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课堂高效
2016-08-26陈玉波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数学理念倡导“积极、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积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本文从三个方面:合理分组,合作交流;精编学案,激发兴趣;开展互动,实现高效来为读者阐述教学改革的点滴做法。
关键词:分组;合作;互动;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27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实施教学改革。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现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改革尝试和点滴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合理分组,追求合作
这里讲的分组,其实重要的不是“分”,而是“合”,是让埋头“单独作战”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这小组实际上是一个个探究性学习小组。其含义有三:其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或小任务,组内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其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其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之所以进行分组,其目的在于合作学习。整个集体不利于有效学习,人员适当便于合作交流,达成共识。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全面考虑,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6-8人为好。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寻找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借助已有知识解决新知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精编学案,激发兴趣
导学案的编制,重点落实在“导、读、思”三方面。
1.“导”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创造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的产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外部诱因相结合产生的。而强烈的兴趣和执着的爱好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向导。所谓兴趣、爱好,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特别注意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能够使人们的大脑产生专注,在大脑皮层上造成兴奋的优势,使人对某些事业或活动产生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废寝忘食地去追求既定目标。具体的做法: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特点,多角度、灵活多样的设计“导法”。其中有趣味式导法、目的式导法、提问式导法、联想式导法、还有动手操作式导法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导”,不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又明确教学目标,为自主探究创设了先决条件。
2.“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阅读。传统教学模式是千篇一律地由教师讲解,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这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也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压抑。数学学科中对概念的阐释,是生动而严密的,读教材是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很好途径。特别是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细心研读教材。而这一环节事先要明确要求,即:(1)弄清概念的要素;(2)画出关键字、词;(3)举正例;(4)能举出相近意义的反例等等。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分析、综合、发现,不仅训练了思维又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思”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质疑进而积极地释疑。思就是思考,从引入的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进行细心揣摩,对照教师编拟的导学案逐一思索回答、在理解中进一步掌握。即便是产生疑惑,他一定会选择必要的途径去质疑、释疑,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开展互动,实现高效
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成为新时期教育主流。互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将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初中生思维活跃、爱表现、善讨论的特点,及时抓住契机,实现课堂高效。
1. 需要多人合作操作完成时,我们采用互动。例如:在讲概率概念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投硬币”,看国徽朝上的可能性趋近于何值?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国徽朝上的可能性与投硬币的总次数的比才越趋近一个值——概率。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投硬币的、记录的、计算的等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对问题的研究。
2. 当一个问题有多条途径解决或有多个结果时,我们激发互动。例如:学完等腰三角形概念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另一腰的夹角是30°,则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多少度?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不一会儿,有的同学说60°,还有的同学说120°。这时笔者追问:怎么回事?答案不唯一吗?大家忽然热情高涨,小组开始讨论探究,积极探寻正确答案。一直以来,教学倡导的是熟能生巧,举一反三,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能,即使对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解法或结果。
总之,分组、导学、互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运用的全过程;亲身尝试解决困惑的喜悦,感受自身的价值。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会谦虚礼让、互助互学、取长补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陈玉波,女,1968年出生,现在吉林省洮南市第五中学任教,数学一级教师。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地、市级骨干教师称号,多次参加教学评优课活动并获得奖励。
(作者单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五中学 1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