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经济的七大风险

2016-09-02田慧芳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者油价政策

田慧芳

为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应加强G20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政策三者的配合并推动国际金融经济开放与合作。

为推动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合作,围绕2016年G20的篮子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牵头设计了“二十国集团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G20国家近百家顶级智库参会代表及IMF、UN、WB、OECD等国际组织的参会代表。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世界经济主要存在七大风险和挑战。

第一,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有超过65%的智库学者认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2016年世界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全球债务上升、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放缓和缺乏有效政策协调造成汇率震荡、资本无序流动和高债务风险等。

未来油价还将持续下跌,可能在40-60美元。

第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超过50%的学者认为目前全球短期总需求增长乏力、全球经济缺乏活力和动力、长期潜在生产率持续低迷、结构性改革动力不足以及要素技术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出现突破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第三,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位徘徊。大部分学者认为,受全球需求不足、生产国因市场竞争难以减产、美元加息信号不断和美国解禁石油出口、页岩气资源开发和产业利用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未来油价还将持续下跌,油价的均衡价格也将由页岩气成本决定,未来可能在40-60美元。也有22%的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油价将回暖。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油价将继续保持稳定或者会出现大幅波动。

对油价下跌可能造成的影响,学者的基本共识是:低油价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给出产国带来严重的收入下滑效应,而需求国的节约效应未必能充分转化为需求的增加。2)油价降低使得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使用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3)石油生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易带来银行系统风险。4)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放缓,导致资本市场压力上升。5)主要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十分困难,可能加剧区域性政治、军事冲突风险。而油价下跌的有利影响是,对石油进口国是利好消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助推进口国的结构调整和价格的市场化。但个别学者认为应警惕未来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30%的学者认为,中国增长放缓可能给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带来挑战。中国的风险点集中于增长放缓、汇率政策、债务积累、资本外逃和国内金融市场改革等。

第五,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地缘政治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为均衡的两派。持有较大影响观点的一方认为:1)地缘政治动荡增加了经济复苏的困难和区域性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有30%的学者担心英国脱欧、希腊退欧等可能使欧洲未来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并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带来不利影响。2)大国干预与角逐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世界经济、政治关系格局;3)难民和恐袭问题会打击国家本已脆弱的信心并导致一体化进程倒退,也导致选民容易支持极端政治主张。4)美国加息周期、日本负利率和欧洲难民危机等地缘冲突引发的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持影响有限观点的一方则认为:目前地缘政治大部分是区域性的,涉及的也多是政治问题,如果没有对贸易投资造成太大影响,那么经济影响就会很有限,因此短期影响不突出,但长期影响需要关注。

第六,全球贸易投资放缓。20%的学者认为当前贸易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增速放缓、规则弱化以及保护主义抬头对长期增长不利。

第七,区域冲突。15%的学者提及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化和区域性军事冲突、恐怖主义等可能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因子。

此外,其他因素比如美国大选、美国经济放缓、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国家间和区域间增长分化、全球增长缺乏领导者等可能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对此,G20智库学者的首要建议是加强G20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第一是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50%的学者赞同通过货币政策协调解决货币无序贬值、资本无序流动、金融市场波动问题。协调主要是协调汇率政策和利率效应,目的是稳定预期和全球金融市场,避免二次危机。

第二是加强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协调。其旨在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强WTO框架下的世界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学者认为TPP等巨型FTA应更多发挥探索性、试验性功能,不应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替代品或“绊脚石”。

第三是加强金融市场稳定政策的协调。学者们建议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预防国际汇市大幅波动;同时强调重塑全球金融架构的重要性。他们建议协调的主要着力点要放在金融监管和国际资本流动监测、债务规模和融资去向的监管、资本管制政策、SDR增资及危机救助等方面。

第四是加强结构改革政策的协调,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全球经济增长,包括关注2030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多位学者指出这一政策见效慢。

第五是加强其他政策的协调等,包括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共同识别创新障碍、加强各国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交流,传递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协调的信心,避免G20沦为精英的盛宴和闭门的会议。

其次,加强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政策三者的配合。

20%的学者认为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增长友好型财政政策和财政整顿计划和结构改革提升各国增长潜力,建议G20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过程要优先考虑不同类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其次,建立宏观经济协调的框架和指南,尽量减少存在负面外溢效应的政策,避免保护主义措施。此外,重建财政空间,保持货币政策的合理稳健,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21%的学者建议加快结构性改革,建议G20推动各国就结构调整达成共识,并加强进程评估,评估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建议G20成立识别结构性失衡的工作组,基于此重新调整外部合作和内部再分配政策。

最后,学者建议要推动国际金融经济开放与合作。

35%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开放与合作激发增长潜力,包括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强WTO机制的作用,多边贸易协定要更加开放和有弹性;G20需要共同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投资合作,促进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与金融合作,带动世界市场扩大和促进民间投资活力;在政治和军事上,要减少大国对抗,消除大国对区域性政治、军事的干预,恢复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猜你喜欢

学者油价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油价低潮的三大教训
程门立雪
和讯网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