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四策略

2016-08-23王俊卿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墙面班会布置

王俊卿

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教室环境、各种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和引领下而具体实施的,与学校文化建设一脉相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体现之一。

一、建好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为学生提供德行的标准,作为学生的行为依据,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向着班级集体利益方向发展,实现育人的目标。

1.与校规校纪结合起来

在制订班级制度之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求学生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等一些基本的规定,还有学校的校纪校规。其次,再制定班级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根据学校的校纪校规,然后把班级的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制定具体的方案。班级的相关制度涉及到了学生的个人成长信息和量化表,并授权班干部具体实施和落实,分为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就是对班干部的管理规定,由其他学生共同来监督,让他们各尽其职,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2.建立自主管理制度

建立自主管理制度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是教育学生的终极目标,也是学生能力的体现。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我约束,最终就能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为了落实这一理念,主要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制度一个管理自己的表格,根据校规、班规自我约束。每个学生每天对着自己的学习准备情况、卫生、作业情况、听课情况做到自我检查和反思。让自己来约束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建立和谐帮扶制度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和思想的情况,做到学习好、纪律好与学习差、纪律差的同学结合起来,通过正面的引导和帮助,让那些潜力生都有进步。同时通过这种帮扶制度,可以了解这些帮扶对象的动态,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大部队。

二、布置班级墙面文化

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一个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教室墙面文化布置,让学生能清醒的感受到文化熏陶,进行激励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墙面文化的布置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包涵了教师前墙、后墙和两侧的墙体,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不同的内容放到合适的位置,以起到明示的作用。

1.前墙文化布置

前墙文化布置主要是以班级核心文化为主。很多班级在前墙左右侧布置为班级文化窗口,由班训、班级口号、班级格言、班级目标,再添加上简单的装饰,就样就会呈现出严谨、美观的效果。

2.两侧文化布置

两侧文化布置主要是指教室内两边的墙面,由于是两侧,除了窗户,没有太集中的地方。一般情况布置是名人画像或格言,以此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立志成才。比如弟子规名句,可以分段布置在墙面上;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如,以“劝学”为例,把名人画像和格言张贴在墙面,以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理解学习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热爱学习、会学习。

3.后墙文化布置

我们一般情况把后墙文化布置分为黑板两边的墙面。黑板报是以学校每周的主题为依据,结合本班的情况出板报。黑板报两侧的,一侧为表扬栏,把优秀的作业、作文与习字展示在上面,让其他同学参观、学习,从而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另外一侧是班级有关制度,把有关制度布置在前面,主要给学生以警示,让他们知道那些可以做,哪些不应该做。

三、发挥图书角的作用

图书角是学生文化生活的汲取源泉,因此图书角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发挥图书角的作用,就要加强图书角的建设并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图书角是班级内部事物,需要班级成员共同来建设,有力出力、推动班级图书角建设,从而让大家有好书看,提升文化素养。

1.丰富班级藏书

图书角的图书来源,主要还是以大家的募捐为主,鼓励学生捐赠一本图书,另外一部分书籍是由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籍,还有就是平时大家订制的书刊也可以充实到班级图书角。最好,还可以由班会出资,由生活委员到旧书市场去购买旧书,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就能丰富图书角的藏书,这样就为学生对书奠定了基础。

2.加强图书角管理

对于图书角的管理,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要选出班级图书管理员,要求是愿意为大家服务的,积极做好借还记录,整理好书籍和卫生工作等。但是具体的工作是复杂的,每天要为书籍整理分类,当被人把书还回来的时候,要按着类别进行归类。一般情况,我们分为这样几类书,学习工具、辅导资料、文化历史、科普读本、生活常识等,图书管理员要及时整理这些书籍,并检查是否有丢失和损坏的书籍。

3.写好读书感悟

读后反思,是我们对读书的基本要求,可以把书中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每看完一本书后,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读书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读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健康品质。最后,还有做好读书交流活动,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他人进行交流,让大家在思想上产生碰撞,找到契合点,从而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四、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班级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

1.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每周都要进行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共同策划主题,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拓展知识和能力。每周的班会工作除了总结上周班级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并对做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等。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本次班会的策划主题和任务,除了与学校安排步调一致,同时还有结合本班的实际,并细化班级具体的活动安排。例如,安全月活动开展,那么班级要利用一次班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班主任要提前部署,把讨论的问题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在班会中汇报成果。安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准备安全教育案例和反思,在课堂中探讨安全自救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发言,从而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

2.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成才,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方面的活动很多,学校和班级会定期举行。比如,国学诵读活动、歌唱比赛、书法比赛、运动会等,不仅给了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同时也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养成。在艺术节活动中,各个班级首先在班级中进行比赛,对于优秀者可以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锤炼和发展。

3.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提出学生的学习在课外,通过课外的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班级活动中,也通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培养他们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开展课外种养殖活动,在班主任和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在家庭的协助下,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基本规律。在开展学具制作活动中,让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制作与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体现,也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让学生优秀文化的熏陶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让班集体具有活力,让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墙面班会布置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开关的美丽衣裳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