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杏李“恐龙蛋”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2016-08-30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配子体花粉粒液泡

张 伟

(辽宁省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丹东118011)



美国杏李“恐龙蛋”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张伟

(辽宁省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丹东118011)

以美国杏李“恐龙蛋”为材料,系统观察了美国杏李“恐龙蛋”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发育,结果表明:2月中旬到2月底,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渐渐形成,排列疏松。2月底到3月初,形成单核花粉粒。3月初到3月下旬,形成二核花粉粒。

美国杏李“恐龙蛋”;大小孢子;雌雄配子

美国杏李是李和杏通过复杂的杂交过程育出的新兴水果[2],近年以来我国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引种栽培[1]。其果实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果实含糖量比任何一种单独杏或李品种的含糖量都高得多。目前国内的杏李多为从外引进的,共有7个品种,即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这些杏李杂交新品种具有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结果早、果个大、高产稳产、果实口感好、营养丰富、耐贮藏、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3],但是在引种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花期如何配置授粉树;早期落花落果问题严重等。这些都需要探讨其胚胎学发育规律的问题。就此我们对美国杏李中的“恐龙蛋”这一品种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美国杏李“恐龙蛋”。从2月13号开始取样,每隔2天取1次,直到4月13号共取样30个,选择其中的15个作为实验材料。供试材料要新鲜,无病虫害,且具有代表性。

1.2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目前较普遍的石蜡制片法,将美国杏李“恐龙蛋”从2月花芽形成开始到4月花朵完全开放制成玻片,然后在OLMPUS BH-2型显微镜下观察,并在DMB5显微镜下摄影。

2 观察结果

2.1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发育

2.1.1小孢子的发生。美国杏李“恐龙蛋”的造孢细胞孢原细胞是于上年分化形成,年后气温回升,孢原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小孢子母细胞,从早春取样材料中可以看到:这些小孢子母细胞体积比较大,初期常呈多边形,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颜色较深,没有明显的液泡,有的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图1)。此时花药壁有的已经开始分裂,各层细胞无明显分化。

2月15日~2月17日,在此时期细胞个体不断增大,细胞核更为明显,细胞棱角逐渐钝化变圆开始有少量的胼胝积累。此时,花药壁最明显的表现是绒毡层细胞体积的增大。

2月17~2月23日,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时期(图2)。胼胝质积累量增加,在初生壁与细胞质膜之间形成胼胝质壁并逐渐加厚将胞间连丝阻断,因取样时间较长只能看到减数分裂的几个片段。此时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形,胞质分裂为同时型。胼胝质在酶的作用下逐渐融解消失,四分体分离成单个的小孢子释放出来(图3)。

2.1.2雄配子体的形成。美国杏李“恐龙蛋”的小孢子刚形成时, 是含有1个核,尚未成熟的花粉粒,其细胞质浓,壁薄,向内凹陷。核位于中央(单核居中期)(图4),液泡不明显,从解体的绒毡层中获取营养和养分。不久(3月1日~3月9日)细胞体积迅速增大,细胞壁进一步增厚,细胞液泡化程度增加,逐渐形成1个中央大液泡,细胞核从中央移向细胞的一侧。之后,贴壁的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图5),形成2个子核,一个贴近花粉壁,是细胞的生殖核。另一个向着大液泡,为营养核(图6)。进入二核阶段以后,细胞质渐渐变浓,液泡逐渐消失。美国杏李“恐龙蛋”的成熟花粉为2核细胞,细胞内充满贮藏物质。

3 结论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与花芽花外形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石蜡切片观察,结合物候期进行分析,发现美国杏李“恐龙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及其与花芽、花外形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见表:

日期(月.日)花芽和花的外形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育时期2.13~2.17花芽萌动,芽体增大,芽鳞基部开始露绿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排列紧密2.17~2.23芽体迅速增大,芽鳞开张,花药由透明变暗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渐渐形成,排列疏松2.23~3.1花芽开绽,芽鳞渐落,花蕾露出,花药变为紫红色单核花粉粒3.1~3.9芽鳞渐落,花蕾半露单核花粉粒3.9~3.19芽鳞全落,花蕾分离二核花粉粒3.19~3.24花冠微露至初开二核花粉粒

4 讨论

虽然我们对“恐龙蛋”的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但是由于实验时选片不恰当没能对大孢子及雌配子体进行仔细研究,因此对于“恐龙蛋”胚珠与胚囊发育等状况还不了解,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有待解决。

[1]李勇革.美国杂交杏李新品种[J].农村新技术, 2003 (12).

[2]丁立军.美国杂交杏李恐龙蛋引种观察及栽培要点[J].山西果树.2006(5).

[3]于辉,李庆峰,耿凯,等.经济林树种——杏李的发展前景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4(4).

附录1:小孢子的发生过程

图1 小孢子母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期

图2 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

图3 释放出来的小孢子

附录2:雄配子体的形成

图4 小孢子单核居中期

S662

A

张伟(1983-),女,工程师,从事林业科研工作,E-mail:weizhang3306@163.com。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4.016

猜你喜欢

配子体花粉粒液泡
有风就够啦
海带配子体预发育适宜光照强度、密度和发育程度研究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SQ-1诱导的不育植株花粉形态电镜扫描观察
花粉块内花粉粒形态观察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植物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 研究进展
白念珠菌液泡的致病性作用
不同环境因子对珍稀观赏蕨类金毛狗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
杨树2n花粉形态判别方法的比较1)
农用纸膜破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