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武油田注水冷伤害及注热水矿场试验研究

2016-08-24沈德梅李万春刘双秀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彰武压力梯度冷水

沈德梅,李万春,张 鑫,刘双秀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彰武油田注水冷伤害及注热水矿场试验研究

沈德梅,李万春,张鑫,刘双秀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彰武油田为低渗透高含蜡高凝固点普通稠油油藏,产能建设后注冷水开发。通过现场资料、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方法,证明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水驱波及体积和采出程度呈下降趋势,剩余油饱和度呈上升趋势,注冷水不利于油田开发;注冷水使注水井井底流温低于地层温度,造成油层冷伤害。注热水矿场试验表明,试验区注热水开发,既可保持油层温度,实现有效注水,又能有效减缓产量递减、改善开发效果。

彰武油田;低渗透油藏;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

1 地质开发概况

彰武油田彰武2区块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彰武断陷,为岩性-构造油藏,平均空气渗透率26.9×10-3μm2,平均孔隙度17.4%,地下原油黏度45.5 mPa·s,地层原始压力系数0.94,地层温度49 ℃/1 158.06 m,含蜡平均10.4%,凝固点平均31.5 ℃,为低渗透高含蜡高凝固点普通稠油油藏。

彰武2区块于2013年4月进入注水开发阶段,总体开发效果较差。开发形势表现为自然递减大、产量下降快,日产油由开发初期的70.9 t降至25.6 t;含水上升快,阶段含水上升率5.6%;注采比高,但压力保持水平低,目前压力系数0.55。

2 注冷水对彰武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2.1注冷水导致井底附近原油黏度急剧升高

彰武油田产能建设后注冷水开发,但据国内外对高凝油藏进行的注水冷伤害研究认为,当油藏温度与析蜡点温度相差小于20 ℃时,注冷水开发会在注水井近井带形成一个降温区,造成井底附近渗流阻力增大,影响开发效果,这类油藏为易受冷伤害油藏[1],彰武2区块就属于此类油藏。据统计彰武2区块10口井主吸层流温平均40 ℃,中心区平均37 ℃,由黏温曲线(图1)可见,油层温度低于45 ℃时黏度进入温度敏感区,40 ℃和37 ℃时黏度分别为1 200和2 500 mPa·s。在彰武作业现场打捞出的井下管柱上覆盖大量凝固的原油和石蜡,管柱腐蚀严重,由此可见彰武2区块存在储层冷伤害现象。

图1 彰武2区块黏温曲线

2.2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国内外实验结果显示,低渗透油藏无论水还是油,都存在较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即产生非达西渗流现象[2]。为研究不同原油黏度下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2015年开展了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实验用油为彰武地层原油,实验用水按彰武地层水矿化度配置标准盐水。根据彰武油田储层特点和实验条件,确定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为恒速稳态法;实验要求驱替流速较小,满足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

低速非达西渗流方程[3]:

(1)

渗流曲线用二次方程(2)进行拟合,获得系数a,b,c,并定义它们为斜率因子。

(2)

在非达西渗流方程(1)中有两个未知变量Ke和γ,本文采用二次函数曲线切线的斜率和截距来描述变量Ke和γ(图2)。

图2 非达西渗流曲线

二次函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表达式为:

(3)

比较方程(2)和(3)可以得

(4)

(5)

实验结果显示,气测渗透率17.29%、孔隙度16.7%的低渗透岩心,驱替相黏度变大,渗流曲线则向右偏移,黏度越大,向右偏移距离越大。可见,在驱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黏度越大非达西渗流特征越明显,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图3、图4)。

图3 不同黏度下岩心渗流曲线

2.3建立典型数学模型,研究注冷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彰武油田注冷水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一注八采反九点井网典型模型,地层参数采用油藏实际参数,同时考虑油井压裂、注水井未压裂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图4 不同黏度下启动压力梯度曲线

方案设计地层原油黏度分别为40,50,100,300,500,1 200 mPa·s 6个方案,水驱10年,评价原油黏度的升高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水驱波及体积、采出程度呈下降趋势,剩余油饱和度呈上升趋势[4]。原油黏度由100 mPa·s升至500 mPa·s,水驱波及体积由25.16%降至13.79%,下降11.37个百分点,采出程度由6.73%降至2.62%,下降4.11个百分点,剩余油饱和度由51.8%升至54%,上升2.2个百分点(表1)。由此可见注冷水对彰武油田开发有不利影响。

表1 不同原油黏度水驱开发指标对比

3 注热水矿场试验室内研究

3.1储层冷伤害机理研究

彰武2区块是低渗透油藏,且油质稠、含蜡量高、凝固点高,注入水温度低于油层温度、接近结蜡温度,导致注水井井底附近形成降温区,使油层流体乳化、石蜡与沥青有机垢沉积、蜡晶吸附在岩石表面[5]。岩石的润湿性由亲水转为亲油,造成吸水能力降低[6]。受储层冷伤害影响,含油饱和度较高的九佛堂Ⅲ6、7、8小层吸水差,相对吸水量仅占21.6%。

储层温度降低使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原油中的某些重质组份析出成为有机垢,或使地层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盐过饱和析出成为无机垢沉淀,进而堵塞油气渗流通道,降低油井产能[7]。彰武2区块油井日产能力较低,平均单井日产液1.7 m3,平均单井日产油 0.6 t。

3.2注热水矿场试验研究

在注水冷伤害机理和室内研究的前提下,优选彰武2区块中心区ZW2-2-1、ZW2-3-1、ZW2-6-5三个井组开展注热水试验(表2)。注入水温度控制在50℃,既可保证注入水后油层温度不变,又可保障高凝油在油藏的顺利流动[8]。注入水源用地层水,其矿化度比较接近油层水的矿化度,可有效防止注入水引起的黏土膨胀,保证注入压力不会快速上升。该试验于2015年4月份开始,吸水剖面监测显示,ZW2-6-5井注热水后,吸水剖面反转,注采对应较好的主力层九佛堂Ⅲ7小层吸水变好,相对吸水量由注热水前的12.1%提高到100%(图5)。注热水后试验井区产量递减有效减缓,月递减率由注热水前的6%下降至2%(图6)。

4 结论

(1)彰武2区块地层温度49 ℃,含蜡平均10.34%,凝固点平均31.5 ℃,属于易受冷伤害的高凝油藏。注水开发实践证实,注冷水使注水井井底流温低于地层温度,造成油层冷伤害等开发难题。

图5 ZW2-6-5井注热水前后吸水剖面

表2 彰武2区块3口注热水井的相关技术指标

(2)室内实验和数模研究也显示,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水驱波及体积、采出程度呈下降趋势,剩余油饱和度呈上升趋势,注冷水不利于彰武油田的开发。

(3)注热水矿场试验证明,中心区3个井组注热水开发后,既可保持油层温度、实现有效注水,又有效减缓了产量递减,改善了开发效果。

[1]田乃林,冯积累,任瑛,等.早期注冷水开发对高含蜡高凝固点油藏的冷伤害[J].石油大学学报,1997,21(1):42-45.

[2]任晓媚,齐银,张宁生,等.低渗透孔隙介质中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进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22(增1):32-36.

[3]吕成远,王建,孙志刚.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2):86-89.

[4]王强,卢德平,注冷水开发对高凝油油层伤害的初步认识[J].特种油气藏,2002,9(增):46-49.

[5]金华,袁润成,史斌,等.段六拨油田注水过程储层损害原因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0):36-37.

[6]姚英,姜汉强,党龙梅,等.高凝油油藏冷伤害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33(3):95-98.

[7]刘慧卿,黄少云,毕国强,等.北小湖油田油层冷伤害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1,25(5):45-47.

[8]姚传进.潍北油田高凝油流变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1):63-66.

编辑:王金旗

1673-8217(2016)04-0110-03

2016-03-10

沈德梅,高级工程师,1977年生,199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现从事油藏工程研究工作。

TE345

A

猜你喜欢

彰武压力梯度冷水
彰武小钻杨间伐效果的研究
冷水泡面
彰武断陷九佛堂组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意义
促进彰武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主要措施
彰武地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叠加原理不能求解含启动压力梯度渗流方程
低渗油藏束缚水下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