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

2016-09-02朱芸芸南京博物院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大众考古 2016年1期
关键词:史前太湖考古

文 /朱芸芸 图 /南京博物院 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

文 /朱芸芸 图 /南京博物院 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秦堂山遗址远景

从被发现那日起,沉睡数千年的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就不再寂寞。“最完整的马家浜时期遗址”等赞誉接踵而至。该遗址考古成果也屡见报端,“富人住豪宅吃水煮蚬”等各种博眼球的标题虽有臆测的成分,倒也颇为有趣,更是引发大众的无限遐想。那么,从考古学的角度,秦堂山遗址价值几何?对于太湖西部地区史前考古意义何在?

经过历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太湖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是这样一个序列:距今六七千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五六千年的崧泽文化—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距今四千年前后的广富林、马桥文化。以往史前考古发掘和研究相对集中于环太湖东部地区,环太湖西部地区特别是宜兴、溧阳一带在整个20世纪基本处于空白。所谓“物以稀为贵”,秦堂山遗址的价值就在于此。

太湖西部重要史前遗址分布

太湖西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北侧是宁镇低山丘陵,南侧是宜溧山地,中部是平原,河网密布,大小湖泊镶嵌期间。在文化面貌上,太湖西部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太湖史前文化区与宁镇史前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在这样一个区域,既有河流、湖泊,又有山体、丘陵、岗地等高地,居住环境满足了一定的水源、渔猎等生活需要,还保持了一定的高度以防止洪水带来的威胁,应当说是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普”中的发现

秦堂山遗址的具体位置在溧阳上兴镇章村西侧,虽称为山,却只是一片台地,被树林、杂草所覆盖,显得郁郁葱葱,在周围平坦的农田相衬下颇为醒目。2010年3月21日,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历时三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溧阳市三普工作队仍然坚持在野外奔波,开展查遗补缺工作。普查队员们来到了章村,他们在村西发现有圆形台地,采集到不少陶片,具有马家浜文化特征,此外还有穿孔石斧、石锛、石箭簇、石纺轮等。调查队员们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定名为“章村西遗址”,并登记造册,但是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他们。在这个圆形台地的西侧,又发现了一处台地,面积更大、保存更完整、延续时间更长,这就是秦堂山遗址。

2011年11月,秦堂山遗址入选“常州市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 2011年12月19日,公布为第七批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起,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溧阳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秦堂山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确定了其范围和中心区域,遗址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自2013年5月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队开展了三年两次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取得了初步成果。该遗址沿用时间长,涵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及唐宋、明清不同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马家浜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保存面积最大、最为完整的马家浜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三年两次小规模发掘,对秦堂山遗址的考古工作来说才算刚刚开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收获。据南京博物院对外公布的信息可知,这里发现了房址、墓葬、灰坑、灰沟以及环壕等遗迹,出土了玉玦、玉璜、玉管、陶鼎、陶罐、石钺、石环、八角星纹陶纺轮、陶豆、陶杯、陶釜、陶簋、陶钵、陶钺等文物。

秦堂山遗址位置

神墩遗址位于江苏溧阳社渚镇孔村,现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2米的长条性土墩,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神墩遗址自马家浜文化早期开始延续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出土遗物确立了太湖西部马家浜文化的年代标尺。由于地处宁镇低山丘陵和宜溧山地向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受到来自宁镇地区和太湖东部地区两方面的影响,遗物既具有自身特性又兼具其他地方因素,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交流传播和变迁过程等,具有特别意义。

完整的高台环壕聚落

长江下游很多史前文化遗址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墩”字。墩,平地有堆。常州人比较熟悉的有和尚墩、圩墩、寺墩、象墩,附近城市还有绰墩、双墩、高城墩等等,以至于听到带墩的地名,江苏的考古工作者都会刻意多关注一些。即便没有带个“墩”字,太湖西部的诸考古遗址都是位于台地之上,只不过有的是圆形,有的是长条形。秦堂山遗址中心区域为近圆形台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计入环壕约4.5万平米。高台呈三级台地状,每级高差1米左右。

居住区主要位于最高处的台地上,发现了3座房址,虽然没有完全发掘,推测面积大约有50平方米,也就是记者笔下的“豪宅”。但是问题在于,这个50平方米容纳了多少住户是难以推测的,是“宿舍”也未可知。在居住区地表散见大量红烧土块。这些红烧土块可能有两种来历,一种就是纯粹用红烧土块铺设一个居住面;另一种可能是墙体倒塌形成的。

墓葬区相对独立,墓葬分布较为密集,已经发掘了37座墓。有的互相叠压打破,最多有7座墓“搅合”在一起。但也不是全无规律,至少大部分墓葬的墓向角度上相近,朝东南向,具体情况有待未来考古工作开展来确认。在太湖西部的其他遗址中,墓地中的墓葬也都朝向同一方向,溧阳神墩遗址朝东,宜兴骆驼墩遗址朝东南,常州金坛三星村遗址则大多朝向东北,说明这个时期的墓地已经有了一些规划意识。

最引人瞩目的是发现了完整的马家浜时期环壕。从国内外的有关发现来看,环壕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较早且较为普遍的一种防御设施。这种环壕设施一般多建在聚落居住区周围, 个别墓葬区周围有时也设有环壕。环壕在八千年前就已经出现,比如长江中游的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淮河下游的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等。聚落考古学者对环壕有着特殊的情结,认为“环壕”是“城壕”的前站,而“城壕”意味着“古城”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新进程。

秦堂山遗址共发现有早晚两期的壕沟,从目前清理出的剖面看,早期壕沟宽13.5米,晚期壕沟宽10米。在太湖西部的史前遗址中,也曾经发现过疑似环壕的灰沟,但是像秦堂山这样完整的环壕确实独此一家。

墓区

房址

骆驼墩遗址位于江苏宜兴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309平方米。最主要遗迹和遗物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 包括墓葬52座、瓮棺39座、灰坑5座、房址3座、大型贝类及螺壳堆积1处、祭祀遗迹4处。出土陶器及石器、骨器、玉器等约40 余件,还有各类动物骨骸标本约2000余件,筛选出相当数量的炭化稻米。骆驼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史前遗址。其相当于马家浜时期的文化层出土了独具特色平底釜,与太湖东部圜底釜形成鲜明对比。被评为200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三星村遗址位于常州金坛区朱林镇西岗三星村北。该遗址东、南、西三面环水,总面积10万平方米,中心墓区位于高出地表0.5~1.5米的圆台形高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考古发掘持续了6年,发掘面积525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各时期墓葬1001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陶、石、玉、骨器等各类文物4000余件,并发现大批人骨标本与人工栽培炭化稻米标本。器物种类丰富、造型奇特,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密集的蚬蚌螺壳

在秦堂山遗址的环壕里发现了密密麻麻的蚬蚌壳和螺蛳壳。这种遗迹现象在沿海、内陆滨湖和临河地带常有发现,反映出渔捞活动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壳看似作为生活垃圾丢弃,但是集中成堆,也有可能是有意为之,既可以用来作为陶器的羼和料,同时还作为房屋、路面铺设等建筑的防潮防湿材料,对人骨保存也很有好处。

在骆驼墩遗址、西溪遗址、神墩遗址出现了大量的夹蚌陶。史前陶器根据质地可分为泥质陶、夹砂陶。泥质陶原料较为纯净,陶器手感不错。但是夹砂陶也并不是匠人偷懒,有时也是刻意为之。特别是在炊器中,陶土如掺入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可使陶器受热时不易裂开。在太湖西部,蚌壳碎末成了羼和料,算是因地制宜。

三星村遗址先民把蚬蚌螺壳的功用发挥得更为巧妙。长江下游地区的人骨由于气候、土壤等原因一直难以保存,但三星村遗址是个例外。三星村遗址第四文化层为灰土层,夹杂大量螺蛳壳堆积,透水性很好,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渗透;螺蛳壳含碱性的有机物,腐蚀后能改变土壤的酸性环境。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三星村的人骨得以保存完整,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是极为罕见的。

螺蛳壳堆积

初具形制的玉器

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址中出现玉器已经较为常见,只不过数量、款式较少。太湖西部史前遗址中,秦堂山遗址、神墩遗址、三星村遗址都有玉器,前两者目前发现较少,且种类局限在玉玦、玉璜、玉管,三星村遗址出土玉器109件,种类略多,另有纺轮、串饰、耳坠等,但是仍然以玉玦为主,有63件,玉璜次之。

未必每个遗址都培养了自己的玉器匠人,毕竟这还是一项技术活。目前在太湖流域已经发现了玉器制造场,是位于浙江桐庐的方家洲遗址,处于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在这个玉器制造场,发现了与玉、石器制造相关的原料、半成品、残件、工具等各类标本两万件以上,装了两千多袋。其中玉器种类有玦、璜、管、片。如此数量的产品远不是本聚落能够消费得了的。太湖西部马家浜晚期的玉器有可能就是从方家洲交换来的,不过本地制造也不无可能,金坛茅山、溧阳小梅岭本身就是玉料产地。

秦堂山遗址出土玉玦

方家洲遗址位于浙江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地处江水拐弯三角洲上。2009年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0年起开展发掘,揭露面积900平方米,清理出红烧土遗迹(灶坑)、灰坑、石(片)堆、墓葬等遗迹多处,出土了大量与玉石器制造有关的遗物和制造工具,以及打制过程中产生的巨量石片。遗址主体年代相当于浙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阶段,距今约5900~5300年。它是迄今长江流域第一处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遗址,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石器玉器生产过程,如人类行为特点、技术差别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曾入围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第二轮名单。

神秘的八角星纹

秦堂山遗址崧泽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枚陶纺轮,上面刻有八角星纹。这种纹样集中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下游,从延续时间上来看,从距今六七千年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之末。虽分布较广,但是每个遗址出土的数量很少。在常州地区,沿大运河两岸分布的新岗遗址、潘家塘遗址出土了极为相像的陶纺轮。圩墩遗址一件陶壶的底部也刻有这样的图案,另有一件陶纺轮上部为八角星纹,下部为六角星纹,但是图案线条已经不太规整了。神墩遗址有一个陶纺轮刻出了一个“M”形状,不知道是不是原本打算刻八角星纹但是中途放弃了。

神墩遗址出土玉玦 

三星村遗址出土玉玦

方家洲遗址出土玉玦

起初,八角星纹大多发现刻画在陶器上,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带有同样八角形纹元素的玉鹰和玉牌,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的说像太阳,有的说是四条鱼相会,还有认为和巫术有关。特别是玉牌,出土时位于玉质的龟背甲和腹甲之间,被认为是占卜的用具,有的直接称之为“玉八卦”。凌家滩遗址大致与崧泽文化时期相当,纬度上与秦堂山遗址接近,东西距离110多公里,且相隔了一个长江。如果说这样相似的图案是工匠们各自想象制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那是说不过去的。但如果存在文化交流,那么八角星纹意义是什么,恐怕目前来说考古学没有答案。考古学从客观材料出发,展示客观现象,虽然看上去死板,却也正是科学价值所在。八角星纹的意义就留给读者想象吧。

凌家滩遗址玉鹰背面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刻图长方形板 

秦堂山遗址出土陶纺轮

秦堂山遗址考古发掘才刚刚开始,相关发掘资料还未整理发表,留给大众的期待还有很多。也许未来,这里的考古工作会持续很多年,也许将会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堂山遗址无疑是幸运的,而能够跨越六千年欣赏到先人的生活足迹,于今人来说,同样也是幸运的。

(作者为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史前太湖考古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太湖三白
赞东太湖
史前人,都画啥?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