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 融合 扩大卫星应用
——院士、专家共论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

2016-09-02祁首冰孙忆鸿

国际太空 2016年7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院士太空

本刊记者 祁首冰 孙忆鸿

创新 融合 扩大卫星应用
——院士、专家共论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

本刊记者 祁首冰 孙忆鸿

原民辉所长主持访谈

2016年6月16日,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与泰伯传媒(3sNews)联合举办,由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主持。在本届论坛上,李德仁院士进行了即兴演讲;随后,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主持了院士、专家访谈,张履谦院士、赵文津院士、王巍院士、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易旸和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就“如何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开发智能手机服务

李德仁院士讲到,太空经济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从卫星研制、火箭发射到数据下传、处理应用,整个链条很长。中国太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创新让中国的卫星造好、用好。

李德仁院士演讲

李德仁院士强调,如果只面向专业用户与政府部门,太空经济就只是事业,不是产业,更不是商业;太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广大消费者。他提出“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开发智能手机服务”的设想,即把包括通信、导航、遥感在内的卫星服务落实到消费者手机上去。首先需要把卫星做成“一星多用”。例如,可以在低轨通信卫星上加装“北斗”增强载荷,形成天基增强系统,再通过天地融合的通信网将遥感卫星数据传送到手机上,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享用卫星服务,航天技术也可以进入个人消费者领域,太空经济将获得巨大发展前景。

李德仁院士指出,发展太空经济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例如,美国GPS系统在国内外卫星导航市场中占有“先发优势”,即便是国内市场,“北斗”要收回失地,也要付出巨大努力。因此,在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的发展中,我国一定要与世界同步,我们要把太空经济当作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产业抓好。

以卫星应用为牵引,大力发展我国太空经济

张履谦院士认为,太空经济真正形成发展正是当下。我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必然要走向太空经济,这股潮流势不可挡。张院士就如何发展太空经济,提出了三点看法。

张履谦院士发言

一是太空经济发展要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深度融合。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需要万物互联、天地一体、人机融合。万物互联指人、设备、机器等万物互联互通;天地一体指水、海、陆、空、天互联互通;人机融合指机器、人与设备相互融合起来。所以,发展太空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是离不开的,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走向太空经济。要建立太空的基础设施、太空的平台,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需比翼齐飞,相互融合。今天我们提出“迎接太空经济时代”这一新课题,是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是以卫星应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我国的太空经济。卫星产业是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包含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卫星应用。如果要为太空经济找个突破口,我认为应该是卫星应用。卫星无所不能,无人不用。例如,GPS目前已经应用于足球比赛,担当起裁判员的角色,用于判断进球是否属于越位,这是GPS的设计者当初没有想到的。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法规,并给予了大量经费支持,各个地方办了很多工业园区,我们的科研院所也有很多核心关键技术,我国卫星应用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对卫星的应用还有待挖掘。我建议我们既要把卫星造好,也要把卫星应用做好,发挥它的效益。

三是推进航天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做大太空经济。除了大力发展卫星产业中、下游的卫星应用,如果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得好,也能形成巨大的产业。例如,太阳能技术、纸尿裤等都来源于航天技术。如果把制造卫星、火箭和发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军民结合,必将进一步做大太空经济,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赵文津院士发言

最后,张履谦院士指出,太空经济必然会促进我国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做出贡献。

发展太空经济,更广泛的应用是关键

赵文津院士指出,发展太空经济,更广泛的应用是关键。他强调,我国卫星应用应加强市场化发展,大力培育技术服务提供商,它们面向用户,帮助用户学会如何扩大卫星应用,这是关键。在“用”当中更好地推动技术发展,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很强的航天技术实力。

赵文津院士强调,要更广泛地应用航天成果,必须要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卫星数据共享和成果转化,加大市场化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但实践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最后,赵文津院士呼吁,大家要爱护地球、保护好地球。卫星数据首先要应用于地球,解决我们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与经济新业态融合,推动太空经济发展

王巍院士发言

王巍院士讲到,在当前我国转型升级和向强国迈进的时期,举办太空经济论坛正当其时。我国当前很多实际需求,很多现实问题,包括涉及民生的很多具体问题,都可以通过航天技术及其衍生技术解决,可以换一个视角,从空间解决我们地球上的问题。共同推动通过技术解决民生问题,产生新的产业,造福国民经济,造福人类。

易旸副局长发言

王巍院士指出,发展太空经济需要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同时要和经济新业态融合。例如,过去搞航天,我们对运营理解不够,对产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高附加值认识不够,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各方面专家,包括商业、资本、企业家的推动,是很难创新的。学科交叉不仅是技术学科交叉,还包括技术和其他经济、企业管理,甚至政府的整个宏观政策和社会管理相结合,共同推动太空经济蓬勃发展。

政府鼓励航天技术、产品与服务出口及对外投资

易旸认为,太空经济的发展是与高技术、高资本相关联的,跟市场紧密结合的,同时其也是市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新的经济业态。这完全符合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应当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的外贸结构正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货物贸易下降幅度较大,但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及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太空经济正好处于价值链中间偏上的部分。我国航天技术与产品和服务应该是性价比最好的,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太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郭夏院长发言

易旸指出,商务部积极鼓励服务贸易,包括技术贸易的发展,这之中也包含航天技术和贸易。一是鼓励企业海外并购技术研发型团队,促进我国技术升级。二是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加海外专业的展览会。三是鼓励企业对外投资,通过投资拓展海外市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可以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如法律和财务咨询,还可通过官方渠道帮助企业解决海外投资和贸易中的问题。

跨界泛在,推动太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

郭夏指出,发展太空经济需要重视四方面内容,一是要“接地气”,二是贵在创新,三是要高瞻远瞩,四是要跨界泛在。若想真正发展太空经济就一定要让太空经济与现有的国民经济、地球经济紧密结合,太空经济要多增加“经济”因素,航天技术要更多与市场、企业、资本融合。太空经济发展需抓住“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契机,融入其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郭夏倡导大家要致力于推动太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Extending Satellite Application —Academicians and Experts Discussed About Meeting the New Era of Space Economy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院士太空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上太空,安个“家”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美国航天技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太空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