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桥烧饼香喷喷

2016-08-25刘小兵

青春期健康 2016年14期
关键词:黄桥烧饼

■ 文 刘小兵

黄桥烧饼香喷喷

■ 文 刘小兵

黄桥烧饼是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闻名遐迩的老根据地名吃,以其色正味香、酥脆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使黄桥,这座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小镇得以名扬天下。

黄桥烧饼是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闻名遐迩的老根据地名吃,以其色正味香、酥脆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使黄桥,这座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小镇得以名扬天下。前不久去黄桥旅游,我有幸品尝到了这道美食。

在黄桥古镇的各条街巷闲逛,除了能欣赏到那些保留较好的明清古街古巷,最显眼的就是满街鳞次栉比的烧饼店铺,一块块金黄灿灿的,香气四溢的烧饼被当地人家摆放在门前商铺柜橱的盘子里,它们撩拨着游客们的味蕾,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走进店去购买品尝。

黄桥烧饼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呢?这首先要归功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黄桥小镇,地处苏中地区靖江、如皋、泰州、泰县的中心。当时,为了打开苏北抗战局面,党中央、毛主席命令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东进,一举占领黄桥等地,开创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但是,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一心要消灭新四军,分三路南下围攻黄桥,面对着国民党顽固派大军压境之势,新四军部队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开展了一场自卫战争。为了保障战役胜利,黄桥镇的老百姓热情拥军,家家连夜赶做大量美味烧饼,冒着枪林弹雨将烧饼送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士兵士气,为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终,我军打败了数倍于我军的顽敌,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烈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来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嗨呀咿呀嗨,嗨啊嗨,多打胜仗多缴枪。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多好看,烧饼一口吃不下,鬼子一下打不光,抗日要打持久战,黄桥烧饼长又长,长长烧饼有分量,黄桥烧饼千万千,千万烧饼送前线……”一首表现黄桥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黄桥烧饼歌》应运而生,通过赞美烧饼的色、形、香、味,表达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从此,象征军民团结抗战的黄桥烧饼驰誉全国。毛主席吃了黄桥烧饼,挥笔题词“黄桥烧饼好出名的”。黄桥烧饼也因此成为开国大典第一宴的点心,称它为中华名吃,的确是当之无愧。

黄桥的烧饼品种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麻饼、擦酥饼、脆烧饼等外,还有肉松、鸡丁、香肠、火腿、白糖、桔饼、桂花、龙虎斗、蟹黄、虾仁、枣泥等不同馅料的精美品种。形状上有圆形、长形、方形、椭圆形、斜角形5个多样品种。据《随园食单》载称,烧饼的制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如今的黄桥烧饼既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又有创新,用料上更讲究,制作上更精细,还由原来的无馅改为有馅。烧饼在缸炉里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

我忙不迭地取一个刚烤好的烧饼,只见饼形饱满,小巧精致,色泽嫩黄,表面粘满了一层厚厚的焦黄的芝麻,看上去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吃在嘴里,只觉松软酥脆,香甜怡人,不油不腻,不焦不糊,齿颊生津,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我边吃边赞叹,真好吃。

一块巴掌大的黄桥烧饼,金灿灿、香喷喷,袭人心怀,书写着苏中军民可歌可泣的鱼水之情。

(编辑 赵曼)

猜你喜欢

黄桥烧饼
寻找真情花
100分烧饼
烧饼崔
小猪吃烧饼
黄桥烧饼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
又唱黄桥烧饼歌
美味的烧饼
用好“紧箍咒”防止“翻烧饼”
黄桥古镇,让世界倾听迷人的乐音——“2016中国黄桥乐器小镇打造”新闻发布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