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2016-09-02胡在铭

关键词:河南省财政变量

胡在铭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科技创新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胡在铭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创新驱动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运用2005—2014年河南省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产出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借助知识函数,利用GMM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财政科技投入、固定资本存量等创新资源投入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显著。因此,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加强创新型河南建设,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河南省;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能力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6.04.005

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强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此时代背景下,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创新弱省,传统上单纯依靠要素成本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已没有多大空间,大量资源投入和环境消耗的发展老路难以为继。

欧美及国内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创新资源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国内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剖析财政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较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源变量等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从实证角度,依据河南省18个地市动态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本存量、人力资源变量等因素对河南省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影响,希冀对优化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回顾

18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将土地、资金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实践中发现,单纯从这几个要素出发,并不能完整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因。20世纪50年代,随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步进入经济学研究视域。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据此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之后,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和卢卡斯(R.Lucas)等另辟蹊径,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模型的生产函数,将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及人力资本投入等创新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量。

区域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现有的实证分析通常都基于格里杰斯-杰菲(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1](亦称为创新函数)展开。借助创新函数进行实证分析,需要构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指标体系[2]:在创新产出方面,通常以创新数量、专利授权数及新产品销售收入等为参数;创新投入方面,大多以财政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为参数。

近年来,对于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日益深入,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创新资源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人力资本作为创新的主体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左尔奇(Zulch G)和路丁格(Rottinger S)(2007)认为[3],不断规划调整人才的数量和能力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阿布杜拉(Ahdullah H)、库马尔(Kumar N)(2007)等研究发现[4],人力资本对于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创新发展的重点是重视人才产出,培养富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吴玉鸣等(2006)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5],发现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介于10.2和1.38之间,相对于财政科技投入、固定资本存量、制度基础等因素,其贡献率更大;林筠等(2009)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6],发现企业的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创新的产出水平也越高;解学梅等(2012)通过对上海市创新活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7],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增加而人才增幅减少时,创新能力会受到抵制。

而对于财政科技投入,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其对区域创新影响显著。利希滕贝格(Lichtenberg)(1988)认为[8],政府是创新发展模式的主导力量,在国家创新资源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艾冰、陈晓红等(2008)运用灰色关联法[9],分析了政府采购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显示社会固定资产与创新的关联度超过0.8;梁莱歆、马如飞等(2009)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来源R&D资金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时发现[10],来自政府的资金比重与企业的创新产出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作用机理为:政府研发资金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领域,研究周期长、转化速度慢、科技成果不显著,再加上政府对研发资金的监管缺位及信息不对称等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降低了政府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理论界普遍认为,创新资源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创新资源各诸多构成要素中,哪种因素影响更为显著?财政科技投入存量、人力资本变量对创新产出是否也有影响?对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而具体到河南这一特定区域对该论题进行分析则更为鲜见。

二、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情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区域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区域创新水平较低,省域内各地市间创新能力在量上有较大差异,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尽合理,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1.创新资源投入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了众多科技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创新投入,R&D人员数量及财政科技经费呈逐年增长态势,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5—2014年河南省R&D人员全时当量与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情况

2.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经济发展成果并未惠及到省域内的各个地市,不同行政区划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笔者曾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以灰色关联顺序作为各地市创新能力大小的指标[11],评价标准为越接近最优值,评价结果越好。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各地市间创新能力不仅在量上有较大差异,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均衡。

3.各地市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表2从整体上反映了河南省各地市的区域创新水平,其数量的不均衡性非常明显。为更直观地分析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笔者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所得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Geoda绘制出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图(图1)。空间分布图显示,不同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空间集聚性明显。这表明,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在量上不均衡,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够合理。

表2 河南省地市创新评价指标关联度

注:颜色的深浅表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颜色越深的区域其创新能力越强,反之,区域创新能力则较弱。图1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

三、数理与计量模型

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本投入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实践经验表明,其中影响最为关键的仍然是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创新的基本属性,即创新项目的内在不确定性、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新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单纯依赖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很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创新投资主体地位不可或缺。

本文以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为理论模型[12],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作为创新产出的生产函数。具体表示如下:

Y=A(t)LαKβ

其中,Y代表创新产出,A代表创新效率,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K代表R&D投入,α、β分别代表人力资本投入和R&D投入的产出弹性。

为从实证角度对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创新发展实践,对上式进行必要的拓展。在此,以专利授权量代表区域创新产出变量,以财政科技投入作为R&D投入变量,以城市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变量。同时,考虑到固定资产投入对区域创新产生的挤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中的非专业技术人员对区域创新产生的影响,笔者将固定资产投入(G)和非技术人员数量(H)也作为区域创新的一个自变量加以考量。函数形式如下:

Y=ALαKβGγHδ

为消除异方差问题,减少数据的共线性,两边同时取对数(实践经验表明,这一处理方式不会改变计量分析结果)。扩展后的函数形式为:

lny=c+∂lnl+βlnk+γlng+δlnh+u+ε

其中,c=lnA为截距项,u为时间效应,ε为误差项。

四、变量和数据说明

(一)相关变量

本文着重考察河南省各地市创新资源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创新产出、财政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入、非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为变量(表3),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时间序列数据。

表3 变量的定义和符号

相应的扩展函数为:

lnyit=c+αlnlit+βlnkit+γlngit+δlnhit+εit

其中,y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专利授权量,l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R&D人员全时当量,k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财政科技投入资本存量,g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固定资产存量,h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人力资本变量,εit为第i个城市第t期的随机误差项。

(二)相关数据

本文依据2005—2014年河南省18个地市相关变量构建相应的时间序列数据。记为:

i=1,2,3,……,18

t=2005,2006,2007,……,2014

样本的时间序列长度为10,数据来自2005—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河南科技统计年鉴》等相关文献。

为消除物价上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笔者依据相关统计学原理,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价格平减。首先对2005—2014各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折算,再将折算后的消费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消费物价指数权重0.6、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权重0.4进行加权平均,合成最终的价格平减指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所示。

表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五、实证分析

1.GMM估计的基本思想

广义矩阵估计法(GMM),其基本思想是设定参数所满足的一种理论关系,然后把理论关系用样本近似值代替。相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加权最小二乘法(WLS),GMM估计可以不受模型限制,且不严格要求扰动项非序列相关,因此,相对于传统估计法,其所得的参数更接近实际。

创新活动是一项连续动态的经济活动,不仅受到上文所述的人力资本投入、创新财政投入、创新资本存量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制度基础、文化环境、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市近10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相应的动态面板数据,依据相关的统计学原理,将前一期的因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模型,在前一期因变量中隐含模型可能忽略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估计模型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此外,GMM估计能较好地解决扰动项的干扰,所以在研究区域创新问题时,很多学者倾向于采用这种数理模型。

2.计量结果

依据上文所构建的计量模型和相关数据,笔者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7.0,选择GMM法对河南省18地市创新产出的扩展函数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GMM估计结果

注:*为10%显著水平,**为5%显著水平,***为1%显著水平。

六、计量结果及政策含义

通过对2005—2014年河南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等相关指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变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异。

1.人力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的两个主因子——人力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变量,与创新产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对于财政科技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存量,人力资本的创新弹性更大。计量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河南省各市劳动力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显著,其弹性系数高达1.78。这表明,R&D人员的全时工作当量越大,即从事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本越多,其创新产出水平也就越高。人力资本变量的影响也比较显著,这说明非创新科技人员,其劳动产出也会通过影响创新产出的相关变量,进而间接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

2. 财政科技投入

计量结果显示,在2005—2014年,河南省区域财政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比较显著,单位财政科技投入所引致的创新产出高达0.74。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财政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时,弹性系数集中在0.70左右,结论基本上一致的。相对财政科技投入,考察期内财政科技投入存量的影响没有前者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在当期最为显著,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其显著性将逐渐弱化。

3.滞后期的影响

从滞后一期因变量的影响来看,以往的创新产出对当期创新产出的影响比较显著,其弹性系数为0.48,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GMM估计没有将制度基础、文化环境、发展理念等因素纳入计量模型中,但这些因素对创新产出的潜在影响,其作用在滞后期中显现出来。此外,往期的创新产出对当期而言,是一种现实的创新资源,代表着知识和人才的储备,对当期创新产出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年的投入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进程影响最大,决定着区域创新发展的进度,而往年的积累和储量决定着创新发展的起点和高度。河南省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大省,需要得到长期、稳定的科技财政支持。

六、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应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劳动、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1.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计量模型中,人力资本的创新产出弹性远高于其他变量的产出弹性,因此,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南省而言,应积极引进人才,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积累雄厚的人力资本。同时,要优化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以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此外,河南省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构建产、学、研跨区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省域内各地市间知识的互补性,以逐步消融地市间创新能力差距,构建包容性的创新发展格局。

2.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经济发展动力主要还是依靠大量的资源消耗来维系。创新投入不足,高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要实现从传统比较优势向创新竞争优势转换,根本出路在于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将财政科技投入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以创新引领河南省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要结合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实践,逐步打破政府主导和部门分割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探索构建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机制。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无偿资助、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种投入方式,使区域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政府创新资金的支持,进而形成与创新链紧密关联的资金链。些外,要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的引导作用,增强财政科技投入的放大效应,研究构建河南省创新投融资机制,以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功能边界。

[1]C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D to Productivity Growth[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Spring, 1979,10(1):96-116.

[2]Jaffe,A.B.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960-976.

[3]Zulch G, Rottinger S. Approach for Personnel development Planning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Calendar Concept[J].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7(1):273-281.

[4]Ahdullah H,Rose R C,Kumar N. 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 Strategics: The Malaysianscenario[J].I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7(3):13-22.

[5]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6(5):85.

[6] 林筠,何婕.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185-189.

[7]解学梅,赵杨.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J].中国科技论坛,2012(5):75-78.

[8]Lichtenberg,F.R.The Private R&D Investment Response to Fede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Competi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78):556-559.

[9]艾冰,陈晓红.政府采购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8(3):169.

[10]梁莱歆,马如飞. R&D资金筹集来源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7):89-93.

[11]胡在铭.河南省包容性区域创新发展:机理、现状及路径选择[J].征信,2015(4):86-88.

[12]C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D to Productivity Growth[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Spring, 1979,10(1):96-116.

(责任编辑钟昭会)

2016-04-23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模式探讨”(201425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15BJJ016)。

胡在铭(1976—),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F061.5

A

1000-5099(2016)04-0026-05

猜你喜欢

河南省财政变量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