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网党建政工一体化探索
2016-08-24贾睿
贾睿
摘要:党建政工是国网公司政治工作的核心,在加强企业凝聚力以及巩固企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也在全面落实党的各项要求,构建起了以党为领导、党政合一、政工干部为骨干、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政工一体化建设体系,并形成了党政一体化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以深入落实党的主体责任,进而促进国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网 党建政工 一体化
一、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党建政工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背景
1.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习近平强调,各级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贯彻中央精神,从大局的高度、全局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设计政工工作统一的规划框架,统筹谋划政工工作各要素,形成横向协同、纵向管控的管理体系,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2.顺应企业改革发展,发挥政治保障作用
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三集五大”改革、集体企业改制、农电体制改革、特高压电网建设等重大管理变革、体制改革和发展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急需拓宽思路、重新定位,实现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改革进程同步深化、与队伍变化同位延伸、与公司发展同步合拍,形成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政工一体化意识和系统思维,做到工作内容高度综合,工作职能高度集成,工作成效高效发挥。
3.继承创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做法
推进政工一体化体系建设,是对原有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和形式的提升和优化,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特别是“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后,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重新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和切入点,对原有的“三集五大”文化支撑、政治保障工程成果成效进行梳理整合,全面系统深化的继承发展,凝聚力量、汇聚人心、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两个转变”、推动创建“两个一流”。
二、党建工作具体探索与实践
1.确定党建政工一体化目标任务
一是推进责任落地。业务部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推行岗位责任双到位、双结合;将政工一体化责任目标与行政工作指标同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实现业务工作、政工工作的同向并进。二是联席协调解决。建立政工一体化会议管理办法,强化五项议题清单管理,建立会议议事规则。通过年度会议、季度会议、月度会议和不定期专项工作会议,梳理问题清单,多方整合资源,共定解决方案,布置各自任务,为政工一体化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提供高效解决平台。三是聚合联带辐射。发挥专兼职政工队伍的骨干作用、班组政治宣传员的渗透作用、内部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帮扶作用,依托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将思想政治工作从员工扩大到员工的亲属,延伸到家庭,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辐射面。
2.建立协同责任体系
一是课题整合对每年申报政研课题、精神文明创新项目、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创新课题、管理创新成果、最佳实践案例等内容接近的单位,进行政工课题的问题、类别归类,对同类课题进行合并,组织跨单位、跨部门的实施团队。二是政工竞标。对公司提出的政工工作重点课题和项目,以“竞标”形式操作,综合比对竞标单位、部门对项目问题理解、操作思路、解决路径等,好中选优,找对“好婆家”。三是合力推进。对共性导向强、覆盖面大的政工工作,进行内部拆分,由相关单位分别承担对应任务,促进协同衔接,挖掘资源潜力。四是集体攻关。对实施要求高、难度大的政工任务,组建政工课题攻关小组,集中攻关,提高工作效能。
3.构建信息共享模式
一是创新信息交流平台。建设集宣传教育、党务管理、协同办公、调查研究和考核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工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所属各单位政工工作数据集中处理、业务分层管理;同时也为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搭建了上下互动、横向交流,方便快捷的学习交流平台。二是分享卓越实践案例。以卓越实践为导向,鼓励各部门、单位创新探索路径、工作机制、抓手方法等,并将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汇编成“温故”系列丛书,促进互学共进,强化典型经验交流分享。三是学习观摩全景样本。利用观摩会、现场会等方式,推广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等实践样本,推进实践应用转化。精细化运作,从强化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着手,培植五大支撑队伍、细化风险防控举措、贯入标准实践方法,为政工工作的精细化运作提供支撑平台。
总之,党建政工一体化建设是国网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强化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管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网企业党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高效落实党建政工工作,进而促进国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红.立足企业文化创新 夯实国企党建基础[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3-56
[2]李娟.国有企业党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