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探析

2016-08-26曾春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英语教学策略

曾春华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其中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能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3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其中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能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和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建立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使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千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学生便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鼓励,并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这门功课;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嫌弃、厌恶,对他们的期望较低或不抱期望,学生便会从教师的表情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并因此而以消极的态度来对抗学习和教师。

因而,教师应该用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真诚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期待,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倍增。

2.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教师教得灵活恰当、方法多样,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实际,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精心地设计好每一节课。

例如,在讲授Halloween(万圣节)这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自己在澳大利亚过万圣节时的一段录像。看到鲜活动态的画面,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的兴奋状态,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万圣节的知识,这就为下面课文的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在词汇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图片、实物投影,借助手势、面部表情,教会学生归纳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操练,以保持词汇学习的新鲜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解决问题的动力。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依据现行所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围绕的话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经常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制作个人英文名片、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的海报、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一套服饰等等,力求把绘画活动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加,在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个单元时,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shopping mall 环境。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物品,在这个大卖场中进行真实的物品买卖活动,最后我们评比出最佳“营业员”和“最有潜力小商人”以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进行交际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连贯表达的能力。

二、增强自信,让学生“敢学”

当前,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难”情绪。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容易受到挫折,导致“怕”英语而不敢或不愿学英语。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培养优良高效的学习习惯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一个人从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在学习启蒙阶段,学生们学无常规,只是被动地照着学;而在教师指导下,他们就逐渐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走上学习科学化的道路。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这种精神教育和意志毅力磨练下,能逐渐形成不受外界干扰的好习惯。第三,良好的学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对其继续教育产生长效的作用。

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他们自然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

2.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新课程要求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评价观,即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的教学反应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各中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及时地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平时的作业、试卷等学习行为或结果的微观表现而给予他们适当的的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难度适中的题目,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有位校长曾说过:“我们从来不说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因为只要考试排名,必然有排在队前也有排在队尾的学生。”所以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学习。”仔细分析这句话很发人深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预示着大家必须齐步走,而学生全部都达到优秀的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

“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学习”,就是说,无论学生的基础好坏,只要用心学习就一定有收获,这才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合作,让学生“爱学”

21世纪是信息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学会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共识。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爱学,才会学得好。

1.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设计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愿,主动与他人合作,从而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成功的快乐,实现认知、情感、与心理的均衡发展,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 采取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小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与他人共同分享各种学习资料,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互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独立完成自己的角色并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中的一个个任务,这就有利于锻炼他们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合作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应是任务活动的引导者和评价者。及时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意识到:学习语言知识不是活动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坚持以表杨和激励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只有在积极愉快的情感下,人的心智活动才能进行得更敏捷、更有效。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