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
————首届“中国太空寂静论坛”在京召开
2016-09-02祁首冰孙忆鸿高菲
本刊记者 祁首冰 孙忆鸿 高菲
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
————首届“中国太空寂静论坛”在京召开
本刊记者 祁首冰 孙忆鸿 高菲
2016年6月16日,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与泰伯传媒(3sNews)联合举办。论坛以“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由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主持。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副司长何琼,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易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对外关系和法律事务部副部长Sharifee先生致开幕辞。
杨千里主持论坛
田玉龙致辞
杨千里认为,航天商业化就是圈子里的人跳出去用商业模式经营航天;商业化航天就是民间资本、民间机构进入航天,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太空经济是比航天商业化和商业化航天更大的一个范畴。200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指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2016年是中国航天发展60周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泰伯公司共同组织本次会议、推动航天经济发展正当其时。
田玉龙指出,当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都为航天发展、延伸产业链和迎接太空经济提供了支撑。我们应该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做好融合发展、交叉发展、集成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新道路、新模式、新格局、新产业。针对中国航天,在经济领域应该有三大方面的部署,即振兴中国的航天制造业,发展中国航天的信息业,打造中国太空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中国航天大发展应该与“互联网+”、大数据和未来智能制造这些新科技、新指导思想与战略方针结合起来。未来,应当以“一体两翼”思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与航天产业的加速发展,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
何琼致辞
易旸致辞
Sharifee致辞
何琼强调,推动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是要以航天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航天产业融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体系当中去,促进行业产业与其他国民经济产业跨界融合和新兴信息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抓住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的良好契机,利用国家工业基础,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和太空经济在激励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激发经济活力、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新的、更辉煌的成就。
易旸表示,“十二五”期间,随着“高分”、“北斗”、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太空经济攻克了一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北斗”系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外交名片。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并呈现持续、迅猛增长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太空经济的本质是人类航天科技水平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有效对接和模式创新。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加入,生产出各类满足社会需求的太空产品,并进一步推动太空经济向前发展。
Sharifee介绍,自21世纪初起,航天应用产业发展可观。新技术、新应用、新商业模式以及新竞争力正推动航天产业在各领域达到新的高度。航天发展的进程趋于复杂,并正在向商业航天领域扩展。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地理空间技术等全方位能力是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于2008年正式组建,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和探索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应用,以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组织自建立初始,统筹协调资源,不断为确保组织成员国航天实力的提升做出努力。
上午,首先由3位专家做主题报告,李德仁院士做即兴演讲;接着,围绕“如何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进行了院士、专家访谈,张履谦院士、赵文津院士、王巍院士、易旸副局长和知名经济学家郭夏参加,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主持;随后,泰伯智库负责人王悦承主持了以“微纳卫星商业化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的国际访谈。
原民辉主持院士、专家访谈
王悦承主持国际访谈
栾大龙主持圆桌对话
于登云做报告
下午,首先进行了《国外航天发展报告(2016)》的专题发布;接着,共有6位专家做主题报告;最后,围绕“如何构筑太空经济新产业链”进行了圆桌对话,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栾大龙主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做了题为《发展航天技术及应用产业,打造太空经济核心》的报告。他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为民院士和叶培建院士呼吁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要实现进入世界300强的目标,将研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超大型平台,火星探测已正式立项,完成重大专项、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大力推进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并购重组,做强上市公司。
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杨戎女士在《卫星产业的创新革命》中指出,要做大卫星产业,除了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含运载火箭制造)外,还需要布局产业链的中、下游——卫星运营和增值服务,而该公司近年来正在实践着这一战略转型。在卫星遥感领域,该公司除了研制高性能的光学和雷达成像卫星,还从事遥感卫星运营及增值服务。除了传统光学和雷达图像数据等基础产品外,还根据用户需求制作衍生产品,如高程产品。此外,还为用户提供多类型、深层次的行业服务,如石油勘探、沉降监测、葡萄园生长监测等。
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在《新生经济与泛太空经济》中讲到,现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航天界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一种典范,但如何跟各种创新结合起来,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太空经济一定要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总师曹东晶在《“高分”推动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发展》中指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已经应用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的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市场价值。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了“高分”系列卫星相机的研制工作,通过高性能的卫星、载荷产品研制及技术研发,将大幅提升我国空间遥感技术水平,缩小与美国等航天大国的技术差距。
航天高新(苏州)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徐中强在《航天技术投资的机会及模式创新》中向大家分享了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航天产业的投资机会,并希望能将资本更早地引入航天产品的研发和二次开发的民用化阶段,从单一的股权投资向研发项目及专利技术要素投资过渡。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高级咨询师李志阳在《中国太空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中指出,民用与商用的一退一进,蕴含着优化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含义,政府的退出更显示进步意义。在航天这一战略性、高投入的领域,政府的进退对于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传统企业与新兴初创企业都是太空经济的塑造者,传统理念与新模式的竞争与合作是产业发展和形态优化的良性推动力。传统企业如果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把成本降下来,则“宝马”也能够战胜“特斯拉”。太空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更需要产业资本的助力。当前,太空经济尚未设定“赛道”,但对于“赛手”的界定已经明确:具有技术视野和产业远见的创业者。
北京羽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天翼在《太空经济要素之频率资源》中提出,频率资源是有价的,尽管昂贵,但有价可循;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频率资源也是无价的,因为稀缺,导致获得代价大,但代价越大,挖掘价值的动力和潜力就越大。他认为,频率资源是一网公司(OneWeb)时至今日最大的优势。频率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承载业务的价值,更在于为获得频率资源解决各种冲突过程中对应用需求、业务模式、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应用理念的不断突破与创新,既是解决频率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发挥频率资源价值的最佳途径。频率资源与业务应用互为条件,只要业务应用的价值清晰而充实,有价的频率再贵也值得争取。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做了题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创新困局与出路》的报告。他认为,中国商业航天面临四大困境,即人才困境、技术困境、政策与法律困境和市场化困境。出路在于要引入商业化航天和进行航天商业化,要将商业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引入航天领域,包括低廉的成本和价格、批量化制造、扁平化研发模式等。政府航天机构要敞开大门,加大竞争性采购力度,用招投标的方式,让民营企业有机会参与,并进而扩大参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京男在《太空产业商业属性量化分析与界定》中采用“五段式分析法”,把航天活动划分为五段,分别判定每段的商业属性,即商业化程度。并采用此方法对2015年所有进入太空的活动进行了分析。
“中国太空经济论坛”提供了一个国际化、专业化、融合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探讨太空经济核心构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畅想商业航天构型,沟通革新思路,有力推动中国航天更快、更好地迎接太空经济新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