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2016-08-29

中外文摘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康氏官府康有为

□ 吴 钩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 吴 钩

晚清的康有为曾在《拟免跪拜诏》中,对跪拜礼的流变作了一个扼要的回顾:“(先秦时)天子为三公下阶,为卿离席,为大夫兴席,为士抚席。于公卿大夫拜,皆答拜”;“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氏身处的那个时代,跪拜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难怪康氏的朋友谭嗣同要猛烈抨击清王朝:“繁拜跪之仪以挫其气节,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书之禁以缄其口说,而文字之祸烈矣。”

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清人跪得那么殷勤、欢快,无非是士风的退化。如果我们去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便会发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要求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一名清初的士子观察到,“迩来士大夫日贱,官长日尊,于是曲意承奉,备极卑污,甚至生子遣女,厚礼献媚,立碑造祠,仆仆跪拜,此辈风气愈盛,视为当然,彼此效尤,恬不为怪”。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

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因为跪拜礼已经被赋予了强烈的自示卑贱的内涵,康有为才想替光绪皇帝写《拟免跪拜诏》。

(摘自《大河报》)

猜你喜欢

康氏官府康有为
略论康有为之《大同书》
《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心境
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
江西大余县旁牌舞的传承与价值研究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
普陀山书法琅琊榜·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