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价值对比研究

2016-09-01李淑琴周军毕铁强高希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植入式生理盐水输液

李淑琴 周军 毕铁强 高希涛



·疗效对比·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价值对比研究

李淑琴周军毕铁强高希涛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价值比较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得8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分成PICC组(284)例,与VPA组(520)例。分别实施化疗,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VP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9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化疗者,推荐使用VPA法,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植入式输液港;PICC;价值比较

对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实施化疗,晚期者更是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多次化疗[1]。化疗药会对患者血管造成较大伤害,极易发生静脉炎症。如存在药液外渗,还会导致皮下组织坏死,增加患者主观痛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最近几年应用次数比较多的中心静脉通道器材,使用上述器材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难度,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输液港从结构上来讲更为复杂。从组成上来看,其主要由不透X线硅胶材质导管与注射座构成。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对比PICC和植入式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得出心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 2月我院收治得8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与病理实验检查以及医学影像资料证实,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乳腺癌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需行化疗患者。本实验通过患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化疗前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两种导管的利弊,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及意愿选择置管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分成PICC组(284)例,与VPA(颈内静脉中心输液港植入术)组(520)例。PICC组年龄为32.5~65.8岁,平均年龄为(43.6±4.1)岁。VPA组年龄区间为34.4~66.7岁,平均年龄为(48.9±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4~6个月的随访工作。以此为基础,对于PICC组284例患者使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体操作方式为: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操作,选择患者健侧肢体肘部正中静脉,利用便携式超声探查血管位置及走向,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穿刺置管。导管头端侧放置在上腔静脉内,回抽血液并用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后,用2~3 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使用无菌敷贴,覆盖在穿刺点上,放置后行X线胸片,全面确定导管位置,保证准确性。在完成手术之后,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 h,完成操作。

对于520例VPA组患者,使用BARD公司生产的VPA进行治疗。由有资质的医师在手术室操作。由取平卧位。将颈背部垫高,头部固定在一侧,用便携式超声选择血管位置,宽度及通畅性,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使用穿刺针从颈部胸锁乳突肌三角顶部穿刺,于导丝引导下,成功置入穿刺鞘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导管至上腔静脉,经C型臂X线机仰卧位透视患者无气胸且导管位置满意后,分离锁骨下方皮下组织形成皮袋。在隧道针的牵引下,建立隧道,常规引出导管至囊袋内,连接好注射底座,对输液港底座加以固定,缝好切口。用翼型针穿刺注射底座,连接输液接头,回抽血液并用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后,用2~3 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在完成手术之后,再次实施X线胸片检查,确定置管是否成功,输液港导管口应放置在上腔静脉下方位置1/3处(大约在胸椎6~7水平之间)为最佳。在治疗间歇期间,应做好对患者的维护工作,具体为:PICC组每7天维护一次,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实施封管。穿刺点位置每周均要常规消毒,用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后,用2~3 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PICC体外部分需无菌贴膜固定。VPA组使用前回抽血液并用生理盐水检查导管通畅情况,输液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1.3观察指标

要求患者定期复诊,观察项目为导管相关并发症,包含:静脉炎,感染和血栓形成。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VP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9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9 %。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与PICC相同,VPA的原料也是高级硅胶,导管质地柔软[3]。生物形容性良好,在使用之后不会对患者血管内膜造成伤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静脉炎和血栓形成概率[4]。材质导管顶部会通过特定途径,达到患者上腔静脉中,使用这种方式将药物传送到中心静脉内,为患者静脉营养,化疗和标本收集提供了静脉通路,使用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多次静脉穿刺而导致的痛苦,降低对静脉破坏程度,每月在使用前维护。相比PICC每周维护,减轻了院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了患者的来院次数[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n(%)]

从操作方式的角度来讲,和VPA相比,PICC更为简便。这种方式可对外周静脉加以选择,进而保证了穿刺成功率方式相对直观。本实验VPA组使用植入式静脉穿刺置管,虽说在超声定位环境下工作,但仍旧存在颈动脉损伤,进而造成血肿现象,严重者出现血胸,气胸现象。所以,中心静脉输液港置入法对于患者的经验和手法有一定的要求。

从本实验相关结果能够看出,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类型主要包含静脉炎,血栓形成,局部感染与导管移位等等。从并发症发生率上来看,和PICC组相比,VPA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小,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和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6]。因为使用PICC治疗法时,导管部分滞留在体外。所以说在插管位置皮肤上细菌会经过皮下隧道,转移到皮下位置,引起血管感染,在本次实验中,PICC组患者有16例出现感染现象,临床表现为体温上升,寒战。其中12例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后好转。4例用抗生素后未能取得显著效果,移除导管治疗7 d以上感染得到控制。VPA法是完全置入在皮下,不存在外露部分所以说局部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分析VPA组罹患感染原因,可能与在置入翼型针操作有关[6],还有2例放置于患侧,可能因为经改良根治术后,皮瓣积液引起输液港底部四周感染。由此能够看出,对患者实施输液港治疗时,首选健侧胸壁。

之所以会发生静脉炎,主要因为PICC于血管内走行路线较长,入路浅静脉管腔细小,在活动时日容易对静脉壁造成摩擦,进而出现静脉炎症。VPA选择颈内静脉入路,路线较短,经内部静脉血管腔较粗,VPA底座固定在胸壁上,患者在活动上肢时很少出现移动现象。所以说在本组案例中,VPA组无静脉炎者。

相关文献指出,癌症病史和中心静脉置管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相关学者指出,对于该类别患者,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之后,需要长时间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本次实验没有对患者实施抗凝药物预防,结果显示,PICC组患者有5例出现静脉血栓,在此其中有 2例存在无症状肺部动脉栓塞现象,出现该情况的患者表现为患侧肢体肿胀,经30 d抗凝治疗后拔管。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这2位患者经纠正后,继续使用另外一侧实施PICC化疗,在治疗期间使用了华法林实施抗凝,未出现血栓。在VPA组内,有 7例患者在植入输液港后,经彩超检查,证实为颈内静脉血栓,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异常,血脂指标高,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可能和血小板数量增多与高血脂存在关联性。有文献提示[7],中心静脉置管位置不正确,会在一定基础上提升静脉血栓发生危险。所以说,对于部分存在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长时间抗凝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8]。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化疗者,推荐使用VPA法,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陈小林,区咏仪,梁瑞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北方药学,2013,10(10):104-105.

[2]陈红梅,曹淑芬.植入式输液港和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72-74.

[3]魏晓琳,邢鹏,李丽莉.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的比较[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5):476-477.

[4]崔丽娜,薛萍,李阅,等.3种静脉输液途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5):1875-1877.

[5]王虹,刘晓娟,冷育清,等.年轻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5,26(21): 3274-3276.

[6]曾美钦,林朝春,石灵芳.3种深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119-121.

[7]毕铁强,周军,汪瑞,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2):25-28.

[8]郑明康,陈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47-50,54.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Value of Implantable Infusion Port and PICC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LI Shuqin ZHOU Jun BI Tieqiang GAO Xitao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ICC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implantable infusion port.Methods 804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patien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ICC group (284 cases),and group VPA(520 cases).Respectiv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chemotherapy,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rate.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 VPA was 2.69%.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ICC group was 14.79%.Data between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For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recommended the use of VPA method.This way can be in a certain exten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e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use.

Breast cancer,Implantable infusion port,PICC,Value comparison

R473

A

1674-9308(2016)21-024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1.156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猜你喜欢

植入式生理盐水输液
Physiological Saline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生理盐水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自制生理盐水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高龄淋巴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