色低碳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