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求恩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宣传

2016-08-26齐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白求恩战士加拿大

齐丽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因其正义性和神圣性,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积极支持。其中,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是这幅历史画卷中的一个亮点。许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从五洲四海来到中国,奔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有些人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国际友人,带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抗战宣传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说,他们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宣传者,向中国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与抗日功绩。

中国人民熟知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于1938年3月底,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抗日战场。这支医疗队共有三人:白求恩,加拿大护士琼·尤恩和一名美国医生。医疗队人数虽少,但一到中国,就积极参加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大力救死扶伤,积极参与筹设医疗机构,培训医疗人员。后来,白求恩大夫与到陕北度假的加拿大青年医生查理·布朗一道,转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参与八路军的医疗工作。白求恩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不幸于1939年11月在抗日前线以身殉职。朱德总司令通令全军哀悼,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鲜为人知的是,白求恩还以他杰出的文学才华,在硝烟弥漫的战争间隙,坚持笔耕不断,写作了大量的报告、信件、演讲稿、新闻稿和短篇小说等,发到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刊物上发表。仅在1938年,他就写了6.5万字。这些文字,有力地宣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也扩大了加拿大共产党的影响。

一、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尽管后来白求恩抱怨他在华北地区跟北美的通讯不够畅通,但有时他的信件也能及时到达。

白求恩率领的加美医疗队于1938年1月到达香港,之后奔赴几千公里之外的汉口——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国民政府所在地。2月,到达汉口之后,白求恩会见了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林可胜,决定从汉口到延安,去帮助八路军的队伍。医疗队在八路军的帮助下,从2月22日启程,历经一个月的艰辛,放弃乘火车,改乘马车、卡车或步行,于3月22日到达西安。

白求恩给友人的信件描绘了这一过程。该信及时到达加拿大多伦多,发表在1938年4月4日的多伦多《号角日报》——多伦多共产党党报上。信中描绘了白求恩第一次见到八路军的情形。“我们还观看了八路军战士的操练。战士们都很年轻,看上去有18—22岁,脸膛都晒得红红的。他们的操练非常精彩,操练结束后所有人都去打篮球,军官和战士们在一起打球。”[1]

白求恩给另一位友人的信件详细记述了从汉口到西安这一个月的艰辛历程。这封信后来经过修改,由加拿大和平和民主联盟印成小册子,于1938年发行,名字就叫《从汉口到西安》。这段行程不仅艰辛,而且惊心动魄,有时要跟不断向内地推进的日军机动部队竞赛,看谁能先到黄河边。白求恩写到:“假如我越过大半个地球来到这里,还没找到八路军就被日军俘虏,那真是太窝囊了。”途中,白求恩不断救治伤兵。3月3日是他的生日,白求恩是这样度过的:“我48岁的生日。去年是在马德里过的。我给6个伤员包扎(都伤在胳膊和手),他们伤得都不重,只是些容易忽略的小伤。其他的伤员都死在路上了。”[2]

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

白求恩一行于1938年3月22日到达西安,3月底到达延安。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晚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接见了白求恩。琼·尤恩参加了会见。琼·尤恩不仅是护士,还是加美医疗队的翻译,她的父亲是曾经在烟台传教的加拿大共产党员,因此,尤恩能说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中国话。这次会见,毛主席的文章里提到过,琼·尤恩的回忆录《在中国当护士的岁月》里也有记载。加拿大有关白求恩的传记《手术刀就是武器》以及国内学者章学新的《白求恩传略》都有记载。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和加拿大都没有发现白求恩本人对这一事件的描述。以白求恩的文采和激情推论,他应当对这件事有精采的描绘。不过,2015年加拿大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一张白求恩跟毛主席的合影可以作为这件事的佐证。这张照片背面有白求恩的手写说明。照片是当时白求恩寄给加拿大的友人,也就是1936年加拿大派驻西班牙的志愿军麦肯齐——帕宾纽营的营长威廉及其夫人莉莲的。

白求恩在延安工作了将近2个月,参与了八路军的卫生工作,接触到中国共产党人。他除了每个月要向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援华委员会提交详细的加美医疗队的工作月报外,还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窑洞里的大学培植中国胜利的基础》,刊登在1938年8月2日的多伦多《号角日报》上。这篇报告文学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政大学,称之为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大学”。“这所大学有注册学生3500人。……几乎能听到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学生们还知道仅仅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的。如果战争结束后,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还跟几个世纪以来一样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胜利。”文章还真诚赞美了延安,“……延安是未来中国的缩影,年轻而热情,勇敢而活泼。……延安是最有活力、最整洁、最繁忙、也是我到见过最贫穷的地方。”抗大的学生里大部分来自其他学校和大学,其中七分之一是女生。白求恩文中提到“这里有一个学生是上海来的女电影演员,她和她的母亲都在大学里学习。在几个月前,她还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享受着奢华的生活。”[3]网络上有人据此推论此人应该是江青。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的。

1938年6月,白求恩为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写了一篇新闻稿,题目叫《统一战线政府暨八路军与中国共产党在游击战争中的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八路军控制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状况,阐述了游击战争的实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看似强大但必将失败的原因。白求恩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度显然受到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的影响。白求恩的翻译董越千在回忆录中曾回顾了为白求恩翻译毛泽东的政论文章的情形。白求恩在1935年就成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以他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深刻理解,他能够深入领会毛泽东的思想精髓,这也是毛泽东与白求恩能在较高层次上产生共鸣的原因,也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白求恩殉职后毛泽东饱蘸感情的墨汁写出的政论文章《纪念白求恩》。

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

1938年12月,白求恩创作了短篇小说《哑弹》和散文《创伤》,分别发表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左翼刊物以及中国国内的刊物上。

《哑弹》载于1939年7月8日的多伦多《号角日报》。故事发生在河北保定农村。一位老农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了一枚炮弹。老人的女婿想把炮弹卖掉,买一个新的犁头,但老人坚持赶着毛驴车,走了一天,找到了参加游击队的独生儿子,把这枚炮弹交给了儿子所在的游击队。炮弹实际是哑弹,但老人至始至终并不知情。游击队员们都被老人感动了,但没有人揭穿事实。故事栩栩如生,对老人的心理刻画也十分生动,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斗争精神。

刘淑玲在《白求恩:战士与诗人》中写道,“人们发现他生前援华期间曾在美国《进步周刊》上发表过一篇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名为《中国肥田里的秽草》。由于白求恩是中国抗战中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殉职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1940年5月出版的香港《大路》杂志便将这篇文章重新转载刊出,使人们对这位高尚的医生另一面的才华和内心深处的精神品质有所了解。”经过对文章内容的对比分析,《中国肥田里的秽草》的故事情节跟《哑弹》是一样的,可以认定为同一篇小说。

散文《创伤》先是在报纸上发表,后来被收入加拿大人J·S·赫恩的书《把所有害虫都带走——人民中国的一名英国医生,1954-1969年》,《评论月刊》1969年出版。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政治散文。文章从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写起,写他们美好、年轻、健硕的身体受到的创伤,有的甚至是死亡。还有四个日本战俘,他们也受了伤。白求恩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也为他们治伤。之后,白求恩分析了创伤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贪婪、野蛮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创伤,也给日本本国人民带来伤痛。

最新发现的资料表明,这篇散文也曾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内报刊上发表。该文最初以英文版本刊登在1940年4月27日的《密勒氏评论报》,同年5月13日《大公报》(香港版)第八版“文艺”副刊刊出署名侣梅翻译的中文版。《大公报》特加编者按:“这一篇充满了动人力量的文学作品是诺曼·贝顿医生写的,但是做过医人事业,写过血肉文章的贝顿医生,却为了中国的解放已于1939年11月13日(应是12日)逝世了。他在为一个中国伤兵实行手术时,割破了自己的手指,伤兵的病毒进入他的疮口,不能救治,因而致命。他死在十八集团军的游击根据地五台山中。”诺曼·贝顿就是诺尔曼·白求恩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人密勒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曾任助理主编,《西行漫记》的部分章节就是在这份刊物首发的。

白求恩以报告文学、散文和小说等形式向国内外刊物投稿,通过描述所见所闻和塑造一部分艺术形象,让世人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斗争,同时不知疲倦地呼吁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加大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的国际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以白求恩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辞辛劳来到异国他乡,怀着良知和战士的豪情,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壮丽诗篇,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团结友谊。今天的中国人民,将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注释]

[1](加拿大)拉瑞·汉纳特编著.李巍等译.一位富有激情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1月:272.

[2](加拿大)拉瑞·汉纳特编著.李巍等译.一位富有激情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1月:284.

[3](加拿大)拉瑞·汉纳特编著.李巍等译.一位富有激情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1月:309.

[参考文献]

[1]章学新著.白求恩传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2]Norman Bethune, Adrienne Clarkson, Penguin Group(Canada),Toronto, Canada, 2009.

[3]刘淑玲.白求恩:战士与诗人[N].文汇报,2015-5-21.

猜你喜欢

白求恩战士加拿大
纪念白求恩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加拿大看病记
白求恩在中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