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口花生风险分析
2016-08-30庞国兴王少军石文娟胡东青王丹李少骞
庞国兴 王少军 石文娟 胡东青 王丹 李少骞*
(1.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青岛 266001;2.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出口花生风险分析
庞国兴1王少军1石文娟1胡东青1王丹2李少骞2*
(1.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266001;2.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使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山东花生出口进行了全面的风险分析,确定了出口欧盟、日本的花生为高风险产品,对于指导花生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出口;花生;风险分析
1 前言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油两用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发展和平衡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近年来,我国出口花生因黄曲霉毒素、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频频被国外通报和退运[2],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这样的严峻形势,亟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风险分析。本研究使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出口花生进行分析风险,确定出口花生的高风险国家,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这对于保障我国出口花生质量安全,扩大我国花生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2 出口花生风险项目评估
2.1风险识别
2.1.1生物性风险因子
花生在田间易遭受病虫害如锈病、叶斑病、螟虫、千足虫、蛴螬、白蚁和线虫侵蚀,在贮藏环节易遭到谷盗、印度谷螟、米象等仓贮害虫的危害;出口花生制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沙门氏菌、大肠菌群等致病菌的污染。
2.1.2化学性风险因子
2.1.2.1黄曲霉毒素污染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天然毒素,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几种真菌产生。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主,产生黄曲霉毒素[3]。花生在生长、收获、加工、仓储、运输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黄曲霉等霉菌侵染,并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2.1.2.2重金属镉污染
花生中的镉主要来源于土壤污染,而土壤中镉的来源主要是矿区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在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是导致土壤镉污染的最大原因。另外,农田施肥、农药施用等管理不当也均可造成土壤及农作物的重金属镉污染。
2.1.2.3农药污染
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杂草,常常使用大量农药(如丁酰肼、毒死蜱、乙草胺等)或促生长调节剂。根据对各花生产区的调查,在花生种植时毒死蜱的使用较为普遍,而澳大利亚对毒死蜱检验较为严格,风险较高;日本对乙草胺的限量要求比较严格;此外,出口花生被检出六六六超标,很可能为土壤残留。
2.1.2.4食品添加剂
花生制品除花生油和花生酱外,多是膨化、裹衣、着色、油炸等即食食品,常用食品添加剂有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这些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出口国家的标准。这方面另外的风险是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如近几年发生的“吊白块”、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等事件,特别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均是不法商贩或企业非法使用禁止在食品中应用的添加剂所致。
2.1.2.5其他化学性风险因子
花生包装中的脱氧剂也是主要被关注的化学危害。西班牙等部分国家要求花生脱氧剂包装袋外表面禁止印刷文字和标识,避免印刷使用的染料直接与食品接触,必须保持袋装脱氧剂的洁净卫生。此外应在证书中注明脱氧剂成分,并标明其禁止食用和无毒。
2.1.3物理性风险因子
我国出口花生以花生仁、花生果等原料类花生为主,花生在收获、贮藏、运输、脱壳等过程中容易遭受玻璃、金属、石块等杂质污染,此类风险较高;出口花生制品中也可能存在玻璃、金属、石块等杂质污染的风险;此外,在国际动植物检疫中,土壤均被各国禁止入境,因为土壤中易携带各种真菌、病原生物等,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农业危害。由于花生果为花生收获后不用脱壳直接加工的初级产品,水洗不干净甚至不水洗易导致国外通报。
2.1.4转基因问题
目前我国花生尚没有转基因花生种植,但向欧盟出口裹衣花生等花生制品(含有大米成分)时,需要警惕转基因问题。
2.2不同国家/地区技术法规与标准要求
2.2.1欧盟
欧盟于2006年12年19日实施了1881/2006号指令,公布了欧盟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其中人类直接食用或直接用做食品原料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 ppb,总量(B1+B2+G1+G2)小于4 ppb[4];另外欧盟还颁布了401/2006/EC、884/2014/ EC等指令要求,规定涉及了对于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抽样、查验、证书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2008年,欧盟通过了关于农残限量的 (EC)149/2008决议,其中涉及花生的有435种农药残留限量。
2.2.2日本
2011年10月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食安发0331第6号公告开始实施,改变了抽样方法和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以纸箱包装、含量在4.5 kg以上的货物为例,日本将每个检体的取样检测量由500 g提高到5000 g,从1个检体增加为3个检体,限量由黄曲霉毒素B1限量10 ppb更改成黄曲霉毒素总量限量10 ppb。此外,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涉及花生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近300项,尤其是对中国产大粒原料花生黄曲霉毒素以及乙草胺等项目实施命令检查。
2.2.3俄罗斯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了对花生中重金属镉的检测,其限量要求和以前澳大利亚要求一样,为0.1 mg/kg,因此出口俄罗斯应注意镉的限量要求。
2.2.4香港
香港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以下简称《规例》),对出口花生提出了涕灭威、灭线磷、丁硫克百威、苯线磷、杀线威、百草枯、特丁硫磷、三唑磷、克百威、百菌清、灭多威、甲拌磷和乙酰甲胺磷等多项农残要求,因此出口香港应注意对《规例》中农残的监控。
2.2.5其他国家
除欧盟、日本外,目前约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此外其他国家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包括花生在内的食品中农残的要求,如印度尼西亚在2009年修订了对新鲜植物源性食品进出口安全管理措施,对蔬菜、水果、粮食、花生等的农残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对花生中涕灭威、多菌灵等14种农药残留提出了限量标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花生的对外贸易,给我国和企业造成了极大损失。
2.3山东出口花生国外通报情况
2012-2014年,山东省出口花生被国外官方通报199批,通报项目主要涉及黄曲霉毒素、霉菌、毒死蜱、腐败、异物和证书等,其中黄曲霉毒素不合格占全部通报的91.96%;主要通报国家/地区有欧盟、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中欧盟占全部通报的66.83%,日本占全部通报的30.65%。近3年山东花生出口情况和国外通报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2012-2014年山东出口花生情况
表22012-2014年山东出口花生国外通报情况
2.4风险项目识别
通过对出口花生种植、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法规标准、国外通报等信息,识别出出口花生主要存在的风险(见表3)。
表3 出口花生主要存在风险
3 出口花生风险等级的确定
3.1出口花生项目风险严重度(x)分析
风险严重度(x)等级标准设定见表4。
表4 出口食品X等级标准
3.2出口花生风险发生概率(y)分析
根据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实际,在出口方面选择国外通报、风险监控和出口检测等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见表5。
表5 出口食品Y等级标准
3.3出口花生检测项目风险等级的确定
采用风险矩阵方法进行评估。风险影响程度(x)、风险发生概率(y)与风险重要性等级(Z)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记为:Z=F(x,y)。函数F可以采用矩阵形式表示,以要素x(x1,x2,…xm)和要素y(y1,y2…,ym)的取值构建一个m×n阶阵,行列交叉处的Z值即为所确定的计算结果。根据方差理论,可得出Z 与x,y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为:
上式中,m、n为概率系数,可以反映出x、y分别对Z的贡献。一般情况下可以各取0.5;有些情况下认为x对Z的贡献比较大,可m取0.7,n取0.3。本文对m、n的赋值各取0.5。
根据公式(1)计算出Z,将计算结果分为4个档次,对应4个风险等级:Z值在1-2对应风险等级为低风险;2.01-3对应风险等级为中风险;3.01-4对应风险等级为高风险;4.01-5对应风险等级为极为风险。由此可以确定出口欧盟、日本、俄罗斯、香港以及其他国家花生的检测项目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见表6。
表6 出口花生检测项目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3.4山东出口花生风险等级确定
产品风险分级是指在全面衡量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特性、贸易国别、质量历史状况、安全风险监控结果以及日常检验检疫要求和实际情况等因素,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产品风险等级。
通过评定产品中项目风险的严重程度,结合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确定项目的风险等级;再综合考虑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项目数量,最终确定产品的风险等级。产品风险等级按高到低可分为3级。该风险等级应随风险信息变化动态调整,具体评价对照见表7。根据出口花生风险等级评价标准,确定出口花生的风险等级,见表8。
表7 产品风险等级评价标准
表8 出口花生风险等级
4 风险管理措施
4.1严格原料验收
出口花生企业应建立花生原料收购操作规范,明确质量要求、验收程序与验收标准等;原料收购人员应熟练掌握和应用收购控制要求;对于出口欧盟、日本等高风险国家/地区的花生原料应严格收购标准,根据黄曲霉毒素产地普查结果和出口产品的风险程度,选择符合进口国要求的花生种植地收购原料。在原料收购前、入厂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料质量安全项目符合进口国要求。其中,花生果水分应当控制在10%以下,花生仁水分应控制在9%以下。对收购原料实施批次标识管理,分批存放,每批次不超过100 t。原料批次编号中应包含种植地编号,避免将来自不同种植地的原料混淆。
4.2储存要求
具备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储存能力,并建立完善有效的花生原料储藏管理规范,明确储藏环节操作要求;出口生产企业须加强储存仓库管理,地面应平整、干燥、清洁,垛底应垫高并合理铺垫,防止产品受潮霉变;储存仓库应具有防虫、鸟、鼠等措施,且无异味污染;原料与成品分库存放,货物存放要整齐,离墙、离地、离顶放置,并在货物前挂牌标识;不同种植地、批次的产品不得混放;储存库内安装温湿度计,并定期检定;储存库温度应保持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以防花生受潮产生霉变;储存期间定期检查花生原料的质量状况,如果发现生霉现象,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对有关货物进行必要处理。
4.3加工和检验要求
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筛选机、脱皮机、操作台等加工设备进行打扫清理,不得有留存的花生仁、花生碎粒等,以防受潮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在加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将杂物、不完善颗粒特别是霉粒、芽粒、虫蚀粒挑拣干净,并加强跟班检测;生产企业制定符合进口国要求的成品检验标准,应包括水分、黄曲霉毒素、不完善粒等项目,验收标准应不低于《花生标准》(CAC200-1995)的要求。
4.4装运控制要求
装运时应注意天气情况,没有防护措施时,不允许在雨雪天装箱,以防止水湿;在装运冷库中储存的花生时,应先将其搬到阴凉、干燥、清洁处,温度平衡至室温时再装运,避免凝结水造成霉变。
4.5企业自检自控体系
根据我国及输入国的安全卫生要求,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制定本企业的安全卫生项目监控计划(包括农残、重金属、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等),并适时动态调整。企业要有效实施监控计划,按照要求进行抽样和检测,确保花生原料、成品检测样品的代表性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参加检验检疫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并结合企业情况,积极制定自身能力验证计划,定期/不定期与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比对等技术活动,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企业对自检或者委托检测发现的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样品进行调查,应首先确认超标批次,然后根据批次号追溯到原料种植地,调查情况,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企业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5 结论
本文使用风险矩阵方法对出口花生进行分析风险,确定了出口花生的高风险国家,并针对高风险国家出口花生产品,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这对于保障我国出口花生质量安全,扩大我国花生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1]孙学武,王才斌.中国花生对外贸易概况及前景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1):129-133.
[2]胡东青,庞国兴,张治宇,等.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预防和控制[J].花生学报,2011,40:36-38.
[3]王耀波,门爱军,张鹏,等.建立防范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GMP设想[J].花生学报,2002,31(2):18-22.
[4]庞国兴,丁雷霞,姜军,等.青岛地区花生种植地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8,18(2):64-65.
Risk Analysis of Shandong Export Peanut
PANG Guoxing1,WANG Shaojun1,SHI Wenjuan1,HU Dongqing1,WANG Dan2,LI Shaoqian2*
(1.Qingd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Qingdao,Shandong,266001;2.Shando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Risk matrix approach was used in this paper and comprehensive risk was analyzed in Shandong peanut.Peanut exported to EU and Japan was classified high risk products,and it is significantly for peanut export.
Export;Peanut;Risk Analysis
S-03
E-mail:pangguoxingciq@163.com;*通讯作者E-mail:lsqian@hotmail.com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 (SK201363);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2014IK100)
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