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游业务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对策研究
2016-09-02张蕾
张蕾
“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中的重要实践性课程,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从技巧性隐性知识的教学中来获得相应能力。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作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社交能力,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力,还要从现代旅游行业发展上,强调对客服务与协同好客户关系等能力,即代表着个人的言谈举止、接物待人的水平,也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隐性知识的分类以及在提升旅游专业能力的主导作用上,就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
经济社会的发展催生旅游业的快速腾飞,对旅游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旅游教育相对起步较晚,在多层次教育体系结构中,高职旅游教育在发展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对旅游业隐性课程的关注不足,而这些知识又与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为此,本文将从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为例,就隐性化知识的显性教育模式展开探讨,并着力从隐性知识结构的划分、隐性知识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上的作用,以及显性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等方面,来探讨提升旅游管理类课程的有效对策和方法,促进旅游人才的良性稳定发展。
一、隐性知识概念与旅游类专业的关系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是在动态认知过程中无法用言语进行描述、出自主观或个人体验经济基础上的知识。作为高度个人化的知识,隐性知识的存在多依赖于人脑,具有较强的环境依赖性,并与个人的实践活动关联度较大。如一个人的理想、性格、价值观念等,都需要从个人的亲身实践、感知、体验中来获得。旅游类专业是建立在旅游学基础上,以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等综合性知识共同构成旅游学科的知识整体。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旅游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性结构,还需要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实际工作领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在这些知识体系中,一部分是由专业知识构成,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等;另一部分是由通用知识组成,如经济学、心理学、美学等;另外是由拓展性知识和素质组成,这些知识多以团队协作、技巧性技能和知识为主体。旅游业作为特殊行业,其知识组织具有较大的隐性特征。从旅游组织来看,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旅游者的兴趣、爱好、价值、信仰等存在差异性,在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上也存在区别,而对于旅游服务者来说,需要从大量的旅游客户交流与分析中,挖掘游客的内在需求,提供满意的旅游服务。如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思维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交际力、丰富的文化知识结构等等,这些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需要从旅游从业者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中,从与其他部门、其他成员的密切配合中来处理好与游客的关系,来代表企业形象来接人待物,合理组织和优化本职工作。
二、隐性知识在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的作用
学者Cooper提出“隐性知识几乎占据了旅游组织内部的全部知识”,加强对隐性知识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表现在隐性知识的主动性地位。从知识的获取与应用来说,灵感产生于隐性知识,思维与感悟来源于隐性知识。当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从其个人发现问题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从知识的领悟和感知中来判断,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思考,特别是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中滋生新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但对于隐性知识的运用,反映了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隐性知识分为一般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一般性隐性知识表现在一个人的信仰、精神感知和对问题的分析力等方面;而专业性隐性知识,多与特定的行业相关,需要从专业实践与研究中来获得。如导游的接待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另一方面表现在隐性知识的辅助性作用。隐性知识本身是基于创新实践基础上,是一个人从实践中获得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认知或能力。如一个人的创造性,并不能从文字或公式表达中来反映,而是需要从具体的客观事物解决中来转换。同时,隐性知识的个人性特征成为个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不易表达,但其能力不容忽视。对于一个企业,可以从硬件设施来看其显性特征,而对于企业文化、企业战略来说则不易发现,更不易复制。也就是说,对于个体来说,尽管其受教育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经历相似,但对于同一问题的解决能力则不同,由此产生的差异性,多与一个人所掌握的隐性知识相关。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在旅游类课程中的意义
既然隐性知识是与个体相关的感知力,则具有较强的非物质性,也与个体的知识背景相关。在旅游业课程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不能依照显性知识的教学方法直接照搬,而是要基于特定的环境,从个体的经历中来传递和渗透隐性知识。旅游类课程实践性强,不仅需要具有旅游专业知识,还要从知识的传播、知识的挖掘上强调对语言的表达。如编写导游词、对景区文化进行描述等等。这些讲解既反映了学生对旅游景观的理解,也能够从文化风情入手,来增强导游者的人文气息。从我国导游人才的职业适应性发展来看,缺乏隐性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突出难题,必然需要从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来渗透。另外,针对导游业务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实践课时安排及实践实训教学中,多从理论课堂来导入显性知识,未能将导游业务中的隐性知识渗透作为重要内容,使得学生在导游实施中,缺乏相应的职业认知力、缺乏应有的岗位胜任力。为此,明确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学,从知识划分到课堂传授模式,着力从隐性知识的易接受上来优化教学设计,合理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旅游人才蓬勃发展。
四、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不足因素分析
导游业务本身实践技巧很强,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实施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能意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但在教学组织和课堂构建上,未能很好的协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方法。其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导游业务”教学实施上,如何把握理论知识与技巧性知识的灵活运用,必然需要从具体的导游业务实践中来渗透。但对于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多以课堂讲解、课堂模拟等方式为主,未能将课堂搬到景区,深入到景点来优化教学过程,即便是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所占课时较少;理论讲授为主带来的教学方法单一性,使得学生隐性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
(二)教师对隐性知识的获取方式局限
对于隐性知识本身的内隐性,在获取和呈现方式上,很多教师未能从导游业务中进行提炼和挖掘,以致于呈现受限。如多数教师是从他人的带团经验中来总结隐性知识,只有少数教师能够从学科隐性知识梳理中来渗透课堂教学,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在简单的课程归纳上。另外,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可以从导游实践、导游竞赛、经验交流、新老导游传承交流等方式来获得。
(三)其他因素
影响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差异性,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通常情况下,隐性知识在运用上,多与具体的导游业务经验相关联,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缺乏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相对滞后,未能与实际行业建立有效关联等因素,也是影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效能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主观上,由于学生缺乏经验交流环境,对隐性知识的认知和学习氛围不够,未能从发挥现有资源效能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隐性知识和能力。
五、构建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拓宽教师对隐性知识的获取
“导游业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而隐性知识又与导游的带团经历密切相关。如语言表达、形象设计、对客沟通技巧、与随团司机的协作技巧,与景点人员的交流、协同能力、与酒店的协作沟通能力、突出事件处置能力等。这些知识的获取,一方面需要从旅游管理行业实践中来收集,教师要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通过理实一体化分析来提炼。由于导游业务自身与隐性知识本身关联度较强,教师就应该从导游业务实践中,结合自身带团经验,梳理与旅行社、与酒店、与景区等不同主体间的合作经验,从而改善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授课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导游业务”综合性强,涉及的学科广泛,在培养学生导游业务能力上,教师应该具有广阔的职业视野,应该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如在专业理论上对知识进行良好把握,形成自我独到见解,与其他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突显“导游业务”与其他学科前言知识、技能的衔接。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进修,从职业培训和项目考查实践中,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中来收集,提升自我实践能力,增强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
(二)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积累和整合
由于旅游类专业在实施中具有学科复杂性,对本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如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崇高的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丰富的导游实践经验等。“导游业务”课程中渗透隐性知识,对教师来说,要从整合能力上,突出语言、情感、操作等技巧的示范,立足导游业务实际,来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做到动口、动手协同发展。如学生应该能讲、能示范,能够从导游现场中发现问题,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让学生能够从导游实践中来运用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多角度展现隐性知识
课堂教学是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传授更多的隐性知识,需要从创新教法上来实现。一是实地考查教学法。结合“导游业务”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从拓宽课堂上深入到景区,并从接团、组团、带团实践中,让学生从中来熟悉基本技能和方法,来运用所需知识弥补自身不足。可以与旅行社合作,结合学生分组来选择带团模式,让学生从实习、实训中积累行业经验。如利用兼职导游、导游助手等方式,参与到实际导游中。还可以与景区景点合作,让学生走近景区,从导游讲解过程中来体验和感知隐性知识,并从自我总结和实践中来内化知识、技能,提升自我导游业务水平。二是微课教学法。借鉴国外网络微课程教学模式,针对“导游业务”课程中众多隐性知识点,以视频为载体以知识点完整呈现为方式,开发网络课堂资源,解决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的不足和局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网络微课的需求越来越大,“导游业务”隐性知识微课教学,能够打破传统课堂学习的时空局限,便于学生从中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三是课堂讨论法。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师本身,更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从知识探讨和交流、辩论中来巩固知识,获得知识。“导游业务”本身知识点的分散性,对于问题探讨涉及广泛,可以从争议问题的选择和设置上,鼓励学生从文献查阅、自主探究中,针对自我理解来发表意见,在充分的讨论和分组合作中,激发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创新课堂的小组学习交互教学方式也是课题创新课堂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一个班级的课堂创新教学中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小组群,而是根据课程进展和课程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比如:年龄分组,随机抽取分组,兴趣爱好分组,动手能力强和动脑能力强分组等方式进行分组学习,这样分组的方式是产生了非常多的可能性,按学习有更多的交叉点来进行创新课堂学习,展示更多的学生更多的隐性知识学习。
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相对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探究教学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探究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发现的教学方式,学生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的发展创造力,提高自学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参与扩大有效的学习渠道,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和潜力。
六、结语
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的重点在于对隐性知识的搜集和整理,并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上来渗透,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挖掘学生对旅游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热情,并从探讨、交流、互动、合作、体验中,深化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中。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