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环境工程为例对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2016-09-02郭小熙张鹏翀刘欣蕙

广州化工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环境工程英语课程

郭小熙,徐 航,张鹏翀,刘欣蕙

(1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 西门子美国分公司油气部门,德州 休斯顿 77024;3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以环境工程为例对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郭小熙1,徐航1,张鹏翀2,刘欣蕙3

(1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471023;2 西门子美国分公司油气部门,德州休斯顿77024;3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本研究以环境工程为例,结合河南科技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学生学习动因不足,教学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及教学手段与内容需要完善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重在引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内与MOOC(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现状分析;改革探索;MOOC

在信息爆炸时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推进,企业对外交流需求增加,人才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在其业务范围内的英语能力也有了进一步要求。同时,随着以英语授课为主的MOOC课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及科技界多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现状,薄弱的专业英语能力成为制约相关技术人才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专业课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英语与专业学术能力的结合与实践,其教学改革与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动因不足且学习方法相对单一

学习动因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初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谈话的形式,对12级环境工程专业64名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动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4%的学生学习意义不明,仅因必修而修,学习动因薄弱,甚至认为只要不考研不出国就没有必要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37%的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应用认识仅局限于中文写作中的摘要部分;仅有19%的学生希望通过本课程实现专业领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表1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动因调查分析Table 1 Analysis for students’ study purpose of English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以我校为例,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共计2学分32学时,然而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①学分少学时短的课程设置难受学生重视,加之部分学生英语底子薄弱,而专业英语专业词汇量大,长句多,知识性强的特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1];②专业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基础英语+专业词汇”的教学,还应包括通用科技英语的过渡部分,即学生在具备一定基础英语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理解科技文献诸如次技术词汇(指各专业中都出现的通用技术词和非技术词)[2]一词多义,文章逻辑性强,长句、因果从句及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生也多在进行学术写作培训后才开始撰写其领域内的科技文章。

除此之外,学校重视程度有限,双语教学发展缓慢,教师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专业英语课程的顺利开展,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

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12级环境工程专业共64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8组,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2.1明确学习目的,做好课前动员

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实用性没有正确认识以及学习渠道过于单一,都严重降低其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导论(Introduction)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将首节课程的重点放在“专业英语的应用”以及“常用学习工具”的介绍两个方面: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通常在其应用中得以体现,以实例说明更具说服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以表3所示内容为例,使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意识到专业英语在其发展领域内的重要性。当学生知道所学可以致用时,学习热情有了很大提高。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将信息的摄取过多的集中在课本和教师身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尤其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扩展自己的格局。

表2 关于首节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Table 2 Investigation for the content of Lecture 1

表3 专业英语的应用范围Table 3 Application of English fo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2充分利用MOOC等资源,改革教学形式

国内外就专业英语教学与考核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实践结果表明,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手段,立足课本,结合任课老师的科研课题以及专业课进度,引入反映本领域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的文献,融合学生PPT汇报等形式,进行讨论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可以极大的优化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3-5]。但课时少,任务重,“基础英语-科技英语-专业英语”过渡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专业英语需要通过长期实践中才能熟练掌握,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不局限于课堂的长期而持久的学习环境,是当前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2.1MOOC资源的引入

所谓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指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相较于传统课堂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反馈以及充分考虑个性化需要的特点,MOOC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摆脱时间和地点的束缚,激发学习主动性[6],故二者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诸如英文的“college writing”“writing in the sciences”,以及中文的“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其教学重点均为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且其学习任务与传统课堂相比较为轻松,有利于学生基础英语与学术写作能力的提高。

2.2.2校内资源的利用

校内举办的讲座,特别是国外专家关于技术介绍的科技报告,不仅对师生自身的能力是一种提高,也是增加师生互动以及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讲座引导学生搜索英文文献进行阅读研究,并利用微信等交流工具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如此,师生之间可以建立更加平等的交流关系,问题反馈也更加及时,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2.3强化“学生主导”模式,丰富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由教师进行控制,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被进一步放大,而教师则更多的起到引导作用。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课堂提问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将课前的随堂小测(pop quiz)交由学生负责,即以组为单位,轮流拟定当日小测内容(包括词汇与长句翻译以及专业名词的英英释义)并负责批改和错误汇总讲解,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更能进一步培养其自信心和成就高,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此外,小论文作业互批以及组内学生互评方式的引进,也进一步丰富了考核方式。

3 结 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已经成为专业人士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国际性交流工具之一[3]。本次教改探索了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重在引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校内与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英语的应用与实践,为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朱华跃.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4):74,97.

[2]钱家忠,李如忠,武君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4.

[3]王娟.生物科学专业生物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2011,39(18):11339-11340,11347.

[4]徐航.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广州化工,2014,43(16):199-200,209.

[5]蔡成岗.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浅析[J].广州化工,2011,39(24):129-131.

[6]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3):16-19.

Analysis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ethods in English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OXiao-xi1,XUHang1,ZHANGPeng-chong2,LIUXin-hui3

(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eutic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Luoyang 471023, China; 2 Oil & Gas division, Siemens Energy Inc.,Houston Texas 77024, USA; 3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Luoyang 471023, China)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HAUST, the solution to problems in ESP teaching, such as lack of study motivation, improper teaching design, defect in assessment pattern and imperfec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etc., was focused on. Additionally, this program aimed to propose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SP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hich emphasized a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 and made most of on-campus and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academic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to reform the assessment pattern. Thereby, independent learning capability of students can be enhanced.

English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ituation analysis; reform & exploration; MOOC

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 2014QN020)。

郭小熙(1988-),女,助教,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G642.42

B

1001-9677(2016)015-0233-03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环境工程英语课程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装备环境工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