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的洪灾记忆

2016-09-02唐博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决口赈灾咸丰

唐博

清廷的赈灾持续了一年多,对于稳定灾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咸丰五年六月(1855年7月),黄河下游普降大到暴雨,河水猛涨。

六月十九日(8月1日),开封附近的铜瓦厢大堤,再也抵挡不住汹涌洪水的反复冲刷,决口溃坝。仅仅一天时间,原本完好的堤坝,被冲出了七八十丈宽的口子。于是,黄河改道向北,直注直隶、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入渤海。

正如已故清史专家李文海所述,铜瓦厢决口是“近代黄灾史上之重大事件”。

一方面,灾害波及范围广,瞬时冲击力强,灾情十分严重。直隶、河南、山东有40多个州县受灾,县城沦为泽国,受灾人口近千万。另一方面,河道变迁后的几年,蝗、旱灾频仍,疫病不断、粮食歉收、饥荒时有发生。

自此,持续700多年的黄河夺淮入海成为历史。

救灾:缓不济急

这不是清廷第一次遭遇洪涝灾害了。统治这个水旱灾害频仍的帝国,清廷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救灾机制。

六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决口后的第六天),咸丰帝收到了首批灾情奏报,并于当日发布六道谕旨,部署防汛救灾工作。此后一年里,咸丰先后发布了40多道谕旨。由于“南岸难以问渡,文报四日不通”,导致水情奏报延误和滞后,使得官府报灾被耽搁多日,救人的黄金72小时几乎浪费。

按照规范的程序,清廷先是派员勘灾,“确查黄水经由之处,将被水灾黎妥为抚恤,无令一夫失所”。 灾情勘定后,清廷就要着手发赈。问题来了: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花钱太猛,眼下的户部只剩十几万两存银,形同破产。咸丰帝感慨“现在军务未竣,部库支绌,无从筹拨”,并非借口。

既然户部没钱,清廷只能另外想辙。九月十三日,咸丰从内务府拨款10万两银子和2.5万串宝钞作为赈灾款。十月十三日和二十六日,咸丰又连续传旨,将途经山东运往京城的漕粮,截留26万石就近接济山东灾民。至于灾区的赋税,既然根本收不上来,干脆蠲免。

此外,清廷还要求受灾地区“设立捐局,无论银钱米面,及土方秸料皆准报销,米面可备赈需,土秸可供工用,并著遴委妥员,分路劝谕绅商捐办口粮,接济灾民”。对捐输额较大的绅商给予奖励,允许州县开仓放粮,捐铜铸钱。

清廷的赈灾持续了一年多,对于稳定灾区经济秩序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翻阅受灾州县的雨雪粮价清单,在铜瓦厢决口后的一年里,受灾州县粮价基本平稳。在咸丰年间因战争需要而滥发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面对数百万嗷嗷待哺的灾民,能遏制粮价非理性上涨,殊属不易。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清廷把“重视”挂在嘴上,可拿出赈灾的真金白银却很有限。这说明,清廷财力不足,赈灾能力受到局限。这些银两和粮食,对于数百万灾民来说,仍旧缓不济急、杯水车薪。各地救灾,指不上朝廷,只能靠自己。

困顿:发捻之祸

最令咸丰帝担心的,不是灾区的饥荒和疫病,而是活跃在黄淮地区的太平军和捻军。铜瓦厢决口导致黄河北徙,使山东防御“发捻”的天然屏障尽失,太平军和捻军北上活动的战略空间扩大。

接到决口奏报的当天,咸丰帝就派左副都御史王履谦“于河口现有之兵体察情形,分布屯扎,严密扼守……勿令南路奸匪乘隙偷渡”。 十五天后,他又传旨,要求河南巡抚英桂迅速取缔豫北的“联庄会”,避其联络抗洪一线的河工和灾民。要求直隶总督桂良派重兵驻守黄河北岸兰仪渡口。按照朝廷训令,英桂统率三省军队,迅速镇压了“联庄会”。

防范虽严,百密一疏。咸丰五年十二月,已经履新安徽巡抚的王履谦奏报:安徽一带的捻军重返河南,围攻归德(今河南商丘)。咸丰帝担心捻军由此东连山东灾民,造成严重后果,只好加派援军,加紧追剿。

此时,太平军正忙于西征,在长江中下游跟湘军激战,无暇北顾。捻军组织涣散,派系复杂,加之遭遇地方团练的围追堵截,也没能借机向北拓展地盘。这些恐怕是清廷最想听到的消息。

发捻问题的根治,有赖区域防务的调整。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清廷终于采纳僧格林沁建议,将“新黄河以南地方,归以南各州县管理;以北地方,归以北各州县管理”。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州县的防务责任更加明确。其后,清军用了五年时间,才将捻军彻底镇压,恢复了华北地区的政治局势。然而,为此付出的军费却高达3200万两银子,相当于当时清廷一年的土地税收入。

善后:疏堵之争

决口来临,为避免下游民众长期遭殃,清代官府的常规做法,是在大水退去后逐步堵塞决口,重修堤坝。然而,铜瓦厢决口后,清廷却决定“暂行缓堵”,这是怎么回事呢?

黄河干流洪水向下游演进。

铜瓦厢改道发生在清廷财力匮乏、战事频仍的尴尬时期。当时清廷的治国重点是缓解恶性通胀和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国家统一和经济稳定。黄河改道虽然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但毕竟不是心腹之患。危难关头,鱼和熊掌不能兼顾,咸丰帝只得做出取舍。

决口已过,灾情解除,决口仍在,黄河依旧向北流去。对于是否将黄河徙归故道,朝中大臣进行了长达30年的争论。

最初,随行勘灾的前山东巡抚张亮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河三策”。一是“顺河筑堰”,二是“堵塞支流”,三是“遇湾切滩”。既然咸丰帝要求“力求撙节”,那就少花钱、多办事,顺势而为,减少对黄河河道的人为干预。因而得到朝廷首肯,迅速推广。到咸丰十年(1860年),通过州县官府“劝民筑埝,逐年补救”,灾区农业生产基本恢复。

“治河三策”,只是清廷财力匮乏情况下的“补苴之术”。通过“拦得一边漫水,则一方之耕凿可安;断得一股分支,则一路之室家可保”。 这并非任由黄水四处漫流的卸责之举,而是尊重治水规律、总结治水经验的应急之举。

既然是临时措施,总要有结束的那一天。“疏堵之争”的关键,还是离不开地方利益的分野。山东巡抚丁宝桢和江苏巡抚李鸿章,为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其实,都是不想让黄河流经自家门口,带来洪涝隐患。然而,长时间的争论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铜瓦厢改道后,由于清廷国力不逮,导致黄河治理长期处于乏人问津的状态。各地乡绅只好自筹资金,各自修建“民埝”。然而,这些“民埝”没有统一的建造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很难防御大洪灾。官府的拨款也被截留、挪用,使得“民埝”的维护费用更得不到保障。

铜瓦厢改道后,运河江苏段失去了黄河这一重要水源,很快就干涸和淤积,导致漕运中断。为解决京城百万军民的吃饭问题,咸丰帝终于把道光年间试行但又废除的“漕粮海运”拿出来尝试。于是,漕运作为一个行业消失了,带来的不光是上万人的失业,还有运输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光绪十年(1884年),铜瓦厢决口终于合龙。然而,这次它没再回归故道,而是沿着新河道经山东注入大海。而黄河水灾少了,季节性断流的天数居然多了,令人唏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决口赈灾咸丰
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与曾国藩“掰手腕”的咸丰毕竟不是崇祯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
咸丰妙解写错字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