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广州政府在国际马拉松比赛运作中的作用定位*
2016-08-30洪俊雄
洪俊雄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20)
试析广州政府在国际马拉松比赛运作中的作用定位*
洪俊雄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20)
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作进行分析探讨,以理清广州政府在此赛事中的作用定位。研究发现,广州政府在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运作中,成功地借鉴了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最优规律,并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制定管理政策,使广州国际马拉松赛获得迅速发展,这为政府筹办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参考依据。
广州;政府;马拉松;运作;作用
在现代体育发展日益成熟的趋势下,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备受青睐,大型体育赛事与国家行政、市场运营、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关联也愈加紧密。如举办奥运会,既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也牵扯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既是一国实力的象征,又能提高国家形象地位,更能促进举办地文化、交通、城建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可见举行大型体育赛事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愈加丰富和显著[1]。与之相对应,政府如何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型体育赛事使其功能得以顺利展现则成为赛事运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因而探析政府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职能与作用,对于办好比赛,发挥赛事功用有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于体育的管理主要参照苏联模式,即利用行政手段对大型赛事进行强制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带动了政府在体育赛事中定位的转变。特别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以后,政府在体育赛事中的作用与地位面临着更加重大的调整。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同时把握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成为新时期政府在体育赛事定位中的调整方向[2]。随着北京奥运会逐步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功能,公共管理理论被学界引用到对政府与大型赛事关系的研究分析中,由此及彼,成功推动了政府对体育管理的改革[3-6]。在紧随其后的广州亚运会中,政府在赛事中的作用与地位进一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下社会对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需要。
虽然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赛事对于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周期较长,且举办国家和城市不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赛事功能的发挥造成局限性。相反,一些周期较短,且又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例如近年在各个城市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对举办地的影响力则更为长效深远。
始于 1896年雅典奥运会后的现代城市马拉松比赛,于 20世纪 50年代在中国开始得到逐步推广,在中国最初的比赛性质为全国性比赛, 80年代后才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国际马拉松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厦门和上海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7,8]。这些区域国际马拉松比赛颇具影响力,在提高城市声誉、增加经济收益等方面均有突出效果。目前学界对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市场运作与组织形式等方面[9,10]。然而国际马拉松赛能否顺利举办,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可是学界对政府在国际马拉松赛事中定位的研究稍显薄弱。
另外,北京于1981年开始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上海和厦门则分别于1995年和2003年举办。相比之下,广州作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中心城市,参与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时间却相对较晚。但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政府在构建市场经济体系上则相对成
熟,服务型政府的机制更为健全。因而虽然广州国际马拉松赛起步晚,但是很快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并迅速步入正轨。本文通过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引入公共管理理论,对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运作进行分析,以揭示政府在筹办赛事中的作用定位。透过对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政府定位的分析,既能给其他城市开展或改进马拉松比赛的管理提供借鉴意义,也能进一步对当前广州政府的转型方向进行预测。
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运作
体育赛事经过漫长的发展,其运作管理在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赛事本身的要素主要包括赛事属性、预算控制、风险与法律、人力资源、后勤、信息沟通、营销、竞赛和评价。相应的,体育赛事的运作分为赛事启动、计划组织、实施、赛事结束等几部分,其中各部分的管理内容则包括预算与控制、风险及法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竞赛管理等方面[11]。现在就以此赛事运作模型为参考,对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运作进行解析。
1.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启动
赛事启动包括确定比赛的主题、可行性研究以及申办。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主题的确立与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密不可分。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为广州市带来了朝气蓬勃的运动精神,而“后亚运时代”广州市如何塑造城市的运动形象,如何提升城市的运动风格则迫在眉睫。最终,广州市选择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希望以此“融合传统文化、国际时尚、人文风情、全民健身于一体”。
在主题确立的基础上,广州市体育局对举办马拉松比赛进行了可行性调研,在搜集了世界各地知名马拉松赛事的相关数据后着重论证了广州马拉松比赛的价值所在。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活力上,还体现在增进全民健身意识、凝聚市民精神以及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上,另外,定期举办马拉松比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长远拉动经济增长[12]。通过对广州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可行性的论证,广州市政府最终决定向国际田径联合会申办这一大型赛事,由政府牵头组织完成了赛事的启动工作。
1.2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计划与组织
以 2014年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例,主办方是广州政府及广州市田径协会,承办单位有广州市体育局,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等区人民政府以及广州市体育竞赛中心,广州市田径协会。其中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财政计划、风险与后勤方面的计划制定。体育竞赛中心与广州市田协主要负责制定竞赛的具体规程。营销方面,则是由政府调控,外包给协办单位负责。具体工作内容包括赞助、广告、门票、推广、品牌等。可见,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组织采用的是职能组织结构,即将具体工作任务部门化,不同的部门被指派专门的任务领域,既避免了职责的重叠,又明确了分工。在广州马拉松赛计划中,各区政府承担所在区域马拉松赛的相关事宜,体育部门则只管理赛程等内容。为了避免职能组织结构可能存在部门间因沟通不畅而导致冲突的局限性,广州马拉松赛组委会负责总体协调工作,以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晰而又相互配合、协调互助。
1.3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实施
体育赛事的实施是运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实际操作中,赛事的实施有时会与计划与组织重叠。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实施有较为明显的分期。前期主要由政府负责,包括场地建设、寻找赞助、预算的确定、开闭幕式、招募志愿者、运动员报名等。后期则主要由各协办单位负责,如资金的筹集、门票的发售、赛事推广等。赛事期间各部门的协调是保证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1.4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赛后评价与管理
赛事结束后的评价能够发现问题、提供反馈并提高后续服务,尤其是新闻媒体对赛事的评价,可对赛事起推广作用。以 2012年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赛后为例。媒体提出了优化路线,“跑出广州特色”的口号,促使 2013年的比赛线路得到进一步完善,参赛者还包括被赛事吸引而来的 200多名香港跑友[13]。赛后的管理工作则包括成绩的编制与印发、对参与者的感谢、器材等设备的归还、财务的决算、工作总结、奖励等内容。2014年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为参赛者设置了名次奖励(表1)。
表1 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奖金设置情况(单位:美元)
表2 广州国际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比赛相应名次与奖金设置情况(单元:美元)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虽然其起步较晚,但已经建立了“公平竞赛、奖金激励、抽签报名、慈善公益、科技研发、冠军领跑”这六大平台[15]。广州马拉松赛的进展迅速与广州市政府在赛事中的准确定位密不可分。
2 广州市政府在筹办国际马拉松赛中的定位
2.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产品性质与有效供给
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到今天,基于其产生后对于消费者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可以把其归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另外,大型赛事又可以通过收取场地门票费及销售转播权而排他,因此可以认为大型赛事是一类准公共产品[3]。依此分类方法,可以判断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属于准公共产品。
一般而言,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对于体育赛事而言,体育场馆的建设,与之相关的交通系统铺建等内容,皆是由政府组织办理。而营销部分,多是由私人部门即市场负责,政府只进行督导。由于政府能够调集社会资源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的能力方面要高于私人供给。就广州国际马拉松赛而言,赛事的组织、赛道的建设、赛事中的治安维护等,私人部门难以承担,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完成。
然而,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时,难免不会出现低效率的情况,导致低效率的情况包括:(1)官僚为寻求自身利益,盲目扩大供给,造成公共产品供给过多,例如将场馆建设视为政绩工程,重复修建;(2)政府结构臃肿消耗预算;(3)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缺乏创新,成本过高,质量差;(4)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过高导致财政压力;(5)腐败问题加剧公共产品供给的浪费现象[3]。
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了政府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时,时常出现负外部性。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本身具有经济人的特性,这种特性容易导致政府在供给时违背目标和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为了避免政府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时出现负外部现象,需要将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多元化,而多元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引入市场机制”,使非政府组织也成为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此外还要“建立顺畅的利群群体表达机制”,加大公众的参与度。以及“以法治规则界定政府职能边界”,并引入“绩效评估提高政府供给质量”[16]。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体育产品的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弃其管理权,而是政府适度地把筹办大型赛事的职能让渡给非政府组织,以此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办事。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在举办时非常注意消弭负外部性的影响。例如2012年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举行时,就利用网络对赛事征集意见、获取公众支持,扩大了公众的参与度[17]。此外,大力引入市场机制也成为广州政府的重要手段。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入选“2014年度中国十大马拉松”的评语就印证了这一点。
表3 2014年广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评语[18]
由表3可见,广州国际马拉松的赞助商参与与推广力度较大,其公共产品的供给多元化。另,2015年 4月16日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拍卖,“通过公开市场方式征集 2015-2017年广州马拉松赛市场开发和赛事运行服务合作方”,促使“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更规范化”。广州政府此举促成了国内马拉松赛的首次拍卖[19],提高了大型赛事产品供给的效率。
2.2 广州政府在国际马拉松赛中的作用分析
赛事的产品供给性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政府要顺应这一潮流,完成对自身职能的转型,使自身既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又能对管理事务实行宏观调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对政府作用都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其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治理型”政府,“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调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的职能,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在现有国情下,我国服务型政府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转变职能:一是“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服务”;二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和谐、可持续的环境”,以及“提供服务”[3]。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虽然只举办了三届,但政府在其中的行为基本以服务型政府的原则为导向。赛事运作中,广州政府在赛事启动、计划与组织、实施中都起到牵头作用。同时政府也意识到“没有政府支持,企业做不了,只是靠政府主导也有局限性”,“需要一个最优化的运作模式”[19]。因此政府积极引入市场,通过部分赛事公共产品的竞拍、招标,实现平等的竞争与服务。另一方面,广州政府努力将赛事发展与人民的健康、城市本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名城、和谐、健康”为主题,以及“以城市为舞台”的理念。广州政府在赛道设计中,体现了广州“‘一江两岸’的优美景色和城市风貌”,突显了广州的城市形象[20]。再者,传统的政府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而在广州马拉松赛事中,政府的作用不是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而是一种自上而下、左右兼顾的协调和引导;不是单方向的传达任务,而是既有自上而下的任务分工,也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这种双向流通的信息渠道,是高效赛事效率的必要保证。
广州政府在国际马拉松赛事中的定位,基本上遵循了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规律,建立了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多元化的产品供给机制,使其符合市场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另一方面,广州政府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来管理马拉松赛事,设立平等竞争的服务平台,以人文需要为本发展赛事。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广州国际马拉松获得了迅速发展,朝着世界一流赛事的方向前进。
3 结论
城市马拉松赛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潮流[21]。2012年才开始举办的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一跃成为全国十大马拉拉赛事。其成功的经验与广州政府在赛事运作中的准确定位关系密切。(1)广州政府在马拉松赛事的运作中,确立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最优运行模式。从赛事启动一直到赛事结束的管理,广州政府为满足公共产品供给的高效率,建立多元的产品供给方式,让比赛产品供给符合市场规律,使利益最大化。(2)广州政府在马拉松赛事运作的管理上,以服务型政府为标杆。在宏观调控的原则下,努力建立公平的赛事竞争平台,使赛事获得最佳服务。此外,广州政府尽力让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文化与民众素质挂钩,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政府在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中的成功经验,为国家制定体育事业的发展路线提供了参考,也成为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提示。
[1] 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1-27.
[2] 刘青.新时期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12-15.
[3]韩录.重大体育赛事中政府角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 戴健.“后奥运时代”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转变的目标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1-3+9.
[5] 张楠,孙占峰.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6):7-10.
[6] 洪俊雄.重大体育赛事中政府地位与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191-193.
[7] 築地美孝.马拉松[M].冯中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1-4.
[8]文超.中国田径百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5-78.
[9] 褚孝勇.对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市场化运作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0] 闫俊涛.对北京国际马拉松竞赛组织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1] 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2] 孙嘉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N].广州日报,2012-10-11.
[13] 线路再优化 要跑出“广州特色”[N].广州日报,2013-8-23.
[14] 奖励办法[EB/OL]. http://www.guangzhoumarathon.com/marathon/catalog/rules.
[15] 广州马拉松赛工作总结会议[EB/OL]. http://www.gzsports.gov.cn/info/1480/5149.htm.
[16] 邓春林,王开永,张新萍等.论体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的负外部性[J].体育学刊,2010,17(7):15-18.
[17] 胡群智.过半网友挺广州举办马拉松比赛[N].广州日报,2012-9-6.
[18] 2014中国十大马拉松评选揭晓[J].跑步世界,2015:64.
[19] 孙嘉晖.广马成中国马拉松交易所“第一拍”[N].广州日报,2015-5-6.
[20] 广州马拉松赛获2014年中国马拉松赛金牌赛事[EB/OL] http://www.gzsports.gov.cn/info/1480/4987.htm.
[21]中国田径协会2015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赛事日历(1月7日更新)[EB/OL]. http://www.athletics.org.cn/marathon/tzgg/2015-01-07/461231.html.
The Orientation Role of Guangzhou Government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athon
HONG Jun-xiong
(Guangdong Finance Academy Sports Instruction,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o clarif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competition in guangzhou.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guangzhou govern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the marathon, succeeded in reference to the sports public products supply efficiency optimal rule,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riented management policy, make the speedy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ther big sporting events.
Guangzhou; government; marathon; operation; role
广东省哲学社科2013学科共建项目(项目批准号:GD13XTYO5)。
洪俊雄(1980-),广东广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社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