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为何能在淮安遍地开花?
2016-08-27李天琪
李天琪
2015年9月底,江苏省淮安市对全市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淮安市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72504人,而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106732人,占比22.59%。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小学生有76164人,初中生30568人。
传统观念中认为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才可称为留守儿童,但是在很多学者眼里,父亲母亲在儿童成长阶段各个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父母一方不在身边即成为留守儿童。也就是说,淮安市有10万名儿童面临着父爱或者母爱缺失的问题。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去城里打工挣钱,争取在城市生活的机会,但是由于收入、户籍等现实原因往往“自身难保”,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另一方面为了生存,留守儿童的父母又不能轻易离开工作岗位、离开城市,回到孩子身边。正是这种“带不出”和“回不去”,导致了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
淮安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但是早在2004年淮安市就在全国率先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关爱工作网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现场会在淮安市召开;2008年“国际儿童日”,新华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环球直播报道淮安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场。十余年,淮安市不余遗力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 多部门联动
2004年,淮安市出台《关于实施关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政府组织出面对这些“没人管”的未成年人实施全面的关爱和监护。据淮安市当年统计,2004年在外务工人员近10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40万人,这群被忽视的孩子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心理个性发生异常,少数未成年人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指导。但与此同时,中小学周边的网吧、游戏厅、KTV等对孩子学习成长不利的休闲场所,对无人看管的他们来说,简直是“潘多拉魔盒”,使他们极易出现失范、越轨的行为。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还需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倾力参与。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缺席了他们的成长,对他们造成了侵害,所以在政府层面国家应该为其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社会层面整个社会应该从关注延伸到出手支援。
在这一点上,淮安市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列入规划重点内容和考核体系,统筹部署推进;将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服务体系、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先后列入全市妇女儿童8件实事。并且出于“责任分配不明,留守儿童保障工作出现问题后各部门相互推诿”的担忧,淮安市委办、市政府又专门成立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细化分解责任,各职能部门也分别制定了工作细则。
淮安市妇联在留守儿童工作探索实践中将社会化的理念贯穿关爱工作全过程,在多年的工作调研中,总结出要发动整合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入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此,特地与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合作,组建“社工”关爱队伍,实施“阳光行动”,为单亲特困家庭儿童提供情感疏导、心理咨询、科学家教等服务。
在淮安市妇联的推动下,淮安连续数年坚持“舂蕾计划”“春蕾圆梦工程”“关爱贫困孤儿”“四季平安盒”等儿童公益救助项目,累计争取救助资金600余万元,新建春蕾班27个,发放“四季平安盒”5205个、儿童公益手机1000部,使数万名儿童受益。
针对儿童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淮安市政府牵头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行动,围绕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预防网瘾等内容,通过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安全自护教育,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教育,使留守流动儿童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妇联、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以及爱心帮扶、心理咨询等社会专业机构联动合作,以“爱自己、会生活”为主题,深入学校、社区(村),广泛开展安全自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留守流动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和自防能力。
淮安探索: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品”。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是很长一段时期无法改变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区以及政府各方面协调合作。有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认知,让更多的儿童不再留守,淮安市妇联以科学家教进万家为主题,大力开展家教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经统计,累计开展家教讲座123场、“校外教育大篷车”进乡村活动18场。并组建了淮安市家教宣讲团,定期分赴乡镇、社区(村)为留守儿童家长普及科学家教知识。
光号召家长还不够,为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汇聚承担各方爱心资源、畅通资助与受助渠道,淮安市妇联与江苏省妇联联动,实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蒲公英行动”,建立蒲公英网上爱心家园,面向社会招募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目前,淮安市共招募了1000余名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与留守流动儿童共同交流生活。
除此以外,淮安市制定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计划,积极承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同享阳光,让爱飞翔”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计划,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依托淮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每年为100名农民工子女提供“五个一”公益服务(一个科目的校外培训、一次主题夏令营活动、一次健康体检、一次才艺展示活动、一次城乡儿童结对圆梦活动),让这些孩子能够在爱的阳光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爱心妈妈”在淮安遍地开花
2006年,25岁的徐州妹子洪玲为了少时的梦想,毅然无悔地选择扎根他乡来到淮安市盱眙县希望小学做一名平凡而伟大的小学教师。在她看来,把梦想放飞在偏僻的乡村小学,用自己的力量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何尝不是一种精彩人生!
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刚到盱眙时,希望小学的艰苦条件还是让她始料不及。在盱眙举目无亲的洪玲只能住在学校集体宿舍,宿舍的门窗都有着小手指粗细的缝隙,碰到下雨天雨水就会渗到屋子里,只能靠报纸勉强重新“装潢”。
十年里,艰苦的条件不曾让她的爱心褪色。她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功课,也关心着他们的成长。洪玲班上有个叫刘星的男孩子,平时淘气不说,作业连续几天也没按时完成,还经常迟到。一天中午,她把刘星留在办公室写作业,告诉他只有做完作业才能让爸妈领回家。刘星表情有些为难:“洪老师,作业我能写完,但是没人会来接我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妈还有精神病,不出屋的。”这番话让洪玲始料未及,从其他老师那里打听得知,小刘星不是个贪玩儿的孩子,相反他很孝顺很懂事,每天下课铃一响,他就会拖着书包一路跑回家。家里只有他和生病的妈妈,他不仅要给自己做饭,还要伺候妈妈吃饭,打理两个人的日常起居。这两天小刘星的妈妈犯病了,到处乱跑,小刘星虽然人在学校,但是心里一直悬着,担心妈妈出去伤人或是被人伤。听罢,洪玲鼻子一酸,眼泪直在眼里打转。第二天,洪玲表扬刘星昨天作业完成得特别好,放学带着他去小超市买了两大袋吃的用的,并送他回了家。后来的日子里,洪玲默默关注小刘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像严师又像慈母,小刘星也很争气,用行动回报老师,成绩突飞猛进。
小刘星只是洪玲帮助过的许多孩子中的一个,盱眙县有30万人外出务工,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十年来,洪玲对留守儿童格外关心,在她十多本笔记本中就记录着800余名曾帮助过的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孩子们私下里管她叫“爱心妈妈”。这位细心的爱心妈妈平时在包里常备着毛巾、小剪刀、针线包,孩子们的指甲长了就帮着剪;小脸脏了就帮着洗;衣服脱线了就帮着缝。
顾庆佳是淮安区地税局的一名机关干部,2010年3月,她与朱桥镇孤困儿童小倪结对当上爱心妈妈。13岁时小倪的父母外出打工后多年不归,对小倪和她奶奶不闻不问。顾庆佳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倪那低矮破旧的家,第一次直面小倪那双流露出渴望被关爱的眼神,看着她奶奶噙满泪水,求助地望着我的瞬间,一份冲动和责任油然而生,一定要让这个孩子重新找回失去的母爱,找回家的温暖。”有一次,顾庆佳去看望小倪,问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小倪低着头,张开口的鞋子在地上不停地磨来磨去,过了老半天,一头扑进顾庆佳的怀中眼含泪水地说:“我要妈妈!”顾庆佳紧紧搂着小倪,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眶中流出。由于小倪没有出生的资料,户口一直没有着落。得知这一情况后,顾庆佳多次往返区妇幼保健院、妇联、公安局……终于为小倪办好了户口,小倪也步入新的校园,开始崭新的中学生活。小倪在中学的生活和学习的费用,顾庆佳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她安心读书。
像洪玲、顾庆佳这样的爱心妈妈在淮安市有很多:王店乡古城街道留守儿童之家的李燕,数年如一日,从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2013年被评为淮安市优秀“代理家长”;负责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工作的王子茜,志愿加入结对帮扶工作,组织、策划、沟通、联络、协调,帮助数十名留守儿童找到关爱他们成长的爱心妈妈,通过她的努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涟水县朱码镇孙徐村的马玉花,创办树人校外辅导站,已为11批留守儿童筑造快乐港湾,让无人看管的孩子远离打架闹事和沉迷网吧。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号召“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方式是淮安市妇联近年来积极推动鼓励的重要方式之一。近两年,淮安市妇联致力于推动将涟水、盱眙作为全省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体系建设试点区,探索建立了以家庭、学校、社会为主体的关爱模式,并得到了江苏省妇联的推广。
据淮安市妇联主席顾晓芳介绍,下一步淮安市妇联将立足理论研究、机制建设、公益项目三个层面,进一步加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理论研究,为更好地建立健全关爱服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同时,积极做大做强儿童公益慈善项目,力争让更多的儿童受益受惠,做到“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让妇女儿童脸上先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