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

2016-08-26樊向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楚辞魏晋屈原

樊向飞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程度已经很广泛,人们对它很重视,甚至把它看成是超凡脱俗的风神,屈原已成为一种人格的典范,人们以民俗的方式将有关他的地望进行传播,他的传说也在民间不断流传。《楚辞》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抒情性和华美的艺术形式很受文人们的重视,与两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其重视程度更大些,文人们经常以《楚辞》作为文学资源,进行学习和仿效,文人们把它的句式、意象、词语,经常运用到诗词作品中,在与各种文学体发生碰撞、融合时,促进文学形式向前发展,唤醒新型文体的产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楚辞接受

楚辞对于魏晋文学的影响很深,一部作品的本身通常都反应出其作家的人格精神,而屈原作为楚辞代表性作家其人格精神也在作品中展现无遗。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正是接收了这种人格精神,才接收了楚辞,并有选择性地进行继承,从而创造出优秀的五言诗。这些作品中都体现了楚辞了精神,也体现出了围巾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点。

1.对艺术精神的接受

1.1华丽辞藻的表层接受

魏晋时期的文学,文人们对于文学自身的审美比较重视,所以摆脱了政教的约束。文人们从本质上理性地认识文学,在创作上,也开始追求用华丽的辞藻来表现作品。如《诗品》中将曹植的诗歌风格概括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品》中评王粲的诗为“文秀而质赢”,《文心雕龙·才略》中论刘勰的诗“景纯艳逸”。而伎心雕龙·辨骚》中评楚辞的最大艺术魅力,是其具有“惊采绝艳”,因此吸引着后代的文人们。从文学审美的角度上讲,楚辞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们所要追求的文学审美相融合,因此被接受和模仿。

1.2“香草美人”手法的深层接受

楚辞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手法,寄情言志,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首开先河。香草、美人或比喻君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或自喻,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而在楚辞里,屈原通过自喻弃妇而抒情,使得全诗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将夫妇喻为君臣,形象生动,与当时的情景相契合,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思维习惯相符。《离骚》中运用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作为装饰,充实了美人意象。香草意象是独立的象征物,即高洁的品德和人格;又与恶草相对,寓意斗争的双方。“香草美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系统,使诗歌蕴藉且生动,对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充满着一些怀才不遇、遭受猜疑和打击的人士,于是忧愤与哀伤充斥到作品中,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阮籍的《咏怀诗》都运用了此手法,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孤独苦闷,从中可体现出楚辞的精神。

2.对楚辞人格精神选择性接受

2.1接受悲怨情调,抒发斗志

屈原人格精神的特色是悲情,其中既有悲怨又有昂扬斗志,且缠绵悱侧,又刚毅执着。在诗中,他指出了楚王的昏庸,对国运、民生发出哀叹,又流露出优游婉顺的状态,体现了女性柔弱的气质。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又反复诉说着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励志富国强民,从中见屈原崇高伟大的以一面,二者结合才是屈原精神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文人目击战争的残酷,以时事描写离乱,反映百姓疾苦。如“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赢”,时事政治和个人际遇使文人们发出既有哀怨悲凉之感,又发出奋发进取的呼声,这种精神与屈原的人格精神传承一脉。

2.2接受狂猖人格,张扬个性

班固为了明哲保身,以儒家的立场论屈原:他言行偏激,从政治立场上和君臣关系的角度,屈原与中庸伦理道德相悖。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处于觉醒期,名士的很多行为表现都在试图摆脱政教拘束,蔑视礼法,追求率真个性,放荡不羁。他们不仅通过自身言行将个性进行展现,他们还通过人物品评、沉浸在艺术作品中进行鉴赏、反复玩索,以表现个人的志趣。他们将政治伦理、家国君臣彻底抛开,尽情地追求张扬的个性,而这正与屈原的狂狷个性及卓越的才华相投。他们表现文化修养和洒脱的风度的方式,通常是吟咏楚辞。由于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它以老庄的思想为构架,是形而上学,所以,人们倾向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感情。化解矛盾,追求超脱豪放不拘礼法的个性。

3.结语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觉醒时期,楚辞的艺术魅力——深情华美被接受和传承,屈原的个性和才华令文人们倾慕。但毕竟是乱世,玄学盛行,国家君臣观念不强,道义责任感不受重视,这就使魏晋南北朝的文人们会选择性地接受楚辞。因此,屈原人格精神也被他们进行过滤后,那些高昂、热忱、积极进取精神被过滤掉了,悲怨凄怆的情感基调被接受,狂狷放任的人格被接受,而这些都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楚辞魏晋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