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2储层发育特征及油藏类型
2016-08-24邓旭波
邓旭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2储层发育特征及油藏类型
邓旭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
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1s2)一直是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主力产油层段,但其砂体成因多样化且储层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油藏模式各不相同,多因素复杂性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综合测井、录井、取心等资料,对储层特征及各层段油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部1区块J1s22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砂体孤立,呈透镜体状,易形成岩性油气藏;J1s21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J1s212砂体较为发育,连通性较好,部分地区存在岩性尖灭,并且储层中发育非均质隔夹层,可形成岩性油气藏,断裂发育区易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J1s211砂体广泛发育,物性好,连通性好,是油气横向运移的输导层。
准噶尔盆地;储层特征;油藏类型;岩性油藏;构造油藏
中部1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目前完钻井31口,在产井9口,均为J1s2油藏。该区块J1s2以岩性圈闭为主,有部分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藏类型多样。油藏类型与储层发育特征有很大关系[1],开展储层发育特征研究,明确油藏类型对下步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小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单井分析显示,中部1区块J1s21顶部发育泥岩段,侧向稳定分布。在J1s21内部,明显存在一个砂砾岩冲刷面或者是短期的沉积间断面,这个界面为4级层序界面,以此界面为界,将J1s21的块砂分为J1s211与J1s212两个砂层组(图1)。
1.1J1s21储层
中部1区块J1s21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颜色一般为灰色、灰绿色,表现为浅水沉积特征[2-3];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河道间、河口砂坝和席状砂坝4种微相类型。
(1) 水下分支河道微相:主要岩性为含砾粗砂岩、中细砂岩,底部可见复成分砾岩;发育大量泥岩撕裂屑、撕裂碳屑、定向排列的砾石,表现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垂向上为正粒序,底部见冲刷面,上部可见平行层理,内部可见板状交错层理;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钟形。
(2) 河道间微相: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可见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等,常见生物扰动现象;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平直或齿状。
(3) 河口砂坝微相: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于辫状河道强烈的改道作用,该微相类型很难保存下来,从已钻井岩心观察,仅在准沙5井J1s22见到了河口砂坝微相的砂体沉积,主要岩性为中、细砂岩,呈块状构造,垂向上为反粒序特征;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大型漏斗形。
(4) 席状砂坝微相: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一般为薄层砂岩夹于大套泥岩段之中,自然电位曲线呈指形。
1.2J1s22储层
中部1区块J1s22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相比J1s21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粒度普遍偏细,水体能量中等偏弱;颜色一般为灰色、灰绿色,表现为浅水沉积特征;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河道间、河口砂坝和席状砂坝4种沉积微相类型。
(1) 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岩性主要为粗砂岩、中细砂岩,垂向上为正粒序,底部可见泥砾的定向排列,砂岩内部主要发育平行层理;仅在洪水期可见分支河道底部滞留的复成分砾岩沉积;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钟形。
(2) 河道间微相:主要表现为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可见平行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等;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平直或齿状。
图1 庄2井综合柱状图
(3)河口砂坝微相: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层理不发育,垂向上为反粒序;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大型漏斗形。
(4) 席状砂坝微相:主要特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段夹薄层砂岩,粒序不明显,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自然电位曲线呈指形。
1.3沉积体系的区别
中部1区块在J1s2沉积体系划分时,明确区分出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J1s21)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J1s22)两种类型,具体来说,二者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
1.3.1 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与岩石粒度的差异
辫状河三角洲与曲流河三角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性,辫状河三角洲的水动力条件要明显强于曲流河三角洲。因此,其搬运能力也远强于曲流河三角洲;二者的岩石粒度相比,辫状河三角洲也要大于曲流河三角洲的岩石粒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砾石,并且含有大量的撕裂碳屑;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砾石含量相对较少,砾石粒径较小,一般不含撕裂的碳屑(图2,图3)。
图2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岩心
1.3.2 侵蚀能力与微相类型的差异
由于辫状河三角洲的水动力条件与搬运能力都要强于曲流河三角洲,因此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主要表现为侧蚀,导致河道改道频繁。因此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微相类型中,河口砂坝的沉积比较少见,基本上以水下分支河道为主的特征。
图3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岩心
1.3.3 砂体连通性差异
辫状河三角洲强大的水动力条件与搬运能力导致河道频繁改道的特征,其前缘砂体唯一的表现就是连通性较好,其主体一般表现为迷宫状与拼合板状,砂体以泛连通为特征(图4);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则以孤立的或是侧向叠置为特征,砂体横向变化快。
2 储层发育特征
不同成因环境下形成的储层,其砂体的连通性和展布形态均不相同[4]。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储层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辫状河三角洲在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和侵蚀能力方面均要强于曲流河三角洲,因此,其砂体连通性较好;而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相对孤立,连通性差(图5)。
图4 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叠置模式
2.1J1s21砂体成因地质模型
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低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时期为压性应力机制所作用,导致盆地在低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仍保持持续挤压过程,湖平面为持续缓慢上升的趋势。根据物源供给量的差异,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成因地质模型分为两种:
(1)“泛连通块砂”地质模型。砂体发育于低水位体系域早期,主要是在盆地的一次松弛后,层序界面形成,在层序界面之上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较开阔的湖盆背景下,广泛沉积了大范围的粗碎屑沉积物。由于其水动力条件、侵蚀改道能力强,后期河道又对早期河道砂体破坏,呈现砂体泛连通状态,主要发育于J1s211砂体。
图5 中部1、3区块永6-准沙5井连井储层对比剖面
(2)“砂夹泥”地质模型。砂体发育于低水位体系域晚期,由于湖平面持续缓慢上升,碎屑物供给能力相对减弱,因此,砂体连通性变差,可形成砂岩上倾尖灭的现象,主要发育于J1s212砂体。
2.2J1s22砂体成因地质模型
曲流河三角洲表现为“孤立砂体”地质模型,砂体发育于湖侵体系域。早期表现为分支河道形式,后期由于盆地挤压伴随着全球湖(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湖泊扩张,致使物源供给相对减弱,沉积物主要沿主河道分布。早期分支河道逐渐被湖水改造为较孤立的砂体,剖面上表现为砂体连通性差,孤立或垂向、侧向叠置。
3 油藏类型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油气主要分布在莫西庄、沙窝地和征沙村地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构造-岩性为主。油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储层发育特征[5-7],同时受构造特征及断层发育特征的影响。J1s22砂体孤立,呈透镜状,连通性差,易形成岩性油气藏。J1s212砂体较发育,呈“砂夹泥”状,部分砂体具上倾尖灭现象,且非均质隔夹层较发育,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在断裂发育区可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J1s211砂体广泛发育,呈“泛连通块砂”状,砂体厚,连通性好,虽然研究区内存在低幅度构造梁,但地层基本呈南倾的单斜构造形态,且断距较大的断层相对不发育,因此J1s211砂体很难成藏,仅在低幅构造区及断裂发育区存在部分剩余油气藏(图6)。
4 结论
(1)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J1s2由于泥岩隔层的稳定发育被划分为J1s21和J1s22,在J1s21内部存在一个砂砾岩冲刷面或者是短期的沉积间断面,将J1s21的块砂分为J1s211与J1s212两个砂层组。
(2)中部1区块J1s21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J1s22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3)中部1区块J1s211砂体广泛发育,呈泛连通块砂特征;J1s212砂体较发育,连通性较好,呈“砂夹泥”特征;J1s22砂体孤立,连通性差,呈“泥包砂”特征。
(4)中部1区块J1s22多发育岩性油藏;J1s212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局部发育少量岩性油藏;J1s211油藏不发育,仅局部地区留有剩余油藏。
[1]裘怿楠,薛叔浩,应风祥.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21-130.
[2]况军,姚根顺,朱国华,等.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6):34-36.
[3]王敏芳,焦养泉,张福顺,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5):20-23.
[4]王旭.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侏罗系油气储盖层特征及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1):12-13.
[5]景爱霞,高晓歌.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及其含油性[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1(2):194-197.
[6]修金磊,王晓,刘胜涛,等.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3):28-30.
[7]丁安军,张驰,赖广华,等.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30(1):14-17.
编辑:赵川喜
1673-8217(2016)04-0054-04
2016-02-24
邓旭波,工程师,硕士,1980年生,2008年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油藏综合地质研究工作。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2)。
TE112.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