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海上桥梁”升出海面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取得成果

2016-08-24李波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港口城市北部湾航运

□ 文/李波

中国—东盟“海上桥梁”升出海面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取得成果

□ 文/李波

2016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现场。

这是世界贸易格局改变的前夜——TPP、TIPP、RCEP正在试图打破多哈回合谈判的僵局。

这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关键期——经济合作的势如破竹和全面合作的考验交织在一起,需要更多积极有效的力量催化增能。

这是“一带一路”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之后,迫切需要标志性的项目来激扬全局,需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搭一座“海上桥梁”。

此时,磨剑十年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再次炼成正果——2016年5月26日,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了中方秘书处、建成了一批合作的基地项目,形成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合作办法》和《愿景与行动》。

从此,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第一个具有整体意义的合作项目正式运行了,第一个专门组织成立了。“一带一路”建设也由此催生了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和跨国项目。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开启中国—东盟合作“黄金十年”的宝地—中国广西。

泛北部湾合作的先行者

2013年9月3日,第10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倡议下,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港口城市市长和有关代表共同通过《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宣言》,正式成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以下简称合作网络),宣告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先行组织的诞生。

合作网络有着宏大而扎实的志向。它致力于落实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关于“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和“开拓海上务实合作”的共识,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之间的相互通航、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姊妹城市、海洋交流、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推动各港口城市之间形成航运物流圈、港口合作圈、园区合作圈、旅游合作圈、无障碍合作圈和友好城市合作圈。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力图在港口和城市合作上率先突破。

两年来,有关各方根据论坛达成的共识,务实推进合作网络的建设。中国政府全力推动广西北部湾港有关项目建设,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给予了6000万元人民币资助,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支持3000万元人民币,地方和企业投入7000多万元人民币,在港口航线开通、航运配套服务、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合作机制等四个方面建设了7个项目。

各方合力终结成果。目前航线已开通10条,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建成运行,合作机制已陆续建立,服务于泛北部湾区域的海上搜救、气象服务、航运训练和海事仲裁等项目呼之欲出。2016 年5月27日,中国、东盟以及其他国家媒体的记者见证了项目的启用。

工作会议:架起海上合作新桥梁

两年多的首批项目建设和更加成熟的研究,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迈向了共同议事和全面运行的新阶段:2016年5月26日,它在中国广西南宁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中国—东盟国家有关机构、港口城市代表、港口运营商、国际航运巨头等应邀而至。中国—东盟国家的多名部级官员,包括新加坡、巴生、雅加达、林查班、海防等港口和十个中国的知名港口,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以星综合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等国际顶级航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他们深入讨论了合作网络的《合作办法》和《愿景与行动》。中国和东盟的一批港口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表示同意这两个文件,并成为正式成员。近百名中外记者见证了这一时刻。

与会代表对这一网络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将有助于降低中国—东盟物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区域的竞争力,推动中国—东盟间全面深化合作。

当天,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中方秘书处也应运而生。从此,这一合作网络的建设告别了单个国家单兵行动,进入了国际组织机制下的正式运行。合作的内容也从此前的航线开通拓展到其他多个领域。

一个中国—东盟“海上桥梁”已经升出泛北部湾的海面。

作者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重点区域处副处长

20万吨级船舶靠近防城港码头。

猜你喜欢

港口城市北部湾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宁波港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