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研究

2016-09-02秦晶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客源空间结构中原

秦晶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级形态,近年来迅速兴起并发展起来。河南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本文从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可行性,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为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提高河南省整体旅游竞争力提供一些建议。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背景研究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座地级市为核心层所构成的具有高度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群,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中国7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中原城市群被写入的“一带一路”具体方案,被赋予“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的使命。2016年6月8日,发改委在城市群规划建设交流座谈会中也明确表示今年将争取出台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集中了河南省绝大部分精品旅游资源,聚集了河南省大部分国内外旅游者,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区域,深入分析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可行性,探究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促进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理性发展,推动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11 年9 月28 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良机。河南省政府也大力发挥中原城市群优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如加快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

(二)交通保障:中原城市群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中原城市群地处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交界地带,是我国主要铁路、公路的枢纽空间,具有东西相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2009年11月26日发改委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中规划里程约496公里的城际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与区域内高速铁路客流集散点衔接,利用在京广和徐兰“十”字形快速客运通道基础上,建设的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的“米”字形高铁交通框架建。高铁网络在旅游者出行方式、空间距离、旅游流向等方面都对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三)资源基础:旅游资源的差异化、互补性

旅游是求新、求异、求奇的过程,旅游者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选择时,往往倾向搭配差异性较大的景区,对于雷同或类似的景区往往兴趣较低。于是,在较相近区域的不同城市中,旅游资源的差别化、互补性分布才会有更合理的合作空间。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均被列入全国八大古都。如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石刻艺术;少林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寺院,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砖塔,洛阳白马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寺,登封元代天文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殷墟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王城遗址,开封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建筑等等。上述资源构成了旅游差异化开发和发展的基础,应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

三、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一)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

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是拥有强劲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基础。建立特色旅游区不仅能够合理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响区域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中原城市群区域与邻近地区旅游资源相似问题的有效办法。中原城市群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三个类型。结合中原城市群三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打造各异的旅游品牌,一是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为依托的佛文化品牌,二是以黄帝故里、河图洛书、姓氏发源地为依托的根文化品牌,三是以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尧山、白云山为依托的山水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品牌,四是以宋都、宋陵为依托的宋文化品牌,五是以黄河游览区、小浪底水库、黄河悬河景观为依托的黄河文化品牌。

(二)旅游客源空间结构优化

中原城市群的旅游者以国内游客为主,以入境游客为辅,国内游客中主要为河南省内游客,同时辐射周边地区及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构成国内游客的主要客源。

1、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河南省各地市国内旅游总人次为44883.75万人,总花费为3908.83亿元,其中中原城市群国内旅游人数30427.68万人次,所占比例为68%,花费2877.4亿元,所占比例为74%。其中郑州市不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总花费均名列第一,洛阳次之,开封第三,焦作第四。这四个城市的国内旅游市场领先于中原城市群,但是济源的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不管是在客源人数还是旅游者的消费状况来看,均落后于中原城市群乃至整个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中心城市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区域旅游两极化现象非常严重。在接下来的区域旅游合作拓展中,一方面需要发挥郑汴洛的核心辐射功能,带动其他周边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升地区景区品味、加强区域沟通与协调、避免相似景区和旅游项目的简单重复建设与开发。

2、入境旅游客源空间分析

根据河南省旅游统计年鉴显示,河南省2014年入境旅游市场创汇收入为72530万美元,与2005年的旅游创汇收入21604万美元相比,十年间外汇收入增长三倍多。其中中原城市群旅游创汇收入为62223万美元,占河南省总外汇的86%。其中洛阳、郑州、焦作、开封仍稳居中原城市群的前四强,相比而言,济源的入境旅游人数及创汇收入均不理想,仍处于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末端,区域入境旅游发展两极化严重。数据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中大部分的国际旅游者都选择了中原城市群,并提升了中原城市群的旅游收入,体现了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发展在河南省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和引领地位,但是许昌、漯河、济源的历史文化并没有受到入境旅游者的重视和青睐。因此,在接下来的区域旅游合作中,一方面要拓展中原城市群中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积极吸引国外游客,另一方面要整合中原城市群北部济源和焦作的山水旅游线路,将旅游客源引导到相对落后地区。

(三)旅游通道空间结构优化

1、对外连接通道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河南区域的近程及中远程客源市场分布,国内市场在空间上进一步加大,客源半径得以扩展。围绕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型高铁形成的旅游经济圈,将把高铁线上1000 公里以内的周边区域拉入近中程客源市场。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武汉、合肥等传统的中远程市场,在成为河南的近区市场后,将充分释放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人流汇集优势,带来游客人流的井喷式增长。面对高铁飞速发展带来的客源地市场重组,河南要迅速判断和识别市场动向,对客源市场进行重新定位,避免简单的沦为周边旅游区域的过境地。

2、对内连接通道

(1)搭建高铁站——景点立体交通体系

景区景点和高铁车站应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及时开通车站到景区的旅游直通大巴车,提高景区与车站的连接性。立体交通体系不仅包括景区旅游车队,也包括利用社会资源提供的特色公交车或滴滴快车服务等等。如针对坐火车的背包客成立驴友车队,车满即发,让散客能够随时去景区;或提供租车服务,让客人自驾至景区,实现自驾游的行程。

(2)完善游客服务中心

特别是完善高铁车站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车站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游客提供丰富、高效、理想的服务。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将铁路车站附近的交通、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信息及时传递给游客,有利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扩展和游客的选择。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客源空间结构中原
客源外移,农村站咋卖油
沁园春·赞中原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