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2016-08-24王兴华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有效性

王兴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王兴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术界越来越重视高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其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有效性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最后论述了增强教育有效性的原则和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教学行为。因此要实现高效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但二者的有效结合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将其渗透、相互作用,并且还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融合点。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狭义上的心理咨询,而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发展性教育工作。现代心理教育观不仅重视心理治疗与辅导,更重视学生体力调试能力的提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施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领域意识形态教育,还包括在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政治观点等。因此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归纳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述

有效性的含义是实施某一特定计划、工作后达到的实际效率。有效性主要包括直接的结果有效性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有效性结果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是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受教育者、过程、方式等构成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结果的产生所应具备的有效性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关系论述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关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负面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重点教育内容,并将其纳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术界普遍认为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范畴,但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应该在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相关教育理论,例如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科学,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偏政治色彩的理论。虽然两者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但基于大学生教育层面来说,二者都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不断学习。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意识形态,是产生于实践活动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能动反应[1]。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是高层次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认识,但人的心理层次却影响着人的思想形成。所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二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并且都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教育内容。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理结构特点可以以下示意图表示:

高校学生的年龄层次正是智力的高峰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强,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同时又具有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但由于高校学生未进入社会,对社会的理解过于浅显,因此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思想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情感极为丰富的年龄阶层,精力旺盛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但由于受网络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出现偏差,情绪波动较大,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依赖心理。对教育对象充分认识和了解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相关教育者了解学生心理上的共性和个性,同时还能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教育切入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实现提高教育效率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分析

思想教育过程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环节,因此实现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和运作体系的结构优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将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成思想高度上的内在认识,再将个体的思想内在转化成外在的行为,最后将外在个体行为作用于社会的循环过程。一般情况下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认识、情感以及意志,但后者又对前者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而要求教育者结合实际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完成思想层次上的深度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是否能在心理上与教育者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共鸣,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心理接受规律主要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需以学生的心理为主要教育方向,同时还应主动适应并超越学生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间的关系

教育内容的透彻性、真理性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精确性和与学生本体接受能力的适应性是教育内容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教育部门已经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内容中,丰富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知识,教授学生心理调适技能,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分类上不同,但从学生的实际心理、政治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发向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地位逐渐升高。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困惑,以至于出现了多起自残、自杀以及凶杀等不良事件,对学生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3]。因此对心理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想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结果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思想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工作,也就是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进而提高其教育有效性。具体的有效性结果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欣赏性。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丰富学生的心理世界,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激发其非智力潜能,谨而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②愉悦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教学手段,心理教育能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其具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心态,让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时具有极高的愉悦性。③幸福性。所谓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以及身体都达到了相应的标准[4]。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进而在日后的生活中才能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

四、增强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一)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确实相同意识形态下的不同产物,二者都是人脑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的本能反应。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以及思维等,思想是指思维活动后产生的理性认识。思想问题主要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一旦人具有上述问题,也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负罪感等。思想产生于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但人的能力、情感以及兴趣也会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同时,人的情绪、人格以及意识都产生于自身的思维方式,所以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问题在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上不同的。

(二)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高效结合

课堂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条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高效结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第一课堂的重要性。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调适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并且要加强社会实践,实现培养知行统一型人才的目标,即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心理面貌[5]。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高效结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具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若这支队伍具有心理教学能力,便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进行妥善处理。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心理教育人才极度匮乏。所以学校相关工作者应该重视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引进优秀的心理教育人才,并且对现有职工进行心理教育培训,使其更好地满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求。

五、结语

有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特点,不断将心理教育充实到思想教育中,以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在实现有效性的措施方面,应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并且在教学工作中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高效结合,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高效结合,以达到实现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1]骆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喻生华.基于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3]杨英.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程美华,王海霞,刘青瑞,李光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246~247.

[5]薛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4.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王兴华(198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有效性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