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沤”
2016-08-26马艺萌
马艺萌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谈“沤”
马艺萌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楚方言词“沤”的本义为“浸泡”。“”、“沃”、“渥”不仅在“浸泡”义上是“沤”的通假字,而且在词义演变关系上存在相似性。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沤”不仅保留其在古楚方言区的本义,还新增了古代汉语没有的“发霉”、“霉烂”义,可以说是现代汉语方言对古楚方言词“沤”的继承与发展。
沤;浸泡;发酵;腐烂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2.030
一、“沤”的词义探寻
《广韵》注“沤”有两个读音,分别为“乌候切,平侯,影。”和“乌侯切,去候,影。”当“沤”的读音为前者,词义明晰,多为“水中浮泡”;当“沤”的读音为后者,词义丰富,多取“浸泡”等义。本文仅探讨“沤”读去声时的词义。
先秦时期,楚方言词“沤”的本义为“浸泡”。《周礼·考工记》:“沤其丝七日。”郑玄注:“沤,渐也。楚人曰沤,齐人曰涹。”《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毛传:“沤,柔也。”《春秋左氏传·哀公》:“拘鄫人之沤菅者。”“沤”为“浸泡”。
秦汉时期,“沤”仍取“浸泡”之义。《汜胜之书·种麻篇》:“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汉书·列传》:“卷薜芷与若惠兮,临湘渊而投之;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颜师古注:“沤,渍也,今沤麻也。”许慎《说文·水部》:“沤,久渍也。”段注:“言久渍者,略别于渍也。上统言,此析言,互相足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沤”除了“浸泡”还有“壅埋堆积”之义。《广雅·释诂》:“沤,渍也。”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获欲净,沤欲清水,生熟合宜。”《名医别录·下品》卷三:“苎根寒。主治小儿赤丹。其渍苎汁治渴。根,安胎,贴热丹毒肿有效。沤苎汁,主消渴也。”《齐民要术》卷五:“凡非时之木,水沤一月,或火煏取干,虫皆不生。”《齐民要术》卷十:“桶子,大如鸡卵。三月花色,仍连着实。八九月熟。采取,盐酸沤之,其味酸酢;以蜜藏,滋味甜美。出交址。”“沤”为“浸泡”。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然与;不然乎?”“沤”为“壅埋堆积”。
隋唐五代时期,“沤”取“浸泡”义。《广异记·刘众爱》:“爱反疑惧,恐或是人,因和网没沤麻池中。”秦系《题镜湖野老所居》:“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白居易《闲坐》:“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元稹《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阳坡自寻蕨,村沼看沤菅。”《四时纂要夏令》卷三:“温泉而沤者最为柔。”
宋辽金时期,“沤”由“浸泡(使之变软)”引申为“掩埋堆积(使之变质腐败)”。《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碧岩录》卷六:“久向灌溪,及乎到来,只见个沤麻池。”《全宋诗》卷一一八〇:“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宋史·列传》:“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吸沤麻水以济渴,多病下痢,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沤”为“浸泡”。
《禾谱》记礼者曰:“仲夏之月,利以杀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盖耘除之草,
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地草腐烂而泥土肥美,嘉谷蕃茂矣。”北宋僧人文莹《玉壶清话》卷十:“下必有海马骨,水火俱不能毁,惟沤之腐糟随毁者乃是……积薪焚之,三日不动,以腐糟才沤之,遂烂焉。”宋代朱辅《溪蛮丛笑》:“牛榔木多浆,猫猺餐饥缺食,则先以火窖地,掘根置窖中,压以石,又用火沤熟,捣作饼饵,名沤榔。”“沤”为“掩埋堆积”。
元明清时期,“沤”仍保留“浸泡(使之变软)”之义,并由此引申出“掩埋堆积(使之腐烂)”、“烧柴草时燃烧不充分”、“长期憋闷在心里”等词义。《杨景贤·西游记》:“雨余匀罢芝麻地,咱去那沤麻池里澡洗。”《医方类聚·眼门》:“次用黄连一味为末,煎浓汁,热渫渍搭沤浸目上,渗半钱汁,口中觉若,疼痛自消,昏翳渐退甚佳。”《永乐大典》卷五百四十:“候芙蓉花开,带青秸沤过,取皮可代麻荣。”《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一百九十四:“沤剥缉绩以为布,此盖美妇功之能事也。”《菽园杂记》卷十四:“剥重皮沤水中,一时取起,以铁刀戛去粗皮,阴干。”徐荣《岭南劝耕诗》:“沤藁及分秧,爱此处暑晴。”《水石缘》第三十段:“有田可稼,有桑可蚕,有麻可沤。”“沤”为“浸泡”。
李实《蜀语》:“草伏火中未然曰沤”中,“沤”表示“烧柴草时燃烧不充分”。
李实《蜀语》:“气郁不伸曰沤”中,“沤”为“长期憋闷在心里”。
王祯《农书》卷三:“盖耘除之草,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本草纲目》卷三十:“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本草纲目》卷三十一:“子似木瓜,八九月熟,里民取食之,味酢,以盐、酸沤食,或蜜藏皆可。”《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只是汗沤透了的东西,又轻易不活动,他那来回扣儿怎得还能上下自如?”《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农政》:“至若雨水太多之时,积涝不能设法消散,则所植之物必至沤腐黄萎。”《歧路灯》第六十二回:“若是旧棺已沤损了,须用新棺启迁。”《歧路灯》第五十七回:“日头也不知几时就沤烂了,再休想见它了。”《台湾诗钞》卷九:“牛衣曝前檐,鸡栅树后圃;菜花如雪白,沤田成沃土。”“沤”为“长期浸泡掩埋,使之发酵或腐烂。”
通过以上材料看出,古楚方言区在丰富“沤”的词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笔者发现,“沤”在其词义演变过程中有两种明显的倾向性:一种为浸泡(使材料变软),另一种为掩埋(使材料变质)。其中,后者随着词义的发展,又分两种情况:即人们对材料进行某种处理后,使之变好为人所用(译为“发酵”),或使之变坏被人所弃(译为“腐烂”)。这两种倾向决定着“沤”在古代汉语方言区和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使用情况。
在先秦两汉时期,“沤”只有“浸泡”义。魏晋以后,“沤”的本义虽有所保留,但其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反之,“掩埋(使材料变质)”义从魏晋开始逐渐为人所用,呈上升趋势。
二、“沤”与“涹”、“渥”、“沃”的关系
涹 《广韵》注其读音为:“乌禾切,平戈影。歌部。”
《周礼·考工记》:“沤其丝七日”、“以涚水沤其丝”。郑玄注:“沤,渐也。”段玉裁注:“楚人曰沤,齐人曰涹。”司马光等《类篇》:“齐人曰涹。”《集韵·寘韵》:“涹,沤也。”“涹”指长时间浸泡,这与先秦两汉时期“沤”的本义相符。李实《蜀语》:“衣物涹烂曰沤。……涹音倭。楚人曰沤,齐人曰涹。涹豆豉,涹酱。”①其中,“涹豆豉,涹酱”取“发酵”义。清代唐训方《里语征实》:“衣物涹烂曰沤。”可见,“涹”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与“沤”相似,也有两种情况:即人们对材料进行某种处理后,使之变好(如涹豆腐、涹豆豉、涹酱)或使之变坏(如涹蛆、涹烂)。
渥 《集韵》:“于候切,去候影。侯部。”
“渥”在先秦两汉时期,有“沤”的意思,即“用液体浸泡”。《周礼·冬官考工记》:“变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湅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郑玄注:“渥读如‘缯人渥菅’之渥。”陆德明释文:“渥与沤同。”《诗·秦风·终南》:“颜如渥丹。”郑玄笺:“渥,厚渍也。”《墨子·杂守》:“重五斤已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茷。”孙诒让间诂:“苏(时学)云:‘林,疑当作材;渥,浸渍也。’案:苏校是也。”《后汉光武皇帝纪》卷七:“夏,诏征湛。既到,即入见,赏赐浸渥。将用之,暴病薨。”《广雅·释诂》:“渥,渍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楚人曰沤,齐人曰涹。或假渥字为之。’如《左传(·哀公八年)》‘郑人沤菅者’,《周礼》注引作‘缯人渥菅者’是也。”这里的“渥”与“沤”的本意一致。
元代王祯《农书》卷三:“盖耕除之草,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则草腐烂而泥土肥美,嘉谷蕃茂矣”中,“渥”与“沤”都为“掩埋堆积(使之变质腐烂)”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渥”有“淹”的意思。湖北随州、天门的“渥水”,即“水淹了”;
在浙江富阳,叶镜铭《富阳歌谣》:“新娘子淘淘渥杀咭”中的“渥杀”为“淹死”。
沃 《广韵》注:“乌酷切,入沃影。药部。”
《韩非子·初见秦》:“(秦)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养生方》中,“沃”也有“浸泡”义。如:
取烏(喙)三果(顆),幹畺(薑)五,焦□□,凡三物,甫□□投之。先置□嬰(罌)中,即釀黍其上,□汁均沃之,有(又)以美酒十鬥沃之,勿撓,□□□塗(塗)之。十一□孰(熟)矣,即發,勿釃,稍□□清汁盡,有(又)以□□酒沃,如此三而□□。以餔食飲一咅(杯)。已飲,身(體)養(癢)者,靡(摩)之。服之百日,今目明耳蔥(聰),末皆強,□□病及偏枯。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胡荽》:“凡种菜,子难生者,皆水沃,令芽生,无不即生矣。”《广雅·释诂》:“沃,渍也。”《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大率中分米:半前作沃饙,半后作再馏黍。纯作沃饙,酒便钝;再馏黍,酒便轻香:是以须中半耳。”唐代卢仝《月蚀诗》:“勃然发怒决洪流,立拟沃杀九日妖。”宋代洪迈《夷坚丙志·沈见鬼》:“沈出见之,三人长揖,求汤沃饭。”明代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主沃粟为糜,毁木为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聊斋志异·甄后》:“遂命侍者以汤沃水晶膏进之。刘受饮讫,忽觉心神澄彻。”这里的“沃”与“沤”的本义一致,取“浸泡”义。
在现代汉语方言区,“沃”也有“浸泡”义。浙江杭州的“沃面”,指“菜汤面”;河南淮阳的“沃草个子”,“沃”指“按入水中浸泡”;福建建瓯的“沃茶饭”,即“茶泡饭”,通常指当天隔餐剩饭泡成的饭,用凉茶或热茶冲泡均可。②
“沃”和“渥”的“浸泡”义仍集中在古楚方言区,其中,浙江地区保留最为丰富。
实际上,“涹”、“沃”和“渥”的本义并非“浸泡”。“涹”的本义为“混浊”。《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王逸注:“涹,浊也。”
“沃”的本义取“浇;灌”。《周礼·夏官·小臣》:“大祭祀,朝觐,沃王盥。”贾公彦疏:“大祭祀……先盥手洗爵乃酌献,故小臣为王沃水盥手也。”《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王冰注:“沃,犹灌也。”
“涹”与“沃”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与“沤”有通用之处,故取“浸泡”义。
“渥”与“沤”的情况类似,有多种读音。《广韵》注“渥”的另一个读音为:“于角切,入觉影。”即“wò”。当“渥”读“wò”时,多取“沾湿,沾润”及其引申义。如:《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王弼注:“渥,沾濡之貌也。既覆公餗,体为渥沾。”《诗·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当“渥”读“òu”时,取“沤”义。
为直观看出“沤”与其他三个词的通用情况,笔者依词义做了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综上,“涹”、“沃”、“渥”不仅在“浸泡”义上是“沤”的通假字,而且在词义演变关系上存在相似性。由表1可看出,秦汉以后,“沃”取“浸泡”义的用例明显多于古楚方言词“沤”,而且“沃”在词义演变的程度上也优于“沤”,这种现象很可能与楚方言词“沤”的地域局限性有关。
三、“沤”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使用情况
“沤”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仍保留其在古楚方言区的本意,但多数情况下使用“掩埋使之变质腐败”的意思。在此各举一例:河南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沤”取“浸泡”义。湖南作家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从韩老六的地窖里起出的二百六十石粮食:苞米、高粱、粳米和小麦……取出的粮食有些发霉了,有些苞米沤烂了。”“沤”取“变质腐败”义。
笔者以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为基础,将“沤”在现代汉语方言区和古代汉语方言区的词义做了对比,整理如下:
表2
可见,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沤”的部分词义与其在古楚方言区“浸泡”的本义相符。在广东等地③,“沤”仍沿用“浸泡”义。“腐败、腐烂”等引申义在广东、福建、湖南等古楚方言区应用广泛。由表2可以看出,“沤”在现代汉语方言区新增了古代汉语没有的“发霉、霉烂”义,可以说是现代汉语方言对古楚方言词“沤”的继承与发展。
注释:
①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
②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③“沤”取“浸泡”义的现代汉语方言分布情况。
[1]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 周祖謨.方言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93.
[3](漢)許慎,(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4](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成都:成都籍書店,1981.
[5]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6] 陳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7]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8]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0.
[9]李恕豪.揚雄《方言》與方言地理學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3.
[10]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CD].漢藉全文檢索系統第三版,2003
[责任编辑 王云江]
Discussion on Chinese character ‘O'
MA Yi-m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3, China)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ancient Chu dialect word of ‘o' was soak, ‘wo' ‘wo' ‘ou' not only is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f ‘o', but also similarities 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Now, ‘o' keeps its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place of ancient Chu dialect area, also add the new meaning as mould and mildew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alec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odern Chinese dialec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hu dialect word of ‘o'.
‘O'; soak; fermentation; decay
H13
A
1673-9477(2016)02-086-04
[投稿日期]2016-03-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2BYY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12YJA740065);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2016sycxjj158)
马艺萌(199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