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09-02蒲洋洋杜成凤何晶晶钟晓妮
胡 敏,范 清,蒲洋洋,杜成凤,明 鑫,何晶晶,钟晓妮,邓 丹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卫生统计与信息管理教研室,重庆 400016)
·调查报告·
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胡敏,范清,蒲洋洋,杜成凤,明鑫,何晶晶,钟晓妮,邓丹△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卫生统计与信息管理教研室,重庆 400016)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艾滋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编的流动人口“防艾”健康教育活动评价问卷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502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9.96%,其中男性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65.26%vs. 50.00%,P<0.05);年龄0~<20岁组艾滋病知晓率最低(P<0.05);在婚组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组(P<0.05);不同职业比较发现,工人和农民的艾滋病知晓率最低(P<0.05)。流动人口对传播途径的把握程度优于非传播途径(P<0.05);仅21.51%调查对象表示“愿意自己的小孩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仅27.61%人能采取安全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男性、觉得艾滋患者应该被隔离且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艾滋病相关知晓率高;而年龄小于20岁者知晓率低。流动人口主要的知识来源广,主要为电视(79.08%)、报纸(51.79%)、网络(49.81%)和杂志(39.64%)等。仅12.55%调查对象了解国家诊疗政策。结论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总体知晓率偏低,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艾滋病;问卷调查;性行为;流动人口;重庆
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据重庆市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14年重庆市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的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市市域范围内流动人口为539.61万人,比上年增加28.47万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依然是农民工大军,从区县农村到城里流动人口比例达到70%[1]。由于流动人口知识水平低下,对艾滋病认识不足,且该人群多处于青年期,易采取商业性行为而罹患艾滋病[2],故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率高于总人群感染率,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点人群。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由于处于性活跃期,其在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3-4],故了解其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户口不在主城9区(即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和南岸区)的外来务工人口。依据重庆市流动人口就业特点,具体划分为工人和农民、商业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46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502份,有效率91.94%。
1.2方法
1.2.1抽样地点九龙坡区的商业核心地带杨家坪步行街是外来务工人口聚集游玩的地带;西永工业园区是沙坪坝区新兴的工业园区,此处工厂密集,外来务工人口较多。项目组拟定在上述两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
1.2.2调查方法和内容利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文献查阅法相结合的方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在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知识来源及对艾滋病相关政策了解程度。通过预调查获得了良好的信效度,克朗巴赫系数α为0.655。
1.3统计学处理对回收的有效问卷,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AS 9.2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多组间χ2检验有意义者,进行多组率的两两比较并进行统计描述。以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因变量赋值(6分及以上=1,6分以下=0),对可能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人口学因素、态度和行为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502人调查对象中,仅69人(13.75%)能全部答对,301人能答对6道及以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59.96%。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正确认知率最高,为470人(93.63%);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正确认知率最低,为180人(35.86%)。361人(71.91%)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仅有74人(14.74%)知道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艾滋病是不可以治愈的。
2.2不同人口学特征、态度和行为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情况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态度和行为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组内两两比较发现,年龄小于20岁调查者艾滋病知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年龄段(P<0.05);在婚者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者(P<0.05);工人和农民艾滋病知晓率显著低于商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P<0.05);认为艾滋病患者值得同情者的知晓率高于不在乎者(P<0.05);不愿意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者,其艾滋病知晓率显著低于愿意及不在乎者(P<0.05);发生过性行为者其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发生和拒绝回答者(P<0.05);在性行为中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流动人口其知晓率最高,拒绝回答者艾滋病知晓率最低(P<0.05)。有357人(71.12%)认为艾滋病患者值得同情,但仅108人(21.51%)调查对象表示“愿意自己的小孩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表明歧视的现状依然存在。321人(63.94%)发生过性行为,但只有119人(23.71%)能在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
2.3艾滋病知晓率影响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艾滋病知晓率有统计意义的变量依次为:性别,年龄,艾滋病患者是否该被隔离及性行为时是否采用安全套。其中男性、觉得艾滋患者应该被隔离且性行为时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而年龄小于20岁者知晓率低,见表2、3。
2.4对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掌握程度流动人口对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率45.02%)的把握程度优于非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率21.91%),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0.191,P<0.01),见表4。
2.5艾滋病知识来源及宣传力度情况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来源为多途径多渠道,其主要来源为电视(79.08%)、报纸(51.79%)、网络(49.81%)和杂志(39.64%);有470人(93.63%)认为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力度。
2.6艾滋病免费检测及诊疗政策了解情况85人(16.93%)知道艾滋病免费检测地点,但仅63人(12.55%)了解国家对艾滋病的诊疗政策。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态度和行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比较
表2 变量及变量赋值
续表2 变量及变量赋值
表3 重庆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流动人口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掌握情况统计表
3 讨 论
200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明确提出,到2007年年底实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到2010年年底达到80%以上。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59.96%,与曾刚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与上述目标相差甚远,且低于其他研究的调查结果[6-9]。与大多数类似研究结论相符的是:被调查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问题的掌握度优于对非传播途径的掌握度(P<0.01)[10],其中对 “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正确认知率高达93.63%,优于周丽等[11]的研究结果,但对非传播途径把握度较低,其中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正确认知率低至35.86%,提示政府及社会团体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弥补现有传播方式的不足,也即加强非传播途径的健康教育。流动人口对血液传播的认知率最高,对性传播的认知率较低,目前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乃至我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鉴于我市流动人口对此现状认识不足,相关部门应在强化传播途径的同时加大性传播的健康教育。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均对知晓率有影响,男性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小于20岁组知晓率最低(P<0.05);在婚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组(P<0.05);不同职业比较发现,工人和农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商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P<0.05)。提示应对年龄小于20岁的未婚、工人和农民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注重对女性的宣传。
歧视是阻挡艾滋病防控工作成效坚不可摧的磐石,本次调查对象中仅21.51%表示“愿意自己的小孩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表明在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存在态度与行为的分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宣传教育方式多样,但其偏好于采取电视、报纸、网络和杂志等便捷的方式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提示政府及社会组织在宣传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应不动摇常规宣传措施的比重。
在2004年,卫生部和财政部就已经制定了《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该《办法》指出国家免费为患者提供检测和初筛,该工作由省、市(地)、县(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定的医疗等机构承担。该办法距调查之时已经实行了10年,但是调查发现仅有16.93%知道艾滋病免费检测地点,12.55%了解国家对艾滋病的诊疗政策,提示相关部门政策落实欠佳,加大落实力度是相关部门未来的工作方向。
本研究全面评估了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对国家相关政策了解甚少,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且易于采取高危性行为,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流动人口“防艾”工作,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高校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以期达到消除歧视,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的目标。但是本研究由于仅调查了主城区流动人口,样本含量不充足,因此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行随访干预,从而更好地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
[1]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2]刘寿,王兆芬,李筱,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357-361.
[3]房丽,王琦.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
行为现状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4):429-430.
[4]Li X,Fang X,Lin D,et al.HIV/STD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J].AIDS Educ Prev,2004,16(6):538-556.
[5]曾刚,栾荣,陈曦,等.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1):38-40.
[6]张崛,刘红新,李芬,等.2010年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239-242.
[7]鲁斌,吕繁,栾荣生,等.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3):223-226.
[8]陈抒豪,林鹏,梁自勉,等.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8):2020-2023.
[9]田翠翠,王华东,李辉,等.安徽省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35-38.
[10]石福艳,裴泓波,樊景春.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5-6.
[11]周丽,徐惠明,吴颖.浙江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21-24.
A study on awareness of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main town of Chongqing*
HuMin,FanQing,PuYangyang,DuChengfeng,MingXin,HeJingjing,ZhongXiaoni,DengDan△
(DepartmentofHealthStatisticsandInformationManagement,CollegeofPublicHealthandManagement,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ObjectiveTo learn KAP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AIDS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main city of Chongqing and to explore the key of AIDS prevention.Methods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for generating the investigated population and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KAP status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Jiulongpo and Shapingba district of Chongqing.ResultsA total of 502 floating population was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 awareness rate of HIV/AIDS related knowledge was only 59.96% and 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 (65.26% for men and 50.00% for women,P<0.05).The younger age(<20 years)had lower awareness rate(P<0.05).Married people had higher awareness than unmarried and divorced people(P<0.05).The comparison of awareness rate in different occupation groups found that the workers and farmers had lower awareness rate than those of business men and Enterprises staffs.The population ha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ransmission approaches than non-transmission approaches(P<0.05).Only 21.51% informants were willing to let their kids in the same class with AIDS children,and only 27.61% informants adapted the safe sex behavior.The logistic analysis was in according with the univariate chi-square analysis,which revealed that male,insisting use condoms in the sexual behavior had higher awareness rate,while informants whose aged less than 20 years old had lower awareness rate.The way that informants got to know the AIDS related knowledge were mostly from TV(79.08%)、newspaper(51.79%)、internet(49.81%)and magazine(39.64%).Only 12.55% informants knew the free diagnose and treat policy.Conclusion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main c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ere exist discrimination towards AIDS/HIV patients.
AIDS;questionnaires;sexual behavior;floating population;Chongqing
10.3969/j.issn.1671-8348.2016.14.02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8ZX10001-106);重庆市卫计委项目。作者简介:胡敏(1991-),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人群健康与统计决策研究。△
,E-mail:648745381@qq.com。
R183.7
A
1671-8348(2016)14-1948-03
2015-11-08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