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中揽月:斯基泰复合弓(上)
2016-08-25秦延景
秦延景
斯基泰女王托米丽司画像。其身穿重甲,左手握持斯基泰弓,右手抚摸战马的头部
斯基泰人(Scythians)是公元前9~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中亚和南俄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之一,他们是史载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善于养马,发明了用于狩猎的斯基泰弓。斯基泰弓起源于何时?形制如何?请看——
斯基泰弓溯源
斯基泰人(Scythians)的称呼首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0~公元前425年)编写的《历史》一书,他将分布于欧亚草原从巴尔喀千山至顿河以东的游牧人称为斯基泰人。中国《史记》、《汉书》称之为塞种人、尖帽塞人或萨迦人。最早的斯基泰人在公元前9世纪之前在阿尔泰山脉以东游牧和狩猎。阿尔泰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 000余公里。
在出土的希腊黑色陶罐(左)和盘子(右)上,绘制有弓箭手的形象。其手中所持的弓都是斯基泰弓,人物造型也是典型的斯基泰人的形象:头戴高帽,身穿长裤,腰悬箭囊,手持弓矢
据考证,斯基泰人是史载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发明了斯基泰弓。斯基泰弓不同于早期的单体弓,其结构完善,是一种在木制弓体上敷着动物筋丝、角片的复合弓,也称为筋木角复合弓。但由于斯基泰人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加之年代久远,考古学家只能从出土文物和中国古文献里探寻斯基泰弓的踪影。
古代的弓按构造及材质可分为单体弓、复合弓两大类。单体弓就是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弓,制作相对简单,这类弓需要采用弹性较好的木材,比如紫杉木。复合弓也称为合成弓、叠片弓、加强弓、角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叠加制成的,比如用木或竹制成弓的主体(弓胎),再组装结合动物的角片和筋丝,最后涂上胶、漆以及包覆丝绳等外装而制成。
左为出土于黑海沿岸的斯基泰弓,右为出土于多瑙河流域的斯基泰弓
复合弓比单体弓制作复杂,性能也比单体弓优越。因为射手在拉弓时,弓胎上的动物筋丝可以抗拉伸,动物的角片可以抗压缩,这就增加了弓的弹力,提高了射箭速度。不同材质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弓的韧性和使用寿命。
流传天下四方的早期记载
斯基泰弓是古代流行于整个东亚、中亚、东欧的一种强悍远射兵器,通过草原游牧民族不断的迁徙、交流、融合,逐渐流传于天下四方,西起日耳曼,东到中国,都有斯基泰弓的身影出现。
斯基泰人与古代西方的交战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记载: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90~公元前529年,古波斯帝国的缔造者)东征斯基泰人,双方会战于锡尔河东岸,场面异常惨烈,双方的箭矢射完之后,两军官兵就提起利剑与矛进行肉搏厮杀,最终波斯大军被击溃,居鲁士大帝死于乱军之中。战后,斯基泰人的女王托米丽司砍下居鲁士的头,装在一只盛满鲜血的皮囊中,声称:“既然你嗜血如命,那么就让你饱饮鲜血”。
公元前513年,波斯帝国第三代君主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8~公元前486年)东征斯基泰人。作战之前,斯基泰人的国王斯昆莫让使者给大流士一世送去1只鸟、1只老鼠、1只青蛙和5支箭,并传话说:“波斯人,不管是你们变成鸟飞到天上去,还是变成老鼠钻到地里,再或是变成青蛙跳到湖里去,你们都将会被这些箭射死,永远不能回到家里去”。作战中,斯基泰人不与波斯的步兵、战车进行正面交战,而是采用弓骑兵特有的战术分散开,对波斯大军发射箭雨。采用这种方式,斯基泰人在几周的时间里消灭了波斯人的8万兵力。
在甘肃大堡子山秦陵出土的骨片,骨片双面雕刻有骑猎图。图案中,人物披发、深目、高鼻、络腮胡子,身着紧身束带长衣,脚蹬靴子,拉弓射箭,追猎一群虎、鹿动物,充满动感。其中的弓是斯基泰弓的形象
在丝绸之路途中发现的石刻上,有一名骑兵射手拉弓射箭的形象,其所持弓为斯基泰弓。石刻上还雕刻有中文篆字,证明此石刻由我国汉代人打造
在一件出土的西汉陶器上,射手所持的弓也是斯基泰弓的形象
随着斯基泰人在黑海沿岸与古代希腊人的接触增多,希腊人也逐渐了解斯基泰文明,并且开始大量雇佣斯基泰弓箭手作为雇佣兵。在出土的很多希腊黑色陶罐和盘子上,都绘制有弓箭手的形象,其手中所持的弓就是斯基泰弓,人物造型也是典型的斯基泰人的形象:头戴高帽,身穿长裤,腰悬箭囊,手持弓矢。另外,在多瑙河流域的日耳曼部落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当看到斯基泰人的弓囊时,就看到了地狱的入口”。
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公元前323年)国王也曾经与斯基泰人交战。公元前329年夏季,亚历山大在进攻一处斯基泰要塞时,亲自带领士兵冲锋,被一支箭直接射穿腿部,把小腿骨打断了,导致他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只能用担架抬着行军。在同年秋季的查克撒提河会战中,斯基泰人始终不与亚历山大进行白刃战,而是进行弓箭骑射散兵战,几乎将马其顿军队的渡河行动击溃,直到亚历山大军队在强渡过查克撒提河之后,将1个团的希腊辅助骑兵和4个团的枪骑兵排成方队,对斯基泰人发动快速冲锋,斯基泰人才被击溃。此次战役中,马其顿军队约有20%的人伤亡。
另一次会战,由于不是亚历山大亲自指挥,加之指挥官的战术拙劣,导致马其顿军队一次就在斯基泰人的弓箭下损失了2000人,由此可见斯基泰人的勇武顽强和斯基泰弓的威力。
斯基泰人与中国的交流
早在中国秦朝时期,斯基泰弓就已经被秦人所知,并且秦人制作斯基泰筋木角复合弓的技术习得很多年。秦人起于西戎,生活在斯基泰人游牧的区域以东。在甘肃大堡子山秦陵出土物中有一件骨片,骨片双面雕刻有骑猎图。图案中,人物披发、深目、高鼻、络腮胡子,身着紧身束带长衣,脚蹬靴子,拉弓射箭,追猎一群虎、鹿动物,充满动感。而另一件斯基泰艺术风格的骨雕作品出土于天水地区。两件骨雕上武士手中的弓均是斯基泰弓的形象。由此说明,斯基泰弓早在秦人尚在陇山(陇山位于陕西西部、甘肃东部)以西之时,就已经掌握了制作斯基泰筋木角复合弓的技术。
汉代承秦制,其制作弓箭的技术更为优良。在汉代的出土物中,许多漆器上也有汉代弓箭手手持斯基泰弓的形象。在丝绸之路途中发现的石刻上,有一名骑兵射手拉弓射箭的形象,其所持弓为斯基泰弓。该石刻上还雕刻有中文篆字,证明此石刻由我国汉代人打造。在一件出土的西汉陶器上,射手所持的弓也是斯基泰弓的形象。
这支出土的汉代弓箭,有朱漆涂装,出箭点和弓梢带有贴骨片,为斯基泰式角弓
在出土的汉代弓箭中,也有弓身使用桦树皮包覆并用桐油进行防潮处理的斯基泰式角弓
中原王朝所制作的斯基泰弓,使用了更多的中国技术,例如在出土的汉代弓箭中,有朱漆涂装,出箭点和弓梢带有贴骨片,为斯基泰式角弓,也有弓身使用桦树皮包覆并用桐油进行防潮处理的斯基泰式角弓。遗憾的是,这种极具特性的弓在汉代之后不再流行于中原地区。
杯弓蛇影是古汉语中的一个著名典故,现用于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此典故出自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怪神》: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斯基泰式角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到以后,认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
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了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服用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杜宣便讲出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情。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像一条盘曲的蛇。
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杜宣弄清原委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待续)
编辑/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