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约束机制研究
2016-08-23张淑芳
张淑芳
摘 要:本文介绍了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低的原因及提升途径,重点介绍了其中通过完善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来提升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居民贷款的可得性、进而提高其消费水平的做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约束机制;研究
对欠发达地区辽北某县农村消费需求情况调查显示,在国家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力带动下,农村地区消费需求观念、消费环境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变化和提高。但农村消费需求局限于满足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农村消费需求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消费需求难题还需多方努力、多措并举。
一、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低的原因
1.农民增收缓慢,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农民消费的根本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们所抽样的200户农民家庭中,家庭年均收入为1.7万元左右,其中年均农业生产支出为5千到6千元,年均生活支出约为5千到7千元,年均家庭盈余为3到4千元。随着政府惠农政策的增多,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农民手中也有了一定的盈余。但农民的生产成本也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攀升而大幅增加了,导致农民实际收入的上涨幅度还是较为缓慢的。而且,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势产业,产能低下,受自然和市场因素的制约程度大,农民增收很不稳定。从辽北某县的情况看,地区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结构还是以种植业为主,模式比较单一。区域靠内蒙等沙漠边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十年有九旱,使得农民丰收年份的增长被旱灾年份大大抵减。加之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没有全覆盖,仍有一部分大田作物和需要大力发展的养殖业没有纳入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来,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
随着政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为农民看病和子女上学减轻了一定的负担。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辽北某县刚刚启动,参保比例仅为51%,保险目前的给付额度还没有真正消除广大农民对养老问题的担心,不得不为自己多留点“过河钱”的思维较深。异地大病就医医药费仍是较重负担,需农民储蓄解决。农村住房改善工程推进较缓,借债盖房现象依然较多。面对高中阶段的费用和昂贵的大学花费,农民一切支出都需谨慎行事。养老、看病、子女上学和住房的负担,仍然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重要原因。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消费环境差挫伤了农民消费积极性
辽北某县依靠沈阳经济圈和国家村村通试点县的发展优势,交通环境近几年有了较大改善,但村屯之间、屯镇之间的交通还没有实质性变化,农村地区的交通载体发展相对落后,物流很不发达,造成农村地区的销售成本和消费成本较高,农村消费市场成了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忽视的角落,农村消费网点规模小、数量少。农村乡镇缺乏信誉和服务良好的专卖店、超市、餐饮、洗浴等场所,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辽北某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37%(实际入户通水率还要低10个百分点左右),影响了洗衣机、太阳能等关联家电的使用,使消费潜能不能被有效发掘。农村消费市场缺乏适合农民心理需求、贴合农民生活和生产实际、质优价廉的生产和生活消费品,农村消费品供需不对称。农村消费市场往往被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严重挫伤农民消费积极性。农村消费环境亟需改善。
4.农民传统落后消费观念、消费习俗制约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调查发现,辽北某县大多数农民仍受自给自足小农意识的影响,消费观念陈旧。即使是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的消费层次依然很低,用于改善精神文明方面的支出比例也很低。农民舍不得花钱去旅游、健身,农村跟风、要面子等不健康的消费习俗挤占了正常的消费支出。辽北某县农村地区“随礼”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10%-40%,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赌博陋习,农村子女结婚高额彩礼费用也成为男方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提升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途径
刺激农民消费,活跃整个农村消费品市场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增加农民收入是有效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农村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创地区品牌,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十年九旱气候特点发展设施农业是欠发达农业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长效发展机制,提供切实的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要发挥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农产品存储、加工、销售收入。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注重农民向工业技术工人的转化,改善农民工待遇,增加农民工收入。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改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广覆盖、低水平”的局面,政府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加农村大病异地医疗保险给付、养老保险的政府补贴比例。改革高校收费制度,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给予助学贷款支持的同时,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家庭负担。实行农民改造住房比例补助机制。只有建立健全了面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3.把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作为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来抓
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大农村地区能源、水利(自来水)、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服务和消费设施支撑。鼓励企业深入农村调研,生产适合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实际的产品,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的基础上,增加“下乡”范畴和品种,实现“服装下乡”、“食品下乡”、“小商品下乡”等。鼓励工商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生产和销售网络,在农村地区建立信誉好、服务好的专卖店、连锁店等经营方式,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4.转变农民传统和落后消费观念
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坚持惠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全面性,给广大农民吃下定心丸,坚定农民增长收入的信心。注重引领转变传统小农意识,使农民懂得致富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宣传引导农民健康消费,摒弃奢侈落后的消费习俗。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脚步,尽快转变农民传统、落后观念,形成现代消费观念。
5.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产品
涉农金融机构不仅要创新满足农民生产需要的信贷产品,还要积极创新满足农民生活需要的信贷产品。将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购买耐用消费品、建房买房、医疗等纳入消费信贷范畴,提升农民消费能力。
三、完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提升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消费水平
1.个人信用易形成不良并成为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1)不完善的担保方式成为信用可能形成不良的巨大隐患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严控信贷风险,要求农户贷款时要么提供多人担保、要么联保,这必然使绝大多数人都要担负还款责任。根据对辽北某欠发达县的调查数据,在该县全部10万户的农民家庭中,有高达七成以上的家庭有担保或者贷款,在稍微偏远一些的农村地区,所有的家庭都有担保、所有的家庭都有贷款更成了普遍现象。连环担保给农村居民造成沉重的信用负担,严重阻碍了他们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2)金融机构过度依赖个人信用报告,没有综合性的农村居民信用评价体系
虽然县域欠发达农村地区居民的信用不良问题由来已久,但其实只有极少数的债务人是出于恶意而欠债不还,大多数人的信用问题,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基础工作(如信用的宣传与引导等)做得不到位引起的。因为一次或少次,较短时间和较小金额的不良就使借贷者背上了沉重的信用包袱。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再次借款要求,多以个人信用报告为绝对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审贷时不允许借款人为自己申辩,不会全面细致地分析借款人为什么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3)信用数据的传递时间过长、处理过于缓慢,造成信息反馈不及时
在上传有关信用数据时,多数金融机构都是把各种数据打包起来,然后定期集中进行上报,这样,陆续通过各个节点到最终形成反馈信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两三个月。这就使得借款者的担保及借贷信息难以在短期内及时消除,无疑借款难度会大大增加。借款者只得在有关金融机构之间奔波往返,开立信用证明,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借贷成本。
2.金融机构需要采取的应对之策
借款者个人要想保持住良好的信用记录,其自身的努力和对名誉的珍惜固然重要,但金融机构在这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需要其进行一定的投入,综合评估,对农村居民信用报告的使用也更加合理,最终使得信贷对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在农村居民信用记录的形成过程中,有关金融机构对于自己的应尽职责一定要履行好
运用好信贷保全机制,创新发展多种多样的担保形式,不仅仅用独立的第三人作担保,还可以用“物”作担保,这个“物”既可以是有形的不动产或动产,也可以是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增强农村居民独立承贷的能力,同时要尽可能提高子女联保的比重,还要探索发展除个人之外的其他第三方担保机构,千方百计减轻群众的担保压力。
(2)尽快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的信用评价机制,提升农村居民信用记录的公信度,更好地发挥其在信贷约束中的作用
组建个人信用评价小组,这个小组由领导行人民银行县支行及县域各家办理具体的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共同组成,定期受理农村居民对自己为什么会形成不良信用记录进行申辩,再结合贷款行提供的有关借款人的一些基础资料,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供金融机构下次发放贷款时参考。金融机构自身在发放贷款时,也要改变过去那种“一锤定音”的做法,而是给客户申辩的机会,以免使潜在的优质客户流失掉。金融机构在依据个人信用报告发放贷款时,应对信用报告中哪些内容是自己重点关注的,以及考核一个人信用好坏主要依据哪些标准,事先加以说明,并进行公示,让借款者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在各家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提前按要求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加大实际获得贷款的机会。要求借款人出具的信用相关情况证明,其格式与要求各家金融机构都应是统一的,这样才能提高证明的使用效率。
(3)信用信息传递的快速反应机制应尽快建立起来,以便个人征信系统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
贷款数据与贷款偿还数据要各走一条线,分别上报,加快担保信息及贷款偿还信息的上传与反馈速度,及时解除担保人与借款人的有关责任。授予基层央行一项在后台对信用系统进行紧急处理的权力,对各家金融机构已经确认事实需要快速处理的异议进行紧急处理。加强信息系统分析模块开发,系统能自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归纳,方便查询人阅读理解。金融机构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征信宣传工作,解读好查询人信用报告,以使基层普通群众的信用意识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探索由社会服务机构来承担个人征信中的查询业务,以利于基层人民银行开展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征信基础工作。