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头换面索芙特

2016-08-25张华光

商界评论 2016年7期
关键词:资本智慧科技

张华光

在股市上,再也没有索芙特了。今年5月,“索芙特”改名为“天夏智慧”。曾经的中国日化第一股索芙特,将全面向智慧城市转型。然而,在一个网红遍地的时代,一个圈钱有理的时代,一个网红倒下了,另一个网红还会站起来,资本市场上似乎从来不缺少网红。

曾经有改个网名就红透半边天的,如“匹凸匹”就迎来多个涨停;也有刚注册半年估值几亿元的,如诸多明星股、重组股。但到底还有多少“索芙特”不得不变成“天夏”,到底企业家们要关注商业模式还是要玩转“资本魔方”?

“索芙特”将成历史

止不住的亏损

曾经的中国日化第一股,如今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据索芙特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去年索芙特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3.9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6.40%。

而据随后发布的今年一季报显示,阴霾仍在笼罩。今年一季度,索芙特实现营业收入8 262万元,同比下降20.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万元,同比下降100.11%。

索芙特的经营不善,算来也有6年时间。自2010年起,索芙特扣除非净利润就开始巨亏。到2014年,5年的亏损额分别为10 176万元、16 139万元、15 825万元、6 092万元和5 327万元。

其间,索芙特两度遭遇了退市警告,以致不得不变卖两个子公司,来获取投资收益。第一次是2012年,索芙特转让了旗下的广西松本清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投资收益1.57亿元;第二次则在2014年,索芙特作价5 776万元出售了旗下保健品子公司75%的股权,再度“救火”,避免了退市的尴尬。

但即便维护了面子上的光鲜亮丽,却依旧难掩企业内里的黯淡无光。

想当年,索芙特也曾风光。上世纪90年代,索芙特自主开发出的功能性明星产品海藻减肥香皂、木瓜美白祛斑洗面奶、负离子洗发水都曾风靡全国。尤其那款海藻减肥香皂,甚至漂洋过海东渡日本,创造过“10块香皂换一台索尼电视机”的营销神话。

2001年,索芙特借壳上市。2004年,索芙特借壳的广西红日正式更名为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日化第一股。至2006年,索芙特迎来了业绩巅峰,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12.57亿元。

但由于公司一直采用“索芙特”单品牌战略,很快在激烈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之后,便是业绩的每况愈下,以及不断的自我救赎。

比如,在主营业务上,索芙特在2004年推出了防脱洗发水,并在当年取得了单品销售过亿元的成绩。尽管该产品在一年后,便因霸王集团的强势崛起而陷入低迷。但在去年,索芙特再次提出要凭借在汉草防脱领域的积淀,来冲击中高端日化领域。

然而,口号不等于动作,更不等于成效。没有精准定位的品牌必然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流于平庸,这恰恰是很多企业在追求做大过程中逐渐迷失、消失的根源。

剥离日化板块

然而,在主业上已经“不怎么样”的索芙特,其实一直在主业外盘算着做点可以“怎么样”的事情。

5月,索芙特发布公告,决定将公司的中文名称由“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夏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天夏智慧”。

按照索芙特的战略规划,2016年公司总体目标是依托子公司天夏科技建立智慧城市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逐步把现有的化妆品业务和医药流通业务置换出去。

虽然要实现主业的变更,但是索芙特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索芙特这个品牌从市场上就此消失。变更主业并不代表索芙特这个品牌将从市场上消失,只不过未来索芙特日化板块的业绩不会再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作为本土日化的老品牌之一,未来企业将把索芙特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不过,显然日化已然不是公司的主业了,那么公司对于索芙特的投入将受到限制,要想达到做大做强的效果,几乎无望。一方面,品牌战略已经过时太久,索芙特需要为自己设计出完整的产品系统。同时,在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日益加大对电商渠道投入力度的今天,对电商等新渠道的把握也是索芙特未来战略的重点。

那些年里,陨落的营销明星数不胜数,健力宝、波导、HTC、两面针……为什么曾经的成功都只是昙花一现?除了真正的认识品牌,企业更要认识到,从营销爆品到商业模式,从资本市场讲故事到真正的企业价值,必须要有从简单营销到商业模式迭代提升的情怀与信念,要有从做生意赚钱到做生态成就事业的蜕变,也要在资本市场建立价值投资驱逐短期投机的回馈机制。

智慧城市前景存疑

面对主业长期亏损,索芙特走上了一条“重组—失败—再重组”的道路。公司重组对象的更迭基本映射着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热点的变幻,从传媒(广西日报)、演艺(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到管桩业务(香港汤始公司),却都难逃失败命运。不过在去年11月,索芙特定增收购杭州天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预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索芙特今天在资本市场上的救赎方式,居然也是找到了另外一个营销“爆品”,只不过发生了从B2C到B2B的变化。天夏科技,就是这个即将解救上市公司的“B2B营销爆品”。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上众多“麻雀变凤凰”的资本神话,似乎都会有这种“营销爆品”的出场。

天夏之困

天夏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智慧城市建设,其前身杭州地平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而公司设立十多年,却一直收入处于低位徘徊。2012年度营业收入只有2 837.6万元,净利润为195.6万元。从2013年开始,营业收入突然暴增,2013年收入达到9 964万元,净利润3 173万元;2014年营业收入5.59亿元,净利润1.88亿元,达到平均每年增长将近4倍……在这些年经济低迷期,绝对又是奇迹般的“爆品”。

天夏科技还存在客户过度集中和应收账款高企等风险。虽然该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客户集中度很高。2014 年,赣州市南康区智慧城市项目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比例为93.4%;2015 年上半年赣州市南康区智慧城市项目,与重庆锴泽智慧社区建设项目销售额占当期销售总额比例合计约80%。

此外,天夏科技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回款难。截至2015年上半年,天夏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4.1亿元,占流动资产和总资产比例均为70%左右。其中仅贵州省独山县城市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和赣州市南康区智慧城市,两个项目形成的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就有4亿元。

一个这样的企业却有一个偏高的估值,不过天夏科技的估值和业绩等问题不断受到市场质疑。根据索芙特的定增预案,天夏科技资产估值为41.2亿元,而2014年年底天夏科技账面净资产仅为2.6亿元,整体溢价近16倍。

资本玩法

同时,系统集成类企业的商业模式最大弊病之一就是经营业绩过度依赖大项目。一两个项目往往就会决定企业的经营业绩,业绩稳定性和持续能力一向受投资者怀疑,而如今为了配合资本市场炒作的需要,反倒是成为了资本运作的宠儿。究其原因,都是一个乘数效应在起作用——市盈率。

在索芙特收购天夏科技的操作中,上市公司索芙特是以现金支付方式来购买天夏科技的。仅就表面来看,天夏科技的实际控制人、100%股权持有者喀什睿康投资将获得41.2亿元现金。对应的睿康投资承诺,天夏科技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的净利润,分别是人民币约 3.11亿元、4.24亿元和5.26亿元。

若天夏科技当年实际净利润数低于净利润承诺数,则使用当年共管账户锁定资金金额补足。也就是说,假设天夏科技这三年完全没有利润,则睿康投资只需补足12.4亿元,而得到的是41.2亿元现金收购款,这个买卖好像还是挺合算的,这就是市盈率的乘数效应。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会远比这个更加高明。相信天夏科技一定可以比较准确甚至略微超额地完成三年的利润业绩,由此带来的持有股票增值,其实要比简单现金收购的收益更高。读者也许会奇怪,既然索芙特是现金收购天夏科技,睿康投资又怎么获得股票呢?其实,上市公司的股票购买是自由的,而索芙特用于收购的现金也是来自上市公司的股票定向增发,这里面其实有更多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的玩法,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商业模式”。

从实业到资本的距离

不过,尽管收购天夏科技受到质疑,资本市场还是对索芙特转型智慧城市予以追捧。自今年1月份定增方案一抛出,索芙特便连续4个涨停。随后在牛市的狂热情绪下,股价更是一度飙升到接近37元,与年初复牌前的6.28元相比,翻了近6倍。

虽然目前天夏科技为索芙特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智慧城市在中国还处在发展与投入期。这个概念首次提出后,就出现投资过热的局面,如同当今的VR投资热。投资家盲目投资导致的结果是,许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仓促上马,缺乏统筹规划,随意性大。

对于索芙特来说,智慧城市能不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并成为一个可以强大到足够放弃昔日主营业务的增长点,还有待观察。

资本市场有很多这样的玩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感叹,会做的不如会吹的,能干的不如能演的……其实,资本市场一直如此,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高速传播,使得注意力更稀缺,眼球更集中。资本市场的网红现象更加凸显,每个参与者都争先恐后的接力助涨,谁也不想做资本博弈的最后一棒,又都怕错过了接棒前的狂欢。

假也罢,真也罢,资本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可恶。它是个工具,要用实业、用故事去磨砺和锻造。

对连年亏损的索芙特来说,有转型的心思、有更名的动作,却唯独没有扭亏的迹象。这一次的更名换姓,却也不会让这个有着“重组专业户”之名,却没有“重组专业户”之命的企业打破魔咒。

猜你喜欢

资本智慧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VR 资本之路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