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中人物个性的美丑取向
2016-08-26丁祥倩
丁祥倩
内容摘要: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纯粹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的圣洁形象,以及外丑内美的卡西莫多,成为法国小说中独一无二的灵魂丰碑。本文将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个性进行深入发掘,并对雨果的审美意识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感受与认识《巴黎圣母院》中的悲剧美。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人物个性 美丑取向
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文学经典,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19世纪中叶,该作品将一贯的审美诉求向审丑倾斜,给读者留下了对美丑共赏这一审美观的反思。本文将深入发掘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并对雨果的审美意识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巴黎圣母院》中的悲剧美。
一、真善美的理想寄托与外丑内美的浪漫典型
爱斯梅拉达集真善美于一身,最后却死于绞刑架下,终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她美好而一尘不染,可在克洛德、弗比斯面前却那么地微不足道。这是现实对理想矛盾激化后的胜利,是薄情寡义的社会没有赋予爱斯梅拉达生存的空间。有时,善良便是弱点,真善美的行为标准在那样的社会,只是一种幻想,终究不是通行证。
而加西莫多,包括加西莫多式朝圣美好的芸芸众生,无不向往她象征的纯洁与神圣。最终,抱有希望的加西莫多努力了争取了,却也失败了。他选择和爱斯梅拉达合葬一处,是希望选择了理想,理想选择了重生。然而悲剧背后,他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情,并非百分之百的爱情。如法国电影《芳芳》中,男主人公出于对爱人最诚挚深厚的爱而不忍更不愿去亵渎她的纯洁,这是高贵的爱。如果说加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心存爱意的话,那么这份爱,一定是“芳芳”式的爱,他深爱,但绝不诋毁。然而,这份爱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基础——感恩,并混杂着尊敬和怜悯。爱斯梅拉达在他伤害她后仍不计前嫌救他,需要感恩;她善良纯洁,值得尊敬;美好而高尚的她辗转成了社会弃婴,应当怜悯。甚至最后,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去,或许,这也并非全部因为爱情,更有一份他对那个时代失去信心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可以说,加西莫多是“外丑内美”的典型,他丑,但只丑于外表。
二、可恨可怜的时代缩影之神甫克洛德
克洛德的形象在《巴黎圣母院》中十分独特而有价值,他可恨,但更值得同情。他才华横溢,有学识,又是副主教,这样的身份让他具有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然而,宗教教条主义让克洛德失去了拥有爱情的权利,但这并不能束缚他对爱情的渴望。当他看到爱斯梅拉达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时轻盈美丽的身姿,他“爱”上了这个吉普赛“女巫”,但仅仅是欲望,并非爱情。
事实上,他在逃避罪恶的同时也在逃避自己。当他用罗盘针在巴黎圣母院小屋的墙壁上满怀仇恨地刻下“命运”时,极度压抑的人性需求事实上已经让他痛不欲生。克洛德因爱生恨的种种行为,都是他在内心欲望得不到满足后演变而成的嫉妒,以致疯狂。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无需辨认,因为他早已成为了宗教禁欲统治下人性被迫泯灭的矛盾体,无力挣脱。雨果在这里塑造了宗教神学下精神和肉体饱受迫害的克洛德,是特定社会打磨并一手塑造了他,他不过一介凡人,只是错误的时代给了他错误的人生。因此,在巴黎圣母院这个背景下,克洛德的存在最为凄凉。
三、别具匠心的悲剧意识之审视美丑
作品中,雨果对以上三个人物的塑造,引导我们生发了另一种观念——“审丑”。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表达了一种美丑并赏的审美观:“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现,丑就在美的旁边。”因此,加西莫多是丑是美,在于如何看待。罗丹认为,在自然中通常被认为是丑的,实际上往往比被认为是美的那个更能凸显自身的“性格”,并且是这种“性格”成就了艺术的美,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加西莫多,他又是美的,美在心灵,美于人格。
但其实雨果自己并没有走出传统的审美规则,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丑虽然渐渐被美学或审美实践所重视,但仍未从审美中独立出来转变为“审丑”,丑的意义仍然在于它可以转变为美或衬托强化美,丑仍然是在与美的对比中出现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审丑仍是这部作品留给我们值得思考与发掘的东西。
四、结语
作品结尾这样写到:“人们要把他从他所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来时,他顿时化作了尘土。”这里,一种莫名的悲剧感在卡西莫多幻化成土的景象中油然而生,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巴黎圣母院》纵然是悲剧,但作品中仍然有底层民众的集体拯救与反抗,这也正预示着黑暗的宗教禁欲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对人心灵真、善、美的歌颂,在这点上,雨果是给了读者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